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这是我呀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1这是我呀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4-26 23:1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一年级下册 《 这是我呀(泥塑) 》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简单的泥塑技法,捏出自己或他人的头像。技能目标:感受泥性,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情感目标: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在互相塑造对方形象的过程中,增进彼此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完成一个自己的头像制作。教学难点:会简单运用一些手捏技法,塑造出立体的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泥塑教室、镜子、课件、泥塑工具、两块泥。学生准备:一包泥、泥工工具、小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笔注
一、导入师: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她有一个圆圆的脑袋,一双爱笑的眼睛,还有一个翘翘的鼻子,再加上爱笑的嘴巴,她头发卷卷的,披到肩膀上。你一定见过她,猜猜看,她是谁?(教师出示头部半成品,边讲解边示范做出头发,示范过程中把技法融入其中,搓、捏、粘、刻……)师:猜着了吗?她呀,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是我呀。出示课题:这是我呀。二、揭示课题:《这是我呀》三、讲授新课师:看,像不像啊?我把自己通过这种形式留在了教室里。做一个自己,这可比照相有趣得多,想学吗?那跟着老师一起开始吧。1. 学一学 做一做师:先跟着老师做一个头型,在圆形的基础上,适当修整脸型,每个人的脸型可不一样哦,对自己了解吗?谁来说说自己的脸型是什么样子的?生:……师:看样子对自己都很了解。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呢?(五官)把自己的五官捏出来有没有困难啊,我可是照着镜子捏的,老师忘了提醒你们带镜子了,你有更好的办法吗?生:……师:当你遇到困难时,为什么不向同学寻求帮助呢?(师生互动)你们看,当我把自己放心地放在你的手心,你捏一个我,你把自己放心地交给我,我捏一个你,再大的困难不也解决了吗?因为,我的眼中有你,你的眼中有我呀。(情感教育)(请同学互相交换头型)2. 换一换 讲一讲现在,我们好好看看对方,他的五官有什么特点,平时什么表情最吸引你?作为同学的你一定最了解,谁来介绍一下呢?生:……师:五官最能表达一个人的神韵,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出示课件)展示书上小窍门:头部的分步制作方法。除了这件作品,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还有什么妙招?学生作品展示,边展示边和学生讨论各种制作方法。 1. 眼睛的塑造方法:刻、抠、贴……2. 鼻子的塑造方法:捏、接……3. 嘴巴的塑造方法:挖、刻、捏…… 小结:你们发现吗?不管是哪件作品,只要方法运用得当,在塑造的时候又夸张表现了某一部分,会使得作品更有意思。其实,只要你运用的合适,都可以为你的作品增光,甚至你还可以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方法哦。师:欣赏了这么多作品,你的小手一定也痒痒的了吧,我们一起来试试吧。3. 看一看 练一练(学生第一次作业)对照同学,捏出五官,加上头发,在脖子处插上木棍即可。4. 赏一赏 夸一夸师:现在,我们把各自的头像交换一下。现在,你的手中就是你自己了,谁愿意把自己展示给我们看呢?老师有一个要求,要说出你觉得同学捏的最棒的地方,或者你最喜欢的地方,比如,他捏的头发最像我了,我最喜欢他捏的我的眼睛等等。一定要大声的把这份喜爱表达出来,做一个会感谢别人的孩子。这样,下次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助你。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讲出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对同学表示感谢。师:今天你们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头像制作,很有意思对不对?其实啊,古时候就有这样的泥塑制作了,看看我们的跟他们那个时候的泥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作品欣赏走进博物馆 图1这是战国时期的青铜——跳舞的男孩。图2这是唐代的陶俑——打鼓的女孩。图3这是古代非洲的青铜——女孩。师:你们发现跟我们捏的头像有什么不同?生:他们都是全身像。师:有了身体作品变得更完整了,神情也愈加生动,我们也来试试好吗?在试之前,我们看看别班的同学是如何来做的。(课件)欣赏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讨论泥塑的方法。图4我是小歌手(歌手陶醉的模样,夸张的动态是作品的亮点)图5这就是我呀(小作者憨态可掬的动姿,夸张的手势是关键)图6大力士(鼓鼓的腮帮子,充满力量的双拳,坚定的眼神是吸引人的地方)师:这些作品塑造的还是全身像吗?生:他们都是半身像。师:还有这些形象,你们喜欢吗?五、修改完善在原作上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老师就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哦。可以做成全身像,也可以是半身像。师简单点评。师:老师想问问,这个作品是谁呀?生:这就是我呀。师:对,是你,一个爱笑的你,一个可爱的你,一个独一无二的你。记得把它带回家哦,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作品,有同学对你的喜爱还有自己的感受更是我们自己的创造。比较总结:浮雕和圆雕六、拓展延伸走进民艺坊(课件图片展示) 师:瞧,画面上的老爷爷在给泥娃娃上色呢,这是徐州、河南、陕西等地的民间彩塑,他们是用黏土先做一个大概的外形,阴干后涂上白色,再进行彩绘,有了颜色就更好看了。 师:在我们学校也有小朋友这样做了,我们来欣赏一下。(课件图片)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学学这种方法,回家后把你的作品涂上喜欢的颜色,这样你的头像就会更漂亮哦。 出示半成品,在示范头发制作时初步展示简泥塑技法,既给学生泥塑的印象,又用时不多,迅速揭题师生同步,学做头型互换头型,塑造同伴课件展示,在赏析同龄人作品中学习五官的做法有些同学不愿意把自己的头像交给同伴制作,尊重学生意愿:此处变成塑造同伴或者自己的头像请相互交换的同学大声夸赞同伴做的好的地方,同时作感恩的引领,作情感教育古代中外泥塑(儿童)作品欣赏,找出头像塑造后的内容头像半身像全身像加上身体:根据自己的想法,可以做成半身像或全身像
板书设计 这是我呀(泥塑)头像 半身像 全身像 圆雕
教学得失 本节课在第一个班级上的时候,采用教师塑造整个头像的过程介绍自己的方式揭题,耗费时间较长,以至于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在后面几个班上课改变揭题策略:用头像半成品展示揭题,既演示了泥塑的一些技法,又把时间省下来了,效果明显。本课教学分头像的塑造和身体的塑造两个阶段进行,重点放在头像的塑造上。在教学塑造方法时,以课件展示引领学生在讨论中主动学习,直观明了,学生的作品中也充分体现了方法的模仿和运用。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