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践——七巧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践——七巧板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27 23:0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巧板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1、知识定位:活动探究课;
2、探究七巧板中基本的线段关系,角的关系,面积关系;
3、建模探究拼接七巧板活动中的不定方程问题。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设计所针对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生已有与本课时内容相关的知识基础如下:①相交线、平行线及角;②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知识;③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三元一次方程(组)。故此,本课时授课中,首先带领学生探究并整理七巧板中蕴含的基本数学知识,例如:线段关系,位置关系,面积关系等知识。其次,在授课中,在学生已有多元方程组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七巧板拼凑过程中所蕴含的不定方程组知识,以带领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探究数学,发现规律,以养成探究性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
1、在用七巧板拼多边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图形特征的认识。
2、在用七巧板拼多边形的过程中,组织学生探究发现七巧板拼凑中所蕴含的不定方程组知识,以养成探究性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习惯。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感受所拼图形的数学美。
[重点难点]
1、重点:
①归纳总结七巧板中的基本数学知识;
②在学生拼接多边形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引出并探究不定方程组。
2、难点:
①在学生拼接多边形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建模并探究不定方程组;
②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法学法]
教法:实践探究法、讲授法
学法:实践探究法、建模法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与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与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与设计意图 技术支持与设计意图
学习活动:游戏引入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活跃气氛 教师活动:组织进行游戏 学生活动: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体会数学乐趣,感受七巧板拼接过程中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图形变化 技术支持:安卓模拟器 设计意图:将手机游戏“七巧板HD”借助模拟器迁移至PC端
学习活动: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设计意图: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同时了解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 教师活动:借助PPT介绍几何画板的由来 设计意图:了解几何画板的由来,感受数学文化 学生活动:听讲 设计意图:听讲并记忆,感受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 技术支持:PPT 设计意图:承载知识内容
学习活动:视频学习七巧板的制作 设计意图:因课堂时间限制,当堂制作无法实现,以微视频进行学习 教师活动:视频播放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A4纸跟随尝试制作 设计意图:视频学习,更直观,同时便于课堂把控,也便于课下将视频给学生,方便学生的二次乃至多次学习 技术支持:微视频 设计意图:视频教学
学习活动:打乱七巧板,复拼正方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七巧板的基本构造,以及平面几何中的线段、角、面积等基本关系 教师活动:明确指令,在完成探究后,合理提问及追问,在得到学生正确结论时,实时板书,如未得到想要的结论,找寻合适的切入点加以追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同时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再加之合理适当的追问,让学生的知识合理堆砌,自然生成 学生活动:打乱七巧板,复拼为正方形,同时借助七巧板思考其中线段、角、面积的基本关系,并对老师的提问加以思考与回答 设计意图:①动手实践,获取知识;②知识堆砌,自然生成。 技术支持:教具“七巧板”辅助教学 设计意图:动手实践
学习活动:两人合作,借助七巧板零件拼接三角形/四边形,教师借助希沃授课助手抓拍成功拼接的小组,并将结果上传加以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最后再使用几何画板加以验证,板书所得关系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实践探究,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①引导学生回顾七巧板中所有出现的角的度数(45°90°135°),并让学生计算能够拼凑出的小于平角的角; ②引导学生回顾内角和知识,其中三角形有三个内角,内角和为180°,四边形有四个内角,内角和为360°,n边形有n个内角,内角和为(n-2)180°; ③引导学生将用方程建模思想去思考,不妨设45°角为x个,90°角为y个,135°角为z个,我们可得内角个数为x+y+z,内角和为45x+90y+135z; ④对于△,我们可得: 对于四边形,我们可得: 归纳规律,对于n边形,我们可得: ⑤我们发现得到的是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但是只有两个方程,让学生尝试解一下,对于△可得四组解,分别为: 0 -5 2; 1 3 -1; 2 1 0; 3 -1 1 因为x.y.z均代表相应度数的内角个数,所以不能为负,也不能为小数,故此只有2 1 0符合题意,也就是拼出的△必然含有2个45°角,1个90°角,以此证明了拼出的△只能是等腰Rt△; ⑥同理我们得出四边形的解有五组,分别为: 0 4 0; 1 2 1; 2 0 2; 3 -2 3 最后一组解舍去,其他三组解恰好对应拼四边形拼出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⑦归纳整理n边形应当满足的规律。 学生活动: ①拼接三角形; ②观察教师抓拍展示的图形,发现共有规律; ③思考并尝试解释此现象; ④在老师的带领下,得出关系式,尝试运算; ⑤跟随老师一起在几何画板上加以验证; ⑥最后固化结论,书写笔记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知识,其次在老师的统一引导下去发现知识,然后在老师的演示验证下固化知识 技术支持:PPT,希沃授课助手,几何画板 设计意图:PPT用于发号指令,承载学习内容;希沃授课助手用于抓拍展示,拓展教学容量;几何画板,用于结论验证
学习活动:争当创意大师,小组合作,用七巧板创意拼图,并将成果粘贴到空白A4纸上,取名并展示 设计意图:感受七巧板的趣味性,创造性,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与自我创造能力 教师活动:发号指令,在活动中穿插个别指导,在学生大体完成后,引导学生完成粘贴侧黑板展示,在给定时间结束后,引导小组进行作品讲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做好活动的组织与环节的衔接 学生活动:①完成创意作品,并展示张贴;②逐组进行作品讲述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七巧板的趣味性,创造性,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与自我创造能力 技术支持:七巧板教具辅助教学 设计意图:动手实践
学习活动:跟随老师手势与黑板板书,对本堂课程内容进行回顾总结 设计意图:回顾知识,加深理解,固化习得 教师活动:手势引导,言语引导 设计意图:穿针引线,总结本堂课习得 学生活动:跟随老师手势与黑板板书,对本堂课程内容进行回顾总结 设计意图:回顾知识,加深理解,固化习得 技术支持:无
[赛后反思]
在领导,同仁还有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和支持之下,我的赛课工程已然顺利结束,而我的所学所得的经验与收获,却刚刚在我的工作与学习中开始发光发热。
这次赛课,我在生活方面主要收获有:①充分认识到教师个人形象风貌,个人气质对教育教学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我今后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而最重要的是在日常教育教学方面,我认识到:①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充分打磨自己的语言,明确发号指令,合理把控课堂节奏,做一个有安排,智慧的教师;②在本次赛课中,我的一个重大失误在于没有很好的把握学情,故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把握学情,课堂的设计需要更加贴近学生,贴合教材;③不论是自己的日常教学研究,还是针对学生的日常教学工作,我应当更加注重培养以建模的思想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也是数学学科应当秉承的核心思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