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典型题型专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典型题型专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27 06:3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典型题型专项
一、选择题
1.气象局人员监控记录24时气温变化,用( )统计图较好。
A.条形 B.单式折线 C.复式折线
2.下面的信息资料中,( )更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A.学校各年级的人数 B.股票的涨跌情况 C.笑笑期末测试的各科成绩
3.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 )
A.数量的多少
B.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C.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D.数据的分布情况
4.贝贝从商场一楼到四楼看了一会儿衣服,又到二楼买了一本书,听说三楼有光头强玩具,再到三楼买了玩具,最后回到一楼。下面图( )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贝贝的活动情况。
A. B. C.
5.下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 )千米。
A.5 B.2.5 C.10
6.如图是内地某工厂工人的下半年月收入统计图,请问他的月薪增涨幅度最大的是( )月。
A.8月 B.9月 C.12月 D.11月
7.要反映小华本学期数学成绩变化情况,选用( )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 D.无法确定
8.甲、乙两名同学从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外的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和行驶时间(时)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
(1)他们都行驶了;(2)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3)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4)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5)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其中,符合图象的说法有( )个。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
9.下图是2010年~2014年鹿野化肥厂产量增长情况统计图,看图填空。
(1)该厂2011年生产化肥________吨;
(2)2013年的产量是2010年的产量的________倍;
(3)2010年到2014年化肥的产量整体呈________趋势。
10.下面是红星服装店和绿光服装店2018年下半年皮衣的月销售量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填一填。
红星服装店和绿光服装店2018年下半年皮衣的月销售量情况统计图
(1)这是一幅_____统计图。
(2)从上图中看出,_____月是销售皮衣的淡季。
(3)11月绿光服装店的销售量比红星服装店多_____件。
11.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记录了一架模型飞机的飞行情况。
(1)这个统计图纵轴上每格表示( )米。
(2)这架模型飞机一共飞行了( )秒,飞行高度最高是( )米。它前( )秒是上升的,后( )秒是下降的。
(3)这架模型飞机在第15秒时的飞行高度大约是( )米。
12.某景区近几年参观人数与门票单价情况统计如下:
(1)这几年中,该景区门票单价最高的是( )年,参观人数最少的那一年全年只有( )人。
(2)2014~2016三年中,( )年门票总收入最多,是( )万元。
(3)如果2017年门票总收入比2016年多一半,则2017年到该景区参观人数达到( )万人。
13.下面是一辆汽车与一列火车的行程图表,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 )千米。
(2)火车停站时间是( )分钟。
(3)火车停站后的速度比汽车每分钟快( )千米。
(4)汽车比火车早到( )分钟。
14.一辆公交车某趟从起始站至终点站的行驶过程中乘客乘车情况如下图。
(1)起始站有( )位乘客上车,终点站有( )位乘客下车。
(2)第( )站下车的乘客最多,第( )站上、下车的乘客一样多。
(3)这辆公交车这一趟最多时载( )位乘客。
15.下图是张叔叔和李叔叔去年上半年用电情况图,仔细观察,用心填空。
①张叔叔和李叔叔( )月份的用电量同样多。
②李叔叔去年上半年月平均用电量是( )千瓦时。
16.在喧嚣的城市中,为心灵找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栖息地,这个地方便是城市书房。为了更合理地安排城市书房的营业时间,我们调查了已经营业的两个城市书房,一天内不同的时间段进入城市书房阅读的人数,根据调查情况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
(1)甲城市书房在一天内阅读人数最多的时间是( )时;乙城市书房在一天内阅读人数最多的时间是( )时。
(2)通过统计图,我们可以知道甲城市书房( )时开始营业,( )时停止营业。
(3)根据统计图,你建议城市书房在( )时间段营业比较合适。
17.如图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1)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 )℃。
(3)这个病人的体温最高是( )℃,最低是( )℃。
(4)图中的横虚线表示( )。
(5)他的体温在( )月( )日( )时到( )月( )日( )时下降得最快;( )月( )日( )时至( )月( )日( )时比较稳定。
(6)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好转还是恶化?
18.淘气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如图。
(1)淘气家旅行共行了( )千米。
(2)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 )小时,途中休息了( )小时。
(3)汽车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不包含休息时间)
三、解答题
19.暑假的一天,小李要去离家10千米的书店买书,他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走到半路,发现忘了带钱,只好又用了半个小时回家拿钱,正好遇到好朋友小王,两人玩了一个小时后,小王告辞了。小李拿了钱从家里出发,用了一个小时到达书店,他用半小时终于挑选到了满意的书,付款后用了一个小时回到家里。请根据以上的信息,将小李买书的过程用折线描述出来。
20.我国第一次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情况统计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人口(亿人) 6.0 7.2 10.3 11.6 13.0 13.7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在统计中,如果要统计全国各省市的人口总数,可以选择( )统计图进行统计,而要记录历次人口普查中人数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 )统计图。
(2)根据上表完成统计图。
(3)第( )次到第( )次人口增长最快,从第一次到第六次,我们人口增加了( )人。整体是呈( )发展趋势。
21.在一次科学实验中,双语小学某学生小丁同学记录了一壶水加热过程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并把它制作成了下面的统计图。
(1)未加热时,水温是________℃。
(2)烧开这壶水(达到100℃)用了________分钟。
(3)从第________分钟到第________分钟水温上升的比较快。
(4)如果继续加热到第10分钟,水温是________℃,请你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2.小明在装满水的玻璃瓶口放上风信子,每两天观察一次,测量芽和根的长度,并将结果制成下图:

(1)小明是第________天开始看到根的,第________天开始看到芽的。
(2)用合适的语言描述风信子根和芽的生长变化情况。
23.某村所有土地分为住宅用地和农业用地。
(1)这个村近年来围湖造田,增加了土地总面积;还进行了住宅用地统筹安排,大幅减少了住宅用地。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哪一年?
(2)2016年和2020年住宅用地分别占这个村土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从计算中你能发现什么?
24.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各题。
王丹和李建参加800米赛跑情况统计图
①请用“快”“慢”来描述王丹的比赛情况:王丹是先( )后( )。
②800米赛跑开始时,( )领先,跑到( )分钟后( )领先。( )先到达终点。
③请你根据统计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5.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雾霾天气加重,PM2.5(细颗粒物,单位:微克/立方米)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高,表示空气污染越严重。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地的空气质量较好。
(2)这一周乙地有( )天空气质量为优,甲地有( )天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
(3)根据统计的信息,你对如何保护大气环境有哪些建议?
试卷第1页,共3页
1.B
【详解】
气象局人员监控记录24时气温变化,所绘制的统计图要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故选用折线统计图,由于只统计了一个项目,只用单式统计图就可以。
故答案为B。
2.B
【详解】
A. 学校各年级的人数用条形统计图合适。
B. 股票的涨跌情况用折线统计图合适。
C. 笑笑期末测试的各科成绩用条形统计图合适。
故选择:B
3.C
【详解】
根据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可知: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及数据的分布情况.
故选C.
4.B
【详解】
由分析得:贝贝先是从一楼到四楼,呈上升趋势,停留了一段时间;然后从四楼到二楼,呈下降趋势,停留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去了三楼,呈上升趋势;最后从三楼到一楼,呈下降趋势。所以第二幅图准确描述了贝贝活动的情况。
故答案为:B
5.A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远的距离是5千米,然后从5千米的地方回到0的位置,所以5千米是最远的在路程时间图中,路程表示的是走过的路,若是回到0的位置说明是返程。
故答案为:A
6.D
【详解】
7月到8月的月薪增长(1100-1000)=100(元),增幅为:100÷1000=10%,
8月到9月的月薪增长(1170-1100)=70(元),增幅为:70÷1100≈6.36%
9月到10月的月薪增长(1240-1170)=70(元),增幅为:70÷1170≈5.98%
10月到11月的月薪增长(1300-1240)=60(元),增幅为:60÷1240=4.84%
10月到11月的月薪增长(1450-1300)=150(元),增幅为:150÷1300=11.5%
因为11.5%>10%>6.36%>5.98%>4.84%
所以11月份到12月份月薪增涨幅度最大;
7.B
【详解】
要反映小华本学期数学成绩变化情况,选用( 折线统计图 )比较好。
故选:B。
8.C
【详解】
(1)他们都行驶了,说法正确;
(2)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说法正确;
(3)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说法正确;
(4)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说法正确;
(5)乙比甲早到达目的地,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说法错误。
符合图象的说法有4个。
故答案为:C
9. 400 5 上升
【详解】
(1)该厂2011年生产化肥400吨;
(2)1000÷200=5倍,所以2013年的产量是2010年的产量的5倍;
(3)2010年到2014年化肥的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10. 复式折线 9 15
【详解】
(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这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
(2)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从上图中看出,9月是销售皮衣的淡季;
(3)11月绿光服装店的销售量40件,红星服装店的销售量是25件,
40-25=15(件)
答:11月绿光服装店的销售量比红星服装店多 15件。
故答案为:复式折线;9;15。
11. 5 30 25 20 10 22.5
(1)通过统计图可知,纵轴上表示高度,即从0米的高度经过一格到达5米,由此即可知道每格表示:5-0=5米;
(2)通过统计图可看出,飞机从0秒的时候开始起飞,到30秒的时候正好落地,由此即可知道飞机飞行了30秒;当飞机在20秒的时候,高度在最高点,即在25米的位置;它前几秒是上升的,通过统计图寻找直线上升的部分,即可知道0秒开始到20秒是上升的,之后再根据直线下降部分即20秒到30秒是高度开始下降,即30-20=10秒,后10秒是下降的,由此即可解答;
(3)通过图可知从10秒到20秒上升的高度是逐渐增加的,每秒增加的高度是相同的,算出10秒到20秒上升的高度,再除以2即可求出每5秒增加的高度,之后用10秒的高度加上5秒内增加的高度即可。
【详解】
(1)由分析可知,这个统计图纵轴上每个表示5米;
(2)这架模型飞机一共飞行了30秒,飞行高度最高是25米,它前20秒是上升的,后10秒是下降的;
(3)(25-20)÷2+20
=5÷2+20
=2.5+20
=22.5(米)
12. 2016 20000 2015 144 3.6
(1)观察折线统计图,找出这几年该景区门票最高的年份,再观察条形统计图,找出参观人数最少是哪一年;
(2)用每年门票的单价乘每年参观的人数,再判断哪一年门票总收入最多,是多少万元;
(3)先求出2016年门票的总收入,即可求出2017年门票的总收入,再除以2017年门票的价钱,就是参观的人数。
【详解】
(1)2万人=20000人
这几年中,该景区门票最高的是2016年,参观人数最少的那一年全年只有20000人;
(2)2.6万人=26000人;3.2万人=32000人;2万人=20000人
2014年:40×26000=1040000(元)
1040000元=104万元
2015年:45×32000=1440000(元)
1440000元=144万元
2016年:60×20000=1200000(元)
1200000元=120万元
门票收入最多的是2015年,是144万元。
(3)120万元=1200000元
=1200000+1200000÷2
=1200000+600000
=1800000(元)
1800000÷50=36000(人)
36000=3.6万
2017年到该景区参观的人数是3.6万人。
13. 10 5
【详解】
解答时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分析得到问题的答案。第(1)题根据统计图可知:汽车出发的时刻是7:55,行驶到15千米时对应时刻是8:20,所以用路程(15千米)除以时间(25分钟)即可;第(2)题从图中可知火车在8:00到8:10之间停站,也就是停站时间是10分钟;第(3)题可先求出火车停站后的时速,再减去汽车的时速即可;第(4)题,由图中得出信息可知汽车到达时刻为8:20,火车到达时刻为8:25,汽车比火车早到5分钟。
14. 2 9 八 六 23
(1)找出起始站对应的上车乘客数;终点站对应的下车乘客人数即可;
(2)找出下车乘客最多人数对应的横坐标即可;找出两条折线交点对应的横坐标即可。
(3)观察统计图可知,到第六站之后上车人数小于下车人数,乘客人数在减少,所以第六站时乘客人数最多,用前六站一共上车人数减去一共下车人数即可。
【详解】
(1)起始站有2位乘客上车,终点站有9位乘客下车。
(2)第八站下车的乘客最多,第六站上、下车的乘客一样多。
(3)(2+9+11+12+10+13+14)-(1+7+8+8+10+14)
=71-48
=23(位)
这辆公交车这一趟最多时载23位乘客。
15. 三 75
【详解】
①张叔叔和李叔叔三月的用电量同样多。
②(50+60+90+100+80+70)÷6
=450÷6
=75(千瓦时)
16. 20 18 8 23 10时至22时
【详解】
(1)甲城市书房在一天内阅读人数最多的时间是20时;乙城市书房在一天内阅读人数最多的时间是18时。
(2)通过统计图,我们可以知道甲城市书房8时开始营业,23时停止营业。
(3)根据统计图,你建议城市书房在10时至22时这个时间段营业比较合适。
17.(1)6;(2)37.5;(3)39.5;36.8;(4)正常体温;(5)4;7;6;4;7;12;4;8;18;4;10;6;(6)好转了
【详解】
(1)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37.5℃;
(3)病人体温最高是39.5℃,最低是36.8℃;
(4)横虚线表示正常体温;
(5)他的体温在4月7日6时到4月7日12时下降得最快,在4月8日18时到4月10日6时比较稳定;
(6)因为曲线呈现下降的趋势,则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好转了。
18. 360 6 1 72
【详解】
(1)淘气家旅行共行了360千米。
(2)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6小时,途中休息了1小时。
(3)360÷(6-1)
=360÷5
=72(千米)
不算休息,淘气家平均每小时行72千米。
19.见解析
【详解】
由分析画图如下:
20.(1)条形;折线
(2)见详解
(3)二;三;7.7亿;上升
【详解】
(1)(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在统计中,如果要统计全国各省市的人口总数,可以选择( 条形 )统计图进行统计,而要记录历次人口普查中人数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 折线 )统计图。
(2)
(3)第( 二 )次到第( 三 )次人口增长最快,从第一次到第六次,我们人口增加了( 7.7亿 )人。整体是呈( 上升 )发展趋势。
21.(1)10;(2)9;(3)6,9;(4)100,补充图如下:
22.(1)4;6
(2)从图中可以看出,风信子根的生长速度要比芽快一些,这主要是因为根的生长起步较早,而芽的生长起步较迟。不过,从第10天开始根和芽的生长速度大体就相当了,这可以从折线的倾斜程度看出来,也可以从每组两个数据之间的差看出来。
【详解】
(1)小明是第4天开始看到根的,第6天开始看到芽的。
(2)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统计风信子芽和根的长度,竖轴表示长度,横轴表示天数;折线反映不同的天数根和芽的长度以及变化情况,折线的下端对应的天数就是开始看到根和芽的天数;根据折线变化情况分析风信子根和芽生长变化情况即可。
23.(1)围湖造田发生在2019年,住宅用地统筹发生在2018年;
(2),;我能发现住宅用地大量减少。
【详解】
(1)围湖造田发生在2019年,住宅用地统筹发生在2018年;
(2)
=60÷90
=;
=50÷95
=;
>;
答:2016年和2020年住宅用地分别占这个村土地总面积的,我能发现住宅用地大量减少。
24.①快;慢
②王丹;3;李建;李建
③王丹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45米/分(问题不唯一)
【详解】
①王丹是先快后慢。
②800米赛跑开始时,王丹领先,跑到3分钟后李建领先。李建先到达终点。
③王丹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800÷5.5≈145(米/分)
答:王丹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145米/分。
25.(1)乙;(2)2;3;
(3)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粉尘主要指固体小颗粒。因此我建议:提倡低碳经济,少用劣质煤作燃料,使用清洁能源。(答案不唯一)
【详解】
(1)乙地的空气质量较好。
(2)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这一周乙地有2天天空气质量为优,甲地有3天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
(3)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粉尘主要指固体小颗粒。因此我建议:提倡低碳经济,少用劣质煤作燃料,使用清洁能源。(答案不唯一)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