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单元拔高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单元拔高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7 18:1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拔高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只是
B.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一样.
D.才美不外见 外见:外面看不见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不知其善也 B.然后能自反也
C.故人不独亲其亲 D.故外户而不闭
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4.对《石壕吏》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老翁早已超过服兵役的年龄,但仍然要被“抓丁”,由此可见世道的混乱及横征暴敛的祸害。
B.“呼”“啼”“怒”“苦”。把矛盾的尖锐性揭示出来,表现了差吏如狼似虑的狰狞,以及老妇悲苦痛哭的凄惨。
C.诗中“更无人”与母,孙的存在,在逻辑上存在矛盾,表现了老妇的机智;不想让官吏把人都抓走。
D.一个“久”字,不仅说出这件事折腾了很久也表露出诗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酸、悲哀、无奈、同情、激愤。
5.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茅飞度江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
B.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躁呼不得。
C.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男有分(fèn) 其名为鲲(kūn) 骈死于槽枥之间(pián)
B.学学半(xuè) 讲信修睦(mù) 或尽粟一石(shí)
C.三重茅(chóng) 不知其旨(zhǐ) 才美不外见(xiàn)
D.长林梢(cháng) 教学相长(zhǎng) 大庇天下(bì)
7.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塑料袋虽小,但折射着环保的大命题。
②“一个人对待塑料袋的态度,直接反映出他的环保意识的强弱”。
③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主动限“塑”,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塑料袋消耗量,真正减少环境污染。④面对这一问题,从外卖平台到餐饮商家都负有责任。
⑤据推算,我国每周有超过3亿份外卖被送出,如果按每份外卖消耗1个塑料袋计算,就会产生3亿个塑料袋。
A.③④⑤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⑤④①②③
D.②⑤④①③
二、综合性学习
在“探字义·辨字音·悟文化”的活动中,同学们围绕“和”字开展了系列活动请在“探字义·辨字音·悟文化”的活动中,同学们围绕“和”字开展了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探“和”之义】
8.请结合对“和”字字源的解说,用自己的话说说“和”字的本义。
“和”字由“禾”与“口”组成,“禾”是“龢”的省略。
“龢”的小篆字形为,这个字极妙:左边上而像间屋子,下面是一组编钟和一个排箫的象形,表示用编钟和排箫共同演奏乐曲时,各声部的乐音虽有不同,但主调协调一致,“口”则表示人们发表言论,由此推知,
“和”的本义为:__________________
【辨“和”之音】
9.“和”字由本义引申出不同意思,由此产生不同读音。例如,表示“跟着唱”或者“依照别人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时,读作【甲】,如___①___;表示“融洽,团结”的意思时,读作【乙】,如___②___。下列注音和示例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hé①“礼之用,和为贵”【乙】hè②和颜悦色
B.【甲】hè①此唱彼和【乙】hé②“君子和而不同”
C.【甲】hè①曲高和寡【乙】hé②随声附和
D.【甲】hé①“地利不如人和”【乙】hè②心平气和
【寻“和”之用】
10.“和”是一个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字,渗透着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智慧。某同学准备以“和”为主题进行演讲,请依据他确定的“中心”对下面的演讲内容进行排序,并且为每部分内容选择相应的名言或故事作为支撑,补全下面的演讲提纲。(填写序号即可)
【演讲内容】
甲:“和”体现顾全大局、国事为重的理想观。
乙:“和”体现修身正已,推己及人的道德观,
丙:“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
【名言或故事】
A.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
B.敬则小心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
C.战国时,赵国舍人蔺和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屡次故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来廉终于醒悟,向前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
【演讲提纲】
【品“和”之美】
11.“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讲究“协调有序”“中正规矩”,这一理念在“对联”中有充分的体现。右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副住宅对联,请你完成相应练习。
(1)这副对联采用的字体是_______,这种字体给人的感觉是:_______(填字体风格)
(2)请用正楷字把这副对联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文言虚词“其”在本课中有下列几种用法:
A、作代词,相当于“它”或“它的”。
B、作副词,表示诘问语气。
C、作副词,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可能”“恐怕”。
辨析下列句子中的“其”各属于哪种情况,把对应的字母填人句子后面的括号中。
(1)其真无马邪( )
(2)其真不知马也( )
(3)安求其能千里也( )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5)策之不以其道( )
(6)食之不能尽其材( )
(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食马者
②策之不以其道
1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5.“也”字表示语气,同时暗含情感。说说文章最后一句中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飞事亲至孝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妹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阀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飞事亲至孝
(2)饰名姝遗之
(3)却不受
(4)立斩以徇
17.下列句中的“尽”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尽召诸统制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尽人皆知 D.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8.与“师每休舍”中的“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B.客舍青青柳色新
C.尔之安行,亦不遑舍 D.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19.为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21.这篇人物传记对岳飞一生的行事进行了总结,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岳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六、填空题
22.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作_____________,主人公_____________,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3.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老而无子的人。
(2)老而无夫的人。
(3)老而无妻的人。
(4)幼而无父的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D
6.B
7.B
8.“和”的本义是: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
9.B
10.①乙 ②B ③丙 ④ A ⑤ 甲 ⑥ C
11.隶书 庄重典雅 上联:天地和谐福自到 下联:家庭美满运长临 横批:以和为贵
12.B C A A A A A
13.①食:通“饲”,喂养 ②策:驱使,鞭打
14.①(千里马)只是辱没在马夫手里,和普通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②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完一石的粮食。
15.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对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统治者的批判和讽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惋惜和同情。
16.(1)侍奉(2)留给(3)推脱,推却(4)示众
17.D
18.C
19.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20.(1)皇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难道现在是武将享受安乐的时候吗?
(2)当文官不爱钱财专心为民谋利,武官不惧牺牲奋勇为国效力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
21.岳飞是一个事亲至孝、事上至忠、治军有方、关心百姓和将士的人。
2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保尔) 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钢铁般的意志 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23.(1)独(2)寡(3)矜(4)孤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