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6 20:2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语文·新课标(RJ)单元复习二 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复习重点┃复习重点┃1.识记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语句和重要的文学常识。
2.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3.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5.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基础积累┃基础积累┃ bèng  nüè tíngchóuchú tà tuì lǐn lián  shuò  pì qídǎohuì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基础积累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ǐ(  )首 yáng(  )谷
Héng(  )娥 胆qiè(  )
fěi(  )翠 蜿yán(  )
执niù(  ) 憔cuì(  )
kuì(  )赠 真dì(  )
璀càn(  ) xiāng(  )嵌稽旸  姮怯翡  蜒拗 悴馈谛镶璨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基础积累3.补全下面词语。
白雪(  )(  ) 拖(  )带(  )
(  )(  )有力 千山万(  )
(  )(  )不动 (  )(  )扑火皑皑泥 水   铿锵壑纹丝飞蛾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基础积累 4.根据意思,填写成语。
(1)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
(2)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
(3)以骄横的气势压人。(    )海誓山盟 长吁短叹盛气凌人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基础积累 5.文学常识填空。
(1)《雪》选自散文诗集《__________》,作者_____。本文描绘了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但作者的感情倾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电颂》选自历史剧《______》,作者_____,这部历史剧写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________事变”之后,实则是____________,用屈原的时代象征当时的时代。野草鲁迅 北方的雪屈原郭沫若皖南借古讽今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基础积累 (3)《短文两篇》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__________,他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情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燕》的作者是苏联作家________,课文在着力描写海燕这一形象的同时,也描写了暴风雨、大海、海鸥、海鸭、企鹅、乌云、闪电、雷声、狂风等形象,全文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手法。 象征 巴金家春秋 雾 雨  电高尔基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基础积累 6.背诵默写。
(1)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
(4)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的,那是孤独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终岁常端正独怆然而涕下行到水穷处 吾将上下而求索 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雷抒雁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她做了许多的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太阳和彩虹的梦,还有关于爱的追求以及生儿育女的梦……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阅读理解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贵。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简直要飞起来了!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们织的茧,得你们自己去咬破!蚕,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阅读理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提到蚕,人们往往赞美它的奉献精神,而本文另辟蹊径,告诉了我们一个生活的哲理。
[答案] 春蚕到死丝方尽
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阅读理解 (2)能体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指导]
文章主旨的理解方法
1.从文章题目入手。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3.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入手。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阅读理解 4.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答案] 你们织的茧,得你们自己去咬破 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阅读理解 (3)由本文可以联想到成语__________,它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茧自缚 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使自己陷入困境
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阅读理解(4)文中“茧”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题指导]
理解象征意义要抓住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象征体蕴含的思想意义(即象征意义)。象征本体,有的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指明了,如《短文两篇》;而有的文章,作者却没有明示,我们要通过象征体进行相关的联想,才能准确把握其象征本体和象征意义,如《海燕》。
[答案] 生活的阴影(或“心灵的桎梏”“感情的漩涡”等)。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阅读理解(5)“茧”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案] “作茧自缚”不能自拔,无异于自杀,只有振作起来,积极寻求自我解放,才能走出生活的阴影。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综合学习 8.在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中,有下列问题请你解决:
(1)第一小组同学“编写春天的日志”,按照春天的6个节气介绍春天的气候情况,他们已找到了5个节气:“立春、雨水、春分、清明、谷雨。”还有一个节气他们没找出来,你知道是哪一个吗?你能说出这个节气的特点吗?
[答案] 惊蛰 惊蛰的意思是春雷初响,惊醒蛰伏中的昆虫。也就是说,到了这个节气,我国各地天气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出现,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并出土活动,雨水渐多,是春播的有利时机。┃综合学习┃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综合学习(2)第二小组同学“寻找春天的图画”,他们找到一幅表现春天景象的摄影作品,他们想请你为这幅作品配一首诗,你认为配什么诗最好?请你把这首诗完整地写出来(不要忘了写上作者)。
[答案] 示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其他能与图匹配的诗句也可)
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综合学习(3)第三小组同学“演绎春天的诗句”,他们已经写了一句,你能按照他们的例句,再写一句吗?
例句:小雨润物细无声,从远处看,春草绿了,到近处又看不见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语文·新课标(RJ)第2单元 ┃ 综合学习 [答题指导]
句子仿写四统一:话题要统一、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统一、色调要统一(色调即色彩和情调,在这里,既指语境色彩,也指感彩,同时还包括仿句的创意和境界)。
[答案] 示例:太阳出来了,江边的花比火还要红,春天到了,江水绿得像蓝草做成的颜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谢谢合作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