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单元提升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单元提升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7 18:0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提升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他刚被辞退,今天又摔破了头,真是祸不单行。
B.人在年少时往往血气方刚,做事缺乏周密的考虑。
C.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里,住着一对世纪老人,两人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却相濡以沫度过了83个春秋。
D.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2.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 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 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 恪守 规则 B.传承 保守 规则
C.传承 恪守 准则 D.传播 保守 准则
3.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第一句,概括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度。
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
D.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4.下列对短语类型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并列短语:报刊杂志 仙露琼浆 雄伟壮丽 开花结果
B.偏正短语:诚实地讲话 初中学生 热烈欢迎 小桃树
C.主谓短语:老师讲课 桃花开了 个子很高 祸不单行
D.偏正短语:驿路梨花 人生之路 血气方刚 亲切的怀念
5.下面对《望岳》这首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本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 开。
B.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
C.诗的三、四句写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
D.诗的五、六句通过描写“云”的涌动和“鸟”的翱翔,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令人震撼。
6.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诗以“落红”为喻,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
C.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通过抒情、叙事、议论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
7.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瀑布 孱头 魂魄 幽寂
B.渺小 幼稚 矜持 遗撼
C.繁密 懊丧 茏罩 猥琐
D.涉足 执着 服待 褪色
8.下面对《一棵小桃树》这篇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顺叙的方式,开头先写小桃树第一次开花便经风雨,接着具体写了小桃树从播种到第一次开花过程中如何经历磨难,展示它顽强不屈的性格,是文章的主体,最后写小桃树与风雨搏斗,照应开头,突出中心。
B.文章写小桃树时“冷漠、遭摧残——倔强地生长,强大暴虐风雨——纤弱、单薄、苍白”,对比鲜明,层层进行渲染。
C.本文以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明寓意:只要不畏惧困苦和波折,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美好的希望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D.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为明线,即小桃树的经历,另一条暗线即为作者的经历。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B.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C.《写字》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二、综合性学习
10.为配合班级准备开展的“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中有成语,请你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风花雪月是古诗中永恒的主题,请你各写一句(或一联)吟风和咏月的诗句。
吟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咏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曲《烟花三月》中有歌词“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歌曲《涛声依旧》中有歌词“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显然,这两首歌的歌词各是依据一首唐诗而创作的,请你写出这两首唐诗的作者和题目。
《烟花三月》依据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而创作;《涛声依旧》依据_____________的《________》而创作。
三、语言表达
11.本诗的思路非常清晰,请分别用四个词语把四节内容概括出来。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乙)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年且九十(将要)
B.杂然相许(赞同)
C.河曲智叟亡以应(丢失)
D.飞来山上千寻塔(古代长度单位)
1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C.操蛇∕之神∕闻之
D.不畏∕浮云遮∕望眼
14.下列句子中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告之于帝
B.操蛇之神闻之
C.跳往助之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15.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一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人物对话。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C.《愚公移山》一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是为了突出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D.读了《愚公移山》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再加上神灵的帮助,一定能成功。
16.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1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且焉置土石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18.请说说“飞来山上千寻塔”中“千寻”的表达效果。
五、现代文阅读
紫藤萝瀑布(节选)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9.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从紫藤萝的形态,色彩,香味三方面按从局部到整体到细节的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
B.第①段这句话既写动作,又写心情,惊讶中带着震撼。是什么让“我”竟至如此?突如其来,造成悬念。
C.选文语言流畅,细腻富有余韵,萦绕着一股柔婉之美,拟人、比喻修辞的运用恰到好处。
D.文题“紫藤萝瀑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盛开的壮观景象,既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使生命长河是无止境之意得到诗意的表达。
20.下列对选文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句中“从未见过”写出了作者看到这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惊叹,喜爱之情。
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句中“泛”和“迸溅”两个动词充分体现出紫藤萝花瓣上阳光的美丽景象,富有动感。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一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紫藤萝花以生命,使静态的花跳动起来,突出了花的生机盎然。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两句从视觉的角度,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盎然生机。
21.下列比喻中最符合一树盛开着的紫藤萝花的特征的一句是( )
A.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C.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D.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智能手机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各个年龄段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等车还是就餐,只要一有空闲,就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刷微博,发微信,时刻关注手机上的动态。在中国,“触屏时代”已经到来。
材料二某初中学校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统计图
材料三针对“怎样使用手机”这一话题,初二某班学生家长在班级的微信群里展开了讨论交流。
@小燕子:开始的时候,我不想给孩子买手机,可经不起软磨硬泡,给他买了一个,结果放学回来就玩,成绩下滑得很快,太耽误学习了,我几次想没收,结果,都不欢而散,最后还是给了他。
@一米阳光:现在孩子都有手机,关键是怎样用。用手机可以查找资料、拍照、录视频,外出联系也会方便很多。
@狂奔的蜗牛:我家孩子小学六年级就有手机了,没事的时候就看视频,视力下降了很多,有时半夜;还偷着玩,身体虚弱,上课没精神。
@春天:以前我家宝宝爱说爱笑,有了这个手机后,经常发微博,发微信,很少说话,性格越来越孤僻了。
@中国梦:我给孩子买的手机还没用一年,昨天他就和我说过时了,同桌都用“苹果8”了。
@爱心:英语老师每天都在客户端上留英语听读作业,孩子用手机做非常方便。
@勇者无敌:我给孩子买了两部手机,一部智能的,一部老人机。做作业查资料时用智能的,外出联系时用老人机。
@老班:家长不要太着急。尽量要减少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让他们多与别人交流。也可以多培养一些文体兴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材料四昨天中午,我在肯德基吃午餐,一对母子在我邻桌相对而坐,穿着校服的儿子一直微笑着刷着朋友圈,母亲则聚精会神地打“全民飞机大战”游戏。半个小时过去,两人没说一句话,甚至连眼神交流都没有,只在临走时,母亲说了句“儿子走吧”。
材料五
2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3.材料三中家长们认为给初中生配备手机的利、弊各有哪些
24.材料四、材料五折射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25.综合所有材料,你能为材料三中网名为“小燕子”的家长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呢
六、填空题
26.用“/”画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7.下列句子横线上该填的词语顺序最合理应是______。
世界屋脊上的 ,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一条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1)晶莹的湖泊 (2)大漠(3)奔腾的江河 (4)雪岭 (5)数不清的珍禽异兽 (6)草原 (7)冰峰
28.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ù_____立 依傍_____ líng ding________ 酒酿_______ 忍俊不jīn______ bèng_____溅 琼______浆 宗璞______ 盘虬______卧龙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C
6.B
7.A
8.D
9.A
10.(1)悲欢离合
青梅竹马
(2)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张继 枫桥夜泊
11.驻足徘徊,做出选择,义无反顾,回顾往事。
12.C
13.A
14.B
15.D
16.D
17.(1)况且把泥土石头放置到哪里呢?
(2)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8.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诗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19.A
20.D
21.A
22.①智能手机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②在中国,“触屏时代”已经到来;③近两年来初中生的智能手机拥有率大幅提高;④几乎每个初中生都有一部智能手机;⑤走读生的智能手机拥有率高于住宿生;⑥住宿生的手机拥有率比走读生增长得快。
23.利:①方便查找资料、拍照、录视频与外出联系;②做家庭作业方便。弊:①耽误学习,成绩下滑;②视力下降,身体虚弱,给健康带来危害;③容易造成攀比;④让性格变得孤僻。
24.①很多家长沉迷于手机,不关心孩子;②沉迷于手机致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减少;③沉迷于手机致使亲情越来越淡薄。
25.①“触屏时代”已经到来,家长要从心理上接受“孩子可以拥有一部手机”的事实。②臧少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多与别人交流。③帮助孩子增强自控力树立理性使用手机的意识。④培养孩子的文体兴趣,转移注意力,多进行户外活动。⑤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沉迷于手机。⑥可以给孩子配备两部手机,一部智能机,一部老人机。
26.(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7.⑺⑷⑵⑹⑶⑴⑸
28.伫; bàng; 伶仃; niàng; 禁; qióng; 迸; pú; qi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