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二 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二 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26 20:1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明算理。
2、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明白各部分积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环镜
二、复习旧知
1、口算。
16×3 32×3 20×20 24×10 40×5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14×2 231×3
三、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
(1)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从图上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2)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用乘法解决?
2、观察点子图,收集信息。
3、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想办法,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求出它的结果,先画一画再算一算。
4、展示合作成果,收集算法。
展示个别小组的计算方法并由小组成员说明计算理由。
5、师演示笔算过程,教授计算方法。
(1)、从个位算起,先计算2×14
教师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1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1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28,在28的旁边注明14×2的积)
(2)、再算十位的1也就是10×14
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14,得140,在140的旁边注明1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14就是用10乘1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1,得10,但这个1不是表示1个十,10乘1得到的10应该表示10个十,10个十就是100,所以这个1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140的旁边注明10×14的积。
(3)、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28和140加起来,得168)
6、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7、同桌合作图、式结合明算理。
在计算过程中,老师用到四句口诀:二四得八,一二得二,一四得四,一一得一,计算的是哪部分能在点子图上表示出来吗?
8、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9、比较今天学习的和以前学习的笔算有何异同?
四、闯关活动
1、第一关:把竖式补充完整
2、第二关:啄木鸟医生
3、第三关:笔算练习
4、第四关: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
我们的动车到站了,这一路上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课外延伸
1、把你们的收获带回家做给爸爸、妈妈看,他们会很高兴的。
2、竖式计算
【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数位对齐
个位算起
1 4
× 1 2
2套 ← 2 8……14×2的积
10套 ← 1 4 0……14×10的积
1 6 8……两个数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