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15*小岛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每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礁石 赤道 暗堡 神秘 遮挡
B.怀凝 掀开 规矩 军舰 纳闷
C.一楞 罐头 招呼 沉吟 拘束
2.下列词语的书写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绞拌(jiǎo bàn) 快艇(kuài tǐng)
B.喉咙(hóu lóng) 哽咽(gěng yān)
C.舀起(yǎo qǐ) 牙龈(yá yín)
D.矛盾(máo dùn) 海域(hǎi yì)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蛮横(hènɡ) 亲戚(qì) 剔(tì)透
B.叮嘱(zhǔ) 诺(nuò)言 潜(qián)龙
C.姿(zhī)态 依偎(wēi) 执拗(niù)
D.抖擞(sǒu) 召(zhāo)集 善哉(zāi)
4.下面每组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隐瞒(mán) 地域(yù) 潜艇(tíng) 长矛(máo)
B.咽喉(hóu) 盾牌(dùn) 铁勺(sháo) 搅拌(jiǎo)
C.舀水(tāo) 喉咙(lóng) 驻扎(zhù) 凝视(níng)
5.对句意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A.船长屹立在舰桥上。 B.船长一句话也没有说。
C.船长沉入了深渊。 D.船长一个手势也没做。
二、填空题
6.课文回顾。
课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小岛的______,然后写______来到小岛,惊奇地发现战士们利用______技术种了许多________。晚饭时,______把战士们特意烹给他吃的________,倒入汤里和战士们一起享用。
7.给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 )这是谁的主意( )将军问道( )
2.队长不知道说什么好( )大家的( )
3.( )大家的( )哼( )将军重重地放下筷子( )起身( )我说和战士们一起吃( )你劝我说我去了他们会拘束( )我就听了你的( )现在倒好( )我问你( )战士们有蔬菜吃吗( )
三、语言表达
8.仿写句子。
1.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了儿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岛》的作者陆颖墨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和饱满丰富的人物塑造,生动地展现了海军生活状况,以及海军官兵爱国奉献的精神风貌。在遥远的南中国海上,海军战士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用生命守卫着蓝色国土,捍卫着国家和平。陆颖墨在一次采访中说:“海军战士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愿意用文字写下他们的军旅生活,让读者了解海军战士的坚守和可爱。”请你发挥想象,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诗句,将《光荣的海军蓝》补充完整,进一步体会这种海军战士的精神。
都说我们从军苦,都说我们顾家难。
船上站满男子汉,个个都有_________。
不要说我们很遥远,天涯与家乡紧相连。
不要说我们很孤单,想起了祖国心中暖。
想到____________,梦里也觉心里甜。
要问我是哪一个,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10.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出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②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③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12.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时间的变化 ②地点的转移 ③总分结构 ④事物几方面 ⑤事情发展顺序
13.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缩成最简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短文最后一段除了标点符号停顿外,还有哪些地方朗读时需要稍加停顿,用“|”标出。
共有名字
谁都知道信是很私人化的东西,私拆他人信件是违法的。但是在土耳其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通信机密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保护的,原来该村几十户人家的家长全部取了同一个名字,这是多么奇异的现象啊。
( )共同一个名字,( )大家的生活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共同分享着彼此的喜悦,共同承受着彼此的悲伤。
为了把外地发往该村的信件准确送到收信人手里,尽职的邮递员只好将全村人召集到广场上,当众拆开信封,大声念信:
“亲爱的某某:您好!”——“好!”全村人齐声应答。
“好久不见了,很想念你们全家人。”——“哦。”又是一片响应。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大家都欢呼雀跃。
“太太分娩了,这回是个男孩。”——有人喊:“别念了,别念了,是我的信!”
此时,全村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好像自己就是新生婴儿的“爸爸”。
“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共同为一个人的不幸忧心。( )共有名字给村里人添了不少麻烦,( )很多年来他们都不曾改名。
16.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因为……所以…… 无论……都……
虽然……但是…… 只要……就……
17.在土耳其这个偏僻的小村庄里,为什么通信机密得不到保护?从文中找到答案,用“ ”画下来
18.文章第( )自然段至第( )自然段写的是邮递员在广场给全村人念信时的情景。短文可分为( )段。
19.想一想,为什么很多年以来,村里人都不曾改掉共有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略
2.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音字形的辨析,结合选项进行分析,注意加强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即可。在本题中完全正确的是C项。
A项:绞拌——搅拌
B项:哽咽gěng yān——gěng yè
D项:海域hǎi yì——hǎi yù
3.B
【解析】
【详解】
A.剔透(tī)
C.姿态(zī)
D.召集(zhào)
4.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潜艇(tíng 改tǐng)
B:正确
C:舀水(tāo 改yǎo)
5.C
【解析】
【详解】
考查概括句子意思的能力,注意要用最准确的语言把事情概括清楚,选项ABC介绍出了船长在舰桥上的状态,但是并没有把船长最后的结局介绍清楚,非正确选项,正确选项为C项。
6. 环境 将军 大棚 小白菜 将军 小白菜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7. “ ?” 。 :“ !” “ ? !” , ,“ , , 。 ! , ?”
【解析】
【分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用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先掌握所有标点符号的作用,再根据具体的语境对号入座。
标点符号的用法:
逗号:用于句子中需强调的部分、异动的部分。
问号:用于有疑问语气的句子末尾。
冒号:句子内部标点,用在句子内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
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语;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表示否定或讽刺的话语。
括号:用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语。
书名号:标明书名、篇名、歌曲名、报刊名等。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省略号:表示行文中省略的话语,或断断续续的语流。
破折号:表解释说明、话题突转、声音延长、事项的列举分承等。
8. 公园里的花开放了,像天上的彩霞绚烂多姿,很美丽。 我走到厨房,把盆里的菜倒进锅里,然后拿起铲子,在锅里搅了几下。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注意句子的句式和结构特征。学生需要运用加点字来进行仿写,学生注意别写错别字即可。
9. 摘星的胆 祖国心中暖 我是中国光荣的海军蓝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搜集积累和诗词名句的理解记忆能力。
《光荣的海军蓝》,作者:梓棣,原诗:都说我们从军苦,都说我们顾家难。船上站满男子汉,个个都有摘星的胆。不要说我们很遥远,天涯与家乡紧相连。不要说我们很孤单,想起了祖国心中暖。想到重任担在肩,梦里也觉心里甜。要问我是哪一个,我是中国光荣的海军蓝。
10.特别,不寻常
11.③√
12.⑤√
13.我家的一切都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成了灰烬。
14.泪珠滚下来。
15.看着/ 听着/ 我用力/ 极力/ 那大颗大颗的泪珠/
【解析】
略
16.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17.原来该村几十户人家的家长全部取了同一个名字
18. 3 9 3
19.共同分享彼此的喜悦,共同承受彼此的悲伤。
【解析】
16.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
17.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我们可以直接联系上下文找到答案。原来该村几十户人家的家长全部取了同一个名字。
18.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和分层能力。理清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思想而把有关内容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19.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念信的时候无论好的消息还是坏的消息,大家都感同身受。大家共同分享彼此的喜悦,共同承受彼此的悲伤。所以村里人都不曾改掉共有的名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