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10.2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10.2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7 07:0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撒哈拉以南非洲》,这是上一节《非洲概述》内容的延伸,由大洲——非洲到它里面的一个区域——撒哈拉以南非洲,更具体地指出了黑种人在非洲的分布、非洲丰富的资源,以及非洲大部分国家贫困落后的另一个原因——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和弊端。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对世界黑种人的分布原因、非洲贫困落后的原因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独立自主、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经济对于振兴本国经济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亚洲、欧洲、美洲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世界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因此本课在巩固和强化已有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提升能力培养要求。在设计安排上主要体现“史地结合、综合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感知、联系比较和概括总结,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提升认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多种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通过地图知道非洲区域的划分,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
(二)通过矿产分布图,知道非洲资源丰富并掌握一些主要矿产的分布。
(三)明白非洲“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非洲“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五、教学思路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知识点:黑种人的故乡、世界原料宝库和单一商品经济。这三个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的根由都和历史有关。而这三段历史在时间上刚好又是相连的,于是本课首次尝试史地结合,以时间为主线,以历史为载体,将《撒哈拉以南非洲》一课的三个知识点系统地串连起来,构成一部地理视角的《黑非洲血泪三部曲》。
首先通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和地区图”和“历史上世界黑种人的分布和迁移路线示意图”了解黑种人的主要分布区域,再通过视频了解非洲黑人被贩卖的历史,尊重非洲黑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树立种族平等的观念。然后通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矿产资源分布图”和视频、图片等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世界原料宝库”地位;通过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三个国家主要商品出口额占本国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图”的分析,把握本区单一商品经济的主要特点。最后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非洲各国摆脱贫困的重要出路,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平等的经济贸易关系,树立发展富强的信念。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黑人就代表着非洲,那是不是所有的非洲人都是黑人呢?”引导学生说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区域,导入并板书课题,展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血泪三部曲》。
(二)新授
前言 地理位置要知道
过程1:指导学生完成任务1,了解本区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历史上曾为 交流的天然屏障。撒哈拉以北的非洲,居民大多数是信奉 教的 人,属 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多数是 种人,民族、宗教极其 。
过程2:课件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和地区图”和阿拉伯人、黑种人图片,进一步明确非洲的分区和人种分布,了解“黑非洲”的概念。
第1部 噩梦——三角贸易罪恶深
过程1:播放视频《三角贸易——黑种人的故乡》,了解15世纪开始的黑奴贩卖史。这段时间中国正处于明朝阶段,郑和下西洋的几十年后,哥伦布也完成了环球航行,世界大航海时代正式开启。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新大陆的开发带动了黑奴贸易的热潮,黑种人的世纪噩梦开始了。教师板书:三角贸易——黑种人的故乡。
过程2:课件展示“历史上世界黑种人的分布和迁移路线示意图”,师生共同研讨黑种人的主要分布区域。随着三角贸易的兴起,无数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大洋洲等殖民地区,所以现在世界上除了非洲外还有美洲、大洋洲等都有黑种人分布。黑种人有其独特的文化及风俗,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并和平共处,但至今世界上有些地区对黑人还是存在种族歧视的现象。惨无人道的黑奴贸易到什么时候才中止呢?直到18世纪,历史发生转折——
第2部 转折——探险时代新发现
过程1:播放视频《探险时代——世界原料宝库》。18世纪中叶,此时东方的中国正处于清朝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西方工业革命却已开始兴起。资本家发现工业产品的输出带来的利润比起奴隶贸易更可观,同时探险时代的开启发现了非洲拥有异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从此欧洲转而开始向非洲索取自然资源,而不是奴隶。教师板书:探险时代——世界原料宝库。
过程2:课件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矿产资源分布图”和课本87页表格,让学生结合84页“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和地区图”,合作完成表格内容,找出南非、刚果(金)、博茨瓦纳、尼日利亚、中非和加蓬等国分布的主要矿产资源。此题意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读图分析能力,必须综合两张地图的信息才能找到答案,可以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合作,更有效快速地解决问题。学生反馈答案后教师加以补充:南非的黄金产量和金刚石产值居世界第一,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金砖五国之一;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产油国,被称为“非洲的石油巨人”。
过程3:课件展示咖啡、可可、野生动物和植物图片,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不仅矿产资源丰富,热带作物、动植物资源也特别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原料宝库”。古语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既然贪婪的欧洲殖民者发现这里有这么多宝物,他们还会放过这个地方吗?奴隶贸易被终止,黑种人的苦难是不是就结束了呢?我们接下去看——
第3部 延续——殖民统治影响大
过程1:播放视频《殖民统治——单一商品经济》。随着现代化工业的极速发展,为了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和扩大销售成品的市场,欧洲列强无视非洲土著的存在,将整个非洲如无主之地般几乎瓜分殆尽,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从19世纪直到20世纪末才彻底终止。也就是说,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当我们中国已经改革开放发展得如火如荼时,非洲这片浸满鲜血、满目疮痍的土地,才刚刚迎来新生。从15世纪到20世纪,非洲被残酷剥削了500年。此间的非洲,完全受控于欧洲列强,不是为其输送奴隶,就是为其提供资源,豪无自主和发展可言,既贫穷又落后。这样的统治对非洲的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呢?教师板书:殖民统治——单一商品经济。
过程2:课件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三个国家主要商品出口额占本国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图”,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3:课本88页表格。找出科特迪瓦主要出口可可豆,占本国商品出口总额的45%;博茨瓦纳主要出口金刚石,占本国商品出口总额的72%;尼日利亚主要出口原油,占本国商品出口总额的90%。得出结论:本区国家出口商品种类单一,且多为初级产品,这就叫“单一商品经济”。
过程3:进一步讨论:如果世界原油价格下降,哪个国家的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尼日利亚90%的收入都靠原油,所以影响会最大。这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虽然物产丰富,但出口的多半是矿立、木材、经济作物等工业原料、半成品。而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这样,非洲国家买入的是昂贵的东西,卖出的是廉价的东西,做的是亏本生意,出口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波动很大,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对少数经济发达的国家的依赖性高,经济基础薄弱。这一切都是殖民统治带来的恶果,经济结构单一,生产力水平低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将来……
过程1:播放视频《非洲最虚心的国家——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是我国在非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国,也是和我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国家。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实施后,对于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们也开始大规模学习中国模式,并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制造业的政策。埃塞俄比亚靠着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和人口红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工厂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埃塞俄比亚还积极推动农业的发展,从2005年到2017年,农业发展使这里的贫困率下降10%以上,埃塞俄比亚还在广大农村建立农业专家队伍,大力推广先进生产,实践与科技创新。更多的农产品通过不同的渠道销售到市场上,按照如此的发展速度,埃塞俄比亚GDP有望在10年内翻一番,根据世界银行的预计,埃塞俄比亚很可能会在2025年将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过程2:师生总结:独立自主振兴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农业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摆脱“单一商品经济”困境的唯一途径,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腾飞的经验。当然,该区还要解决人口、环境、粮食等问题,这是该区经济得以发展和腾飞的前提条件。
(三)小结
多媒体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习要点:黑种人的故乡、世界资源宝库、单一商品经济。
(四)课堂练习
1、黑非洲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
B.民族内部不团结
C.长期殖民统治的后果
D.自然灾害比较频繁
2、非洲矿产资源中产量一向居世界首位的是:( )
A.石油、磷酸盐 B.磷酸盐、黄金
C.黄金、金刚石 D.石油、金刚石
3、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主要经济特点是( )
A、单一商品经济 B、进口-加工-出口型
C、民族工业振兴 D、地区经济一体化
4、“金砖五国” 之一的非洲国家是( )
A、尼日利亚 B、刚果
C、埃塞俄比亚 D、南非
5、非洲最大石油生产国是( )
A、埃及 B、尼日利亚
C、津巴布韦 D、利比亚
【作业设计】
今日影视推荐:《血钻》,别名《滴血钻石》,更深层地了解资源的富有给非洲带来的灾难与贫穷。
【板书设计】
10.2、撒哈拉以南非洲
三角贸易
黑种人的故乡
撒哈拉以南非洲
单一商品经济
世界原料宝库
探险时代
殖民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