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2022中考生物 三轮复习 教材回归
考点精讲精练
1.1 认识生物
2022中考生物 三轮复习 教材回归
【例1】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却说它是生物;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它却不是生物。以下关于生物的基本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解析】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如:蘑菇能从小长大、母鸡生蛋等,A正确;能快速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性,B错误;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C正确;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体出汗,D正确。
B
考向2 结合常见的现象、诗句等鉴别生物的特征
【例2】(2021鄂州模拟)下列诗句中,没有描写生命现象的是( )
A.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解析】白鹭和鳜鱼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属于生命现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C正确;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生物的繁殖现象,属于生命现象。
C
【例3】(2021襄阳质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调查活动的是( )
A.全国人口普查
B.对全班同学进行身高统计
C.观察小狗的进食
D.对一块农田中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
【解析】人口普查工作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调查法,A不符合题意;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某一计划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对全班同学进行身高统计属于调查法,B不符合题意;C观察小狗的进食属于观察法,不属于调查活动;对一块农田中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属于调查法,D不符合题意。
C
1.(2021咸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B)
A.小麦在阳光下生长
B.岩洞里的钟乳石慢慢长大
C.腐烂的树桩上长出真菌
D.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
2.(2021孝感模拟)我市某湿地公园内,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以上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
B.生物能繁殖后代
C.生物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
3.我国《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自2010年起,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
人口普查应选用(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资料收集法 D.实验法
B
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温度对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将蛙受精卵分成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孵化(其他条件相同)。其实验记录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第一组和第二组形成____________。
(3)该实验每组取30个而不是1个蛙受精卵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蛙受精卵数 (个) 水温度 (℃) 孵化出的蝌
蚪数(个)
第一组 30 20 8
第二组 30 25 24
第三组 30 30 28
第四组 30 35 18
温度对蛙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
温度
对照实验
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温度对蛙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
1.(2021云南)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C
2.(2021宜昌)下列特征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具有有性生殖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
3.(2021临沂)下列语句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相符的是( )
选项 语句 生物的特征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生活需要营养
B 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排出体内的废物
C 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生长发育
D 破壳而出的幼鳄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
4.(2021衡阳)下面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海豚捕食大马哈鱼——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蘑菇能够由小长大——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D.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2021襄阳模拟)下列有关生物(现象)的实例及特征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生物都有繁殖现象
B.蜻蜓点水——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新冠病毒——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C
6.(2021常德)蜂鸟每天要吸食与体重相等的蜜浆,这体现了生命的哪一基本特征?( )
A.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B.生物具有应激性
C.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D.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7.(2021广安)下列诗句中,没有蕴含繁殖现象的是( )
A.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B.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C.梁上双飞燕,青虫喂黄嘴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
B
8.(2021潜江模拟)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危险地带
B.不管是否喜爱的生物,都要做好记录
C.见到喜爱的植物,就采集起来
D.不要伤害动植物,不要破坏它的生存环境
9.(2021恩施州模拟)我们对森林中的某种植物的数量进行调查时,若调查的范围很大,我们最好采用哪种调查方法( )
A.大体估算
B.分成几块进行调查,然后累加
C.分成几块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D.全部逐一数过
C
C
二、非选择题
10.(2021随州)实验探究题
“低头族”在当今社会中十分普遍,为研究长时间使用手机对健康的危害性,某医学研究所设计了以下实验预案,做可行性评估:
①预随机选取200名志愿者,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男、女各50名;②预设给A组每人一部相同型号的手机,让其在实验期间持续使用手机;B组每人一套国学经典,让其在实验期间持续阅读,其他条件相同;③预设在实验的1个月中,对志愿者每天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记录,方案如表:
请回答:
(1)预案的步骤①中的200名志愿者的健康状况应基本____。
该预案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实验的哪些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预案的每个实验组都选取了100名志愿者而不是1名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预案拟采用的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单选题)
A.分类法 B.实验法
C.文献法 D.观察法
(4)如果你是健康管理师,请对出现沟通障碍的人健康状况进行系统性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
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
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少误差
B
放下手机,多参加集体活动
1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
(2)“红杏出墙”后,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________的特征。
应激性
新陈代谢
(3)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的特征。
(4)“红杏出墙”后可以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
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____的特征。
(5)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
红杏属于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
繁殖
生长
生物
12.(2021湘潭)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随着我市公共绿地建设的迅速发展,枯枝落叶等垃圾不断增多,某兴趣社同学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探究,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将樟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恒温培养。
方案二:取樟树和枫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恒温培养。
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2)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方案____,
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两组实验的恒温培养过程中,方案一的甲组和方案二的丙组如果出现了大量光滑黏稠的白色物质,则可判断这是____________。
(4)生活中,我们用过的矿泉水瓶和废纸张应投入图中的____(填序号)垃圾箱里。
① ② ③
一
单一变量原则
细菌菌落
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认识生物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解读 示例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阳光下生长的小麦;捕食大马哈鱼的海豚
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猎豹追捕羚羊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破壳而出的幼鳄;蘑菇的生长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 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eq \o(\s\up7(),\s\do5(温馨提示))
1.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以上所述的全部特征。如病毒无细胞结构,也不能进行呼吸,但是它能繁殖后代,也属于生物。
2.能“生长”和“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如钟乳石可以“生长”,汽车、机器人可以运动,但都不是生物。
3.不是所有的生物呼吸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
4.钟乳石不是生物,生石花是生物;珊瑚礁不是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5.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应看其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仅具备一两个特征的不一定是生物。
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方法
(1)观察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进行观察。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观察法一般在野外自然状态下进行,主要应用于观察动植物的外形、研究动物的行为等,如要了解梅花的结构时应采用观察法。
(2)调查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调查法包括普查法和抽查法。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法;当选取的区域较大,无法一一调查时,应从整体中选取样本进行调查,即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时应做到随机取样,保证样本全面且具有代表性,样本大小要合适,以减少误差。
(3)实验法: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材料和器具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包括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
eq \o(\s\up7(),\s\do5(温馨提示))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喜好进行取舍;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要注意安全,集体行动,防止被动物咬伤。
2.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通常涉及的步骤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几个步骤。
3.科学探究的原则
(1)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A.对照组: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B.实验组:能反映实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2)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实验要控制单一变量,即除实验变量(要研究的因素)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3)重复性原则:如果实验的对象太少,或者实验次数太少,结果会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因此,往往要多选择实验对象,进行重复实验,尽可能减少因实验的偶然性所造成的误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