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6 15:5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单元复习三 语文·新课标(RJ)第3单元 ┃ 复习重点┃复习重点┃ 1.识记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重要的文学常识。
2.了解议论性散文、报告文学、科学小品文以及科幻小说的特点。
3.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4.理解、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分析其作用。
5.学习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6.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语文·新课标(RJ)第3单元 ┃ 基础积累┃基础积累┃sè xù shì luǒ  hāo  zhǐ jí nàhé qīxìnbì 语文·新课标(RJ)第3单元 ┃ 基础积累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iān(  )默 kuī(  )探
shòu(  )猎 顾jì(  )
diāo(  )零 shěn(  )笑
niè(  )齿 móu(  )取缄窥狩忌 凋哂啮牟语文·新课标(RJ)第3单元 ┃ 基础积累3.补全下面词语。
(  )(  )自喜 (  )(  )法外
心安(  )得 不容置(  )
胸有成(  ) 一视同(  )
任劳任(  ) 莫衷(  )(  )沾 疑沾竹逍仁 遥怨  理一是语文·新课标(RJ)第3单元 ┃ 阅读理解4.根据意思,填写成语。
(1)相比之下显出不足。(     )
(2)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     )
(3)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
(4)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众目睽睽相形见绌鼠目寸光目空一切 语文·新课标(RJ)第3单元 ┃ 阅读理解 5.文学常识填空。
(1)《敬畏自然》是一篇________散文,主要使用的表达方式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课文从历史、关系、智慧三方面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呼吁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体裁是____________。说它是报告,就题材而言,它必须具备新闻的________;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而言的,它必须用文学的表现方法,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真实性议论性人与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报告文学语文·新课标(RJ)第3单元 ┃ 阅读理解 (3)《旅鼠之谜》是科学小品文,既有科学的________,又有文艺的________。作者通过旅鼠奇特的行为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喂——出来》的作者是________,本文是________小说,通过对“填洞公司”火爆生产的叙述,揭露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漠视,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污染环境破坏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准确性生动性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星新一 科幻语文·新课标(RJ)第3单元 ┃ 阅读理解6.背诵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天街小雨润如酥 绝胜烟柳满皇都语文·新课标(RJ)第3单元 ┃ 阅读理解 7.右图是中国环境标志图形,仔细观察主体部分(汉字和英文除外),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说明内容包含构成要素、造型特点及其含义,至少用上一个成语。语文·新课标(RJ)第3单元 ┃ 阅读理解[答题指导]
1.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写出图形的构成。
2.说明各构成的创意。
3.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组织语言。
[答案] 示例: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同心同德,携手并肩,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既别出心裁,又寓意丰富,耐人寻味。语文·新课标(RJ)第3单元 ┃ 阅读理解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广东人称为“回南天”。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表象。据统计,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语文·新课标(RJ)第3单元 ┃ 阅读理解 (1)“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0个字)
[答案] 二三月份,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冰冷的物体表面遇暖湿气流,产生水珠
(2)“回南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或:到处湿漉漉),能见度低(或:浓雾弥漫)语文·新课标(RJ)第4单元 ┃ 综合学习 (2)布置会场时,同学们想选用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你推荐选用哪一种?说说理由。
[答案] 示例一:我推荐悬挂中国结。大红的中国结悬挂在会场,富有民族特色,也可以烘托出会场里热闹、喜庆的气氛。
示例二:我推荐张贴一些窗花。红色的窗花,多姿多彩的图案,一定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传统文化的韵味。
(点拨:首先应写出推荐对象,写理由时应写出这种饰物的特征及会带来什么样的会场氛围。)语文·新课标(RJ)第4单元 ┃ 综合学习 (3)班会结束后,你将以校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在场的某位学者。请拟写出你采访时要提出的两个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要求角度不同)
[答题指导]
如何设计采访问题
1.采访要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问题,做到“明确对象,有的放矢”。
2.设计采访问题要“围绕中心,紧扣目标”。
3.化大为小,具体明了。       
4.讲究层次,有条不紊。语文·新课标(RJ)第4单元 ┃ 综合学习 [答案] 示例一:现在青少年不重视传统节日,流行过洋节,您对此如何看待? 示例二:国家新增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法定节日,您能说说这样做的意义吗? 示例三: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这一现象?
谢谢合作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