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诗选》中,《北方》《鱼化石》《镜子》均为艾青同一时期的作品,这时期的作品抒发了诗人的赞美与歌颂的情怀,诗情深沉,诗意警策。
B.《朝花夕拾》在文体上别有创意,小说笔法与随笔韵致交融在一起,在现代散文创作中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成就。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创作的,其中保尔这个英雄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向善向美。
D.《傅雷家书》中,傅雷主要以自身经历为例教导儿子,传达了他对儿子深厚的爱。
2.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只是
B.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一样.
D.才美不外见 外见:外面看不见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炭翁》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B.《卖炭翁》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诗歌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通过对屋破着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强(qiáng) 学(xué)学半 讲信修睦(mù) 不知其旨(zhǐ)
B.嘉肴(yáo) 男有分(fēn) 教学相长(zhǎng) 不必为(wèi)己
C.弗(fú)学 有所长(zhǎng) 选贤与(jǔ)能 好逸恶(wù)劳
D.兑(duì)命 尘埃(āi)也 天下为(wéi)公 矜(jīn)寡孤独
5.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D.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故人不独亲其亲
A.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二、综合性学习
7.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
(1)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
(2)“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
(3)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三、语言表达
8.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_________家、_____家和_____家_____(人名)。他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2)“说”是一种文体,可以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但都是为了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马也(这) B.食之不能尽其材(吃)
C.执策而临之(马鞭) 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B.安求其能千里也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C.骈死于槽枥之间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头,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突出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B.本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食马者”愚昧专横的形象。
D.最后一段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跃然纸上。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庄周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①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③曰:“周昨来,有中道④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⑤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⑥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⑦,我无所处⑧。吾得斗升之水然⑨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选自《庄子·外物》)
①贷粟:借粮。②邑金:封地交纳的租税。③忿然作色:生气而变了脸色。④中道:道路中间。⑤波臣:水里的小人物。⑥激:引。⑦吾失吾常与:我失去曾经作伴的(水)。⑧处:安身之地。⑨然:乃,就。
1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断两处)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于:________
②子何为者耶 何:________
③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活:________
④君乃言此 乃:___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②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5.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监河侯的形象特点。
16.读完本文,你受到的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六、填空题
17.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根据下面描述选择恰当的人物。
(1)他是保尔少年时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战斗中不幸被流弹打中,英勇牺牲。( )
(2)他原是一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 )
(3)他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许多温暖,后来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分手( )
A.朱赫来 B.阿尔焦姆 C.谢廖沙 D.冬妮娅 E.达雅
18.《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选自《____》。《____》,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____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___编纂的,共_____篇。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A
4.C
5.D
6.A
7.(1)传统媒体对新词(或“不雅之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意思对即可)
(2)“点赞”一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破坏了汉语的多样性。(意思对即可)
(3)示例:社会:①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监管;②新媒体对新词要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③学校要倡导阅读经典作品。(建议合理即可)
个人:①加强母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②交流时慎用新词,不用生造的晦涩的词语。③网络语言要传播正能量。(建议合理即可)
8.韩昌黎文集校注 唐 文学 思想 教育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记叙 议论 说明一个道理
9.B
10.B
11.A
12.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13.向 什么 使……活 竟然,却
14.①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
②还不如早一点到干鱼市场来找我。
15.见难不助,却用空话骗人,十分虚伪。
16.不切实际的空话无用而可笑,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17.(1)C
(2)A
(3)D
18.礼记 礼记 儒家论著 戴圣 49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