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李商隐
锦
瑟
1.了解作者,多角度领会诗歌主旨。
2.鉴赏诗歌中用典、起兴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3.通过诵读与品味,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学习目标
名句分享
①夕阳无限好——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你知道这些名句吗?
只是近黄昏
心有灵犀一点通
却话巴山夜雨时
蜡炬成灰泪始干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壹
知人论世
作者介绍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其诗构思新奇,婉转缠绵,隐晦朦胧,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被人所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
《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有22首被收录其中,位列第四。
李商隐
(约813——约858)
李商隐遇到他生命中最大的一个贵人的时候,刚刚17岁。这个贵人就是晚唐骈文大家、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他的骈文和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被公认为“三绝”。
他让他住进自己的家里,和自己的儿子、侄子一起读书;他带他去见世面,带他拜见自己的好朋友白居易、刘禹锡;他逢人便讲李商隐的才华,甚至让他替自己写呈递给皇帝的公文;他还出钱资助李商隐去参加科举考试,将李商隐推荐给白居易,死后的墓志铭也让李商隐来写。
十七岁遇贵人
牛李党争
以牛僧孺为党魁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他们在政治舞台上轮番登场,互相倾轧,绵延四十年,成为晚唐三大顽疾(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之一。
令狐楚和牛僧孺交好,自然是理所当然的牛党人物。
但是李商隐不知道这些潜规则,他只知道好好和令狐楚学习骈文,将来考上进士,能封个一官半爵,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尽一点自己的力量,让吃苦了半辈子的母亲过上好生活,能给李家光宗耀祖。
25岁的李商隐在考上进士后娶了李党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为妻。
作者介绍
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到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位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了他,他因此而遭到了牛党的排斥。之后,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下来,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一生。46岁时死在荥阳。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与女道士宋真人(宋华阳)相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教规所容以致无疾而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但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真可谓:诗人不幸,诗歌幸。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字,实际上也可视作“无题”诗。
梁 启 超
饮冰室文集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贰
整体感知
锦瑟
作者: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xián
wǎnɡ
诵读诗歌,找出诗眼
内容之眼
情感之眼
诗中“此情”是什么情?
(你从诗中读到了什么内容?
读出了什么感情?)
诗歌探究
“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
——王蒙
常见的几种:对《锦瑟》意旨的 解读:
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恋情诗)
3.作者的身世自伤。(现在一般说法:晚年追叙平生、自伤身世)
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历来无人能解,所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叁
课文解析
课文解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
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锦瑟呀,你为什么无缘无故要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让我回想起美好的青春年华。
用了什么手法?
【比兴】
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
“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五十弦”用来喻自己年近五十。
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惋惜伤感之情。
课文解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庄周梦蝶”是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抒发诗人的惆怅与迷惘。
“杜鹃啼血”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
课文解析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阔大而寂寥的意境,传递出伤感、怅惘的情绪。作者联想到自己的半生年华,正如“沧海遗珠”般可悲可叹。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的迷幻。营造了朦胧而温暖的妙境,传递出一种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恋及怅惘。
而今,我的泪珠像月夜下的南海美人鱼一样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温润又虚无缥缈。
本诗运用典故有怎样的效果?
①能在有限的字句中,包含丰富的、多层次的内容。
②营造出静谧迷离又颇带凄伤的景象。
这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
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
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
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
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
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课文解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直抒胸臆 。诗人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苦痛。
这种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就在它发生的当时已经让我感到怅然若失了。唉,追忆逝水年华,一切都已恍如隔世了!
用了什么手法?
读诗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思
回忆
“庄周梦蝶”的典故
“望帝啼鹃”的典故
“鲛人泣珠”的典故
“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典故
同“岂”字同义,哪能
这种情感哪能/哪里是追忆的时候才有的呢,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惘然若失了
统领全诗内容
以锦瑟起兴
合三为一:
诗人追忆了自已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已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
主题探究:
后人对《锦瑟》的解读:
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爱情诗)
3.作者的身世自伤(咏怀诗:自伤身世)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2)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 , ”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3)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以锦瑟多弦为喻,抒发了诗人对青春年华的追忆。
(4)《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
, 。
(5)李商隐的《锦瑟》中,“ ”一句化用典故来表现诗人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之中。
(6)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借用庄子和望帝的典故,表达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之情。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庄生晓梦迷蝴蝶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对《锦瑟》诗歌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诗的基调是哀怨的,意境是迷离的。
B. 诗的首联用的是民歌中比的手法,颔联写的是诗人现实中的感受。
C. 诗的颈联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美好的画面: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
D. 尾联是说那番感慨哪里是到现在回首往事时才有,当时已有惆怅之情,只是到今日追忆更加惆怅,觉得不堪回首罢了。
首联用起兴手法,颔联写的是回忆中的感受。
B
小试牛刀:
如果要把《锦瑟》压缩改写成绝句(七言或五言),你会怎么改?
七绝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五绝
锦瑟五十弦
弦柱思华年
此情成追忆
当时已惘然
三言
锦瑟弦
思华年
成追忆
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