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题 单元拔高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题 单元拔高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7 18:1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拔高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且也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采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只要付出一个汉堡的钱,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那段岁月所有的心思与时间。
②就算读到后来,看天还是天,看水还是水,但我们却可以构建不一样的精神世界。
③读书和旅行一样,是灵魂在别处的一次对话。
④如何拿智商来作乐?读书便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⑤我想,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它能让你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这个世界。
A.④①②⑤③ B.⑤①④②③
C.③⑤①④② D.④①③②⑤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开始,我以为是一棵枯树。
B.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C.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D.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诬蔑(miè)  卑鄙(bì)   挑拨离间(jiàn)
B.蛮横(hèng) 赋予(yǔ) 不知所措(cuò)
C.抉择(jué) 堕落(duò) 残败凋零(diāo)
D.萦绕(yíng) 绚丽(xuàn) 含苞欲放(bāo)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决择 贴切 膏药 不修边幅 B.枯躁 趋势 剥削 风口浪尖
C.纳闷 权威 估量 阳奉阴违 D.前沿 干预 扶植 招谣撞骗
6.下列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王阳明的观点符合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B.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所以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C.由于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所以他们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不知所措。
D.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对事物的客观探索,探索的过程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
二、综合性学习
7.许巍的《曾经的你》唱到:“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已四海为家……”未来在哪里,远方在哪里?是我们经常在心里问自己的问题。为此班级组织了以“我们的未来之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班主任说了一句这样的话:“你们的未来是一张洁白的画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请你品析老师这句话。
(2)《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的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讲述与传世佳作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旨在发挥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第三期的主题词是“选择”,现摘录这期开场白的一部分如下:
……人生,总是在面临选择。站在“现在”,不会知晓哪是好的或是坏的,以及“未来”的你将会有怎样的感慨。接下来有请……
假如你班也模仿《朗读者》做一期节目,主题词是“未来”,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字数在120字以内,句式可与示例文字不同)
(3)班长在活动中以“创新成就未来”为题进行了演讲,下面是他演讲稿中的一段文字,有两处文字有问题,请结合上下文帮他修改。
创新的力量可以使一个时代成为荣耀,【A】可以使一个国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个人收获属于自己的未来。
创新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只要你有创新的想法和能力,即使你暂时比不上别人,也没关系,只要肯努力,【B】创新难道不会放弃每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吗?也许你会遇上许多的艰难险阻,但你却有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现在这个年代,没有创新的人或许活得下去,但没有创新的国家肯定会衰落。人才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创新赋予国家、社会力量。我们应该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用创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国家的梦想。
①【A】句可调整为:
②【B】句可修改为:
三、语言表达
8.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结束后,某学校团委向中国女排发了一份贺电,其中有三个词语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忙修改。
原文:在举世瞩目的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上,我们的女排儿女,奋勇拼搏,不畏顽敌,用辛勤的汗水、集体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击败塞尔维亚队,夺得金牌。在此,我们谨向全体运动员和教练员表示恭贺和敬意。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没有“假如”,哪来真知
刘根生
历史上有“杞人忧天”的故事,用以形容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担心。但从科学角度看,它不仅不是庸人自扰,而且还提出了古代天文学领域的一个大问题——天为何掉不下来?几百年来,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万有引力定律,终于弄清了这个“假如”。由是观之,没有“假如”,何来真知?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说杞人忧天是傻问题,其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这样做中止了探索和发现。当初,“骨诱导功能”欲把无生命的生物材料变成有生命的组织,被称为“怪异想法”,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没有动摇,潜心探索18年终于修成正果,用新型陶瓷仿制骨头植入人体受损部位,诱导断骨自动生长愈合,被誉为“划时代的医学材料发现”。事实上,“假如”在没有成为真知之前,差不多都是“怪异想法”。但“怪异”不等于谬误,许多时候“怪异”恰恰是“见人所未见”。
“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正成为今天不少人的生存状态。忙、急、快、躁的生活节奏,令“异想”“假如”的空气日渐稀薄。“很勤奋,但缺少想法;会考试,但不会提问”,成为不少学生的写照。科研领域有过之而无不及,项目申请也好,立项评审也好,都对“马上成功”更感兴趣。
今人不愿“杞人忧天”,无非是被眼前利益所困。在科研领域中,片面追求高成功率已是个通病。“假如”有着诸多不确定性,势必有损成功率,加之越是“划时代成果”,越需要长时间沉淀和考验,而当前科技项目周期短,要追赶时间进程,“杞人忧天”只能让位于效率优先。于是,不少研究成果沦为功利主义的衍生品,原始创新越加受阻于科研低端化和山寨化趋势。
科学研究是探索和创造,失败具有天然合理性,如果怕失败,研究只会原地踏步。当务之急,是从忙、急、快、躁中解脱出来,不被眼前功利所困。当然,“假如”不是主观臆想,而是从实际出发,在归纳和抽象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已知束缚,提出有待验证的问题,然后深入实践中寻求答案,打开另一个新天地。宽容和激励“假如”,应把握好这个基本点,以免伪科学和妄想干扰了真科学探索。
从“假如”到真知,离不开反复实证,就得多些“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求索精神。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都离不开实证,没有实证,就没有科学,“假如”也就毫无意义。法拉第提出“磁能转化为电能”的假设之后,10年间做了无数次实验,才发现和证实了电磁感应背后的规律。有些人或是因为惧怕求证过程耗时费力,或是抵制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而放弃学术操守,篡改和修饰数据以证明伪假设,这不仅会大大伤害学术声誉,也为社会埋下了巨大隐患。正因为这样,越要激励“假如”,就越需要严惩造假。
老子有言:“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处理好“有之之利”和“无之之用”的关系,激励“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严谨精神,人才的苗子才能在肥沃土壤顺利成长为科学巨匠,我们这个科技大国也才能真正崛起为科学强国。
(有删改)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文章开头写“杞人忧天”有何作用?
11.文中列举张兴栋和法拉第的例子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
1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13.读完全文,你认为“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有什么联系?试举例阐述。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修髯飘飘
汪曾祺
①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那来流传很广的水刻像,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这张水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挑战那一天留起来的。当时发誓:挑战不胜。誓不剃须。
②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裹于政治。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他是个诗人学才,一个艺术家。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他很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内容,讲得层次分明,文辞生动,引人入胜。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如同一流的演员。好几篇文章说过,闻先生讲楚辞,第一句话是:“痛饮酒,热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他就是这样开头的。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我记得他讲李贺诗。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这样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方法,当时达用的人还很少。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打满了他素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义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③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他爱用秃笔。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他原是学画的。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逸写(多半是风景),他的铅笔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
④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村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⑤后来,闻先生走下“楼”来(闻先生以前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又无反顾。闻一多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无半点渣滓的、完整的、真实的浪漫主义者。他的人格,是一首诗。
⑥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可惜罗丹早就死了。
⑦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神采。
⑧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那时抗战已经胜利。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这个铜像可以没有胡子。
14.阅读全文,概括写出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15.文章抓住闻一多的相貌特征为题,多处写到他留的胡须,有什么深意?
16.联系上下文,理解分析文中画线句子。
五、填空题
17.按照要求,改正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的错误。
“五四”青年节前夕,①为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②幸福社区举行《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③大学生周思宇演讲时虚情假意,激起现场阵阵掌声。最后,经组委会评选,周思宇同学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
(1)第①处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处标点使用有误,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处成语使用不恰当,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填空。
《最后一次讲演》一文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A
4.A
5.C
6.A
7.(1)活班主任的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学生们的未来”比喻为“洁白的画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生动地表达了他对学生们的期望和激励,期望同学们的未来之路充满创造,无限美好。
(2)【示例】未来的不可知,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面对未知,我们也许有一丝担心,但更多是对美好的期待;面对未知,我们也许有不知如何行走的踌躇,但更多的是乘风破浪的雄心。面对未来,现在应该怎样走好自己的路?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下面有请……(吻合“未来”的主题,符合开场白的设计即可)
(3) ①可以使一个人收获属于自己的未来,可以使一个国家挺起脊梁。
②创新不会放弃每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
8.①将“儿女”改为“健儿”;②将“顽敌”改为“强手”;③将“恭贺”改为“祝贺”,或删去“和敬意”。
9.没有“假如”,哪来真知?(或:没有“假如”,就没有真知)
10.①由成语故事开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作者的观点“没有假如,哪来真知”;③作为事实论据支撑文章观点。
11.列举张兴栋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假如’在没有成为真知之前,差不多都是‘怪异想法’。但‘怪异’不等于谬误,许多时候‘怪异’恰恰是‘见人所未见’”(或:“大胆假设”)。列举法拉第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从‘假如’到真知,离不开反复实证,就得多些求索精神”(或“小心求证”)。
12.示例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空气”比喻创新思维的环境和大胆假设的精神,生动地表现了这种环境和精神像空气一样平常和珍贵。示例二:这句话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异想”“假如”代指创新思维和大胆假设的精神,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简洁。
13.示例:“大胆假设”是“小心求证”的前提,“小心求证”是“大胆假设”的保证。法拉第如果不提出“磁能转化为电能”的假设,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无数次实验;如果没有10年间做的无数次实验,就不会发现和证实电磁感应的规律。可见,“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相辅相应,缺一不可。
14.示例:①爱国;②潜心治学;③个性很强;④热爱民主。
15.闻一多先生为抗战蓄须明志,胡子成为他的一个标志,作者抓住这些进行记叙描写,正好印证了先生个性极强的特点,闻一多先生的胡须体现出他的潇洒和坚毅。
16.这里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表明先生生活充满浪漫、个性刚强,都是人物性格率直爽所在,因此才称得上“无半点渣滓的、完整的、真实的浪漫主义者”。
17.“提高”改为“增强” 书名号改为引号 “虚情假意”可改为“情真意切”
18.闻一多 闻家骅 新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