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7 22:28:5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9张PPT)
三年级下册 第9课 精读引领课
《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
教学目标1.识记“屠”“苏”等4个生字,
会写“符”“兄”等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了解节日的习俗。
元日: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元日”,即春节。古人过年要燃爆竹、饮屠苏、换新桃符。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避灾。
释诗题
王安石,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给后人留下了千余篇诗歌、散文等丰富的文化遗产。《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之时所写的。
知诗人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其作品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离开家乡和亲人之后,在异乡恰逢重阳节而作的。
知诗人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读出节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读出节奏
①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②屠苏:指屠苏酒。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③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④新桃、旧符:指新桃符、旧桃符。古代新年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春联的前身。
解诗意
①忆:想念,思念。
②兄弟:指家乡的亲人。
③异乡:他乡,别人的家乡。
④异客:做客他乡。
登 高
插茱萸
放风筝
饮菊花酒
解诗意
《元日》的诗意:
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旧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解诗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独自远离他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想象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解诗意
从诗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暖”?
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的快乐。
解诗意
我知道
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这是诗人内心的“暖”: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
男生读——
这是所有中国人的“暖”: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女生读——
《元日》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情景朗读
我知道
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元日》暖!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读者内心的“暖”: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齐读全诗——
情景朗读
我知道
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元日》暖!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曈曈日,

这是千门万户的“暖”:这是如阳光普照般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齐背全诗——
元 日
王安石




情景朗读
我知道
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当诗人身边的人成群结队出去看热闹的时候,他却在——(男生读前两句诗)
当诗人看到有人约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时候,他却——(女生读后两句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情景朗读
我知道
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图诗对照
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图诗对照
我知道
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①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我知道家乡的亲人都登高远眺,到处插着茱萸,只少了我一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说你答
解诗题,知诗人;
读诗句,明诗意;
诵诗情,悟诗境。
回顾学法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读好节奏
行人:指行旅在外的人。
欲:几乎要,简直要。
断魂:比喻感伤愁苦之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知诗意
《清明》:
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纷纷,赶路的人心里更加增添了一份愁苦,简直要失魂落魄。向牧童询问附近哪儿有酒馆,牧童伸手指了指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知诗意
《清明》一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的感受?
——“欲断魂”
①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重要节日,人们或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而诗人却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难受,偏偏又淋雨,衣衫被打湿。这真是:
清明时节——(学生接)雨纷纷,
路上行人——(学生接)欲断魂。
情景朗读
①清明照例应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而此时诗人却是:(学生接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我说你答
②诗人孤身一人,在他乡赶路,偏又淋雨,衣衫被打湿,此时诗人是:(学生接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说你答
③此刻诗人自然想在附近找个酒家,歇歇脚,避避雨,饮点酒,祛祛寒,也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所以(学生接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说你答
我知道
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背一背,说一说诗中节日还有哪些习俗。
2.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
布置作业
我知道
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为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做准备。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