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怎样认识力

文档属性

名称 6.1怎样认识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3-12 17:0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1.什么是力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三要素
一.什么是力
自然界中处处有力的作用
人推车
拔河
再看课本图6-1中4个图,思考什么是力?
运动员
起重机
食物
杠铃
重物
物体
物体
蚂蚁



总结:
作用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
力的
作用
效果
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
(只要二者中有一项改变,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物体的形状变了——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2.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思考: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的?
练习:
1.用力拉弹簧,拉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_
2.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跳水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向下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向上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并不相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而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
改变了弹簧的形状
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形状
运动状态
总结: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当一个力出现时,必定存在两个物体.)
举例: 起重机 提 货物
压路机 压 路
推土机 推 土
运动员 举 杠铃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力的不同作用
力通常用字母F表示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叫做牛顿,简称牛,符号N.你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就是1N.
练习
1、电线下面吊着电灯,施力物体是___,
受力物体是___。
2、脚踢球时,施力物体是___,受力物体
是___。
3、书压桌子,压力的施力物体是___,受
力物体是___。
强调:要会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电线
电灯



桌子
思考:既然我们知道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是不是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就没有力?
总结:1.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没有力的作用
理由:根据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的2个条件(物体有没有发生形变或者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思考:两个物体之间的力有什么特点?是单方面的施加还是互相施加呢?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先看生活中几个现象及活动2:推手游戏
1.用力拍桌子——手疼 谁是施力物体和
受力物体?
2.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跳远的动作
怎样做才能跳起来?
3.两位穿滑轮鞋的同学面对面站着,让甲推乙。并不是只有乙后退,而是两位同学都后退,并且是同时后退。说明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了
再看视屏
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上述可表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
疼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举例
1.手 拉 弹簧
2.手 压 气球
3.起重机 拉 货物
4.脚 踢 足球
5.人 推 车
弹簧 拉 手
气球 压 手
货物 拉 起重机
足球 顶 脚
车 推 人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第一个力
第二个力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同时
总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中力是成对出现的。且是同时出现的,同时消失。(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正好互换)
练习
1.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墙,该同学后退,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简答: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就前进,为什么?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游泳时向后划水,手脚对水向后施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同时水对手脚向前施力 ,使人前进。
四.力的三要素
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
二传手用力向上托球,球就向上运动。
主攻手用力向下扣球,球就改变运动方向,急速下落。
1.力的大小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2.力的方向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B
A
再看课本活动3:怎样用力效果好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到离门轴较远的A点,比作用到离门轴较近的B点,易于把门推开。
用扳手拧螺母时候,手握在把的B点比把的A 点,易于把螺母拧紧
B
A
3.力的作用点也能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门轴
结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练习
A
B
C
D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选择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选择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选择
A B
B D
B C
用手沿着箭头的方向拉弹力片,使它变弯,如图,已知B、C、D中用力大小相同,A中用力较小。
提示:若探究三个因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
课堂小结
力的三要素
力的概念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