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生物三轮复习】4.6、4.7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材回归知识读记学案+精讲精练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中考生物三轮复习】4.6、4.7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材回归知识读记学案+精讲精练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7 21:38:53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2022中考生物 三轮复习 教材回归
考点精讲精练
4.6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4.7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022中考生物 三轮复习 教材回归
D
【解析】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④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A正确;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冲动;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耳蜗内,B正确;近视原因可能是②晶状体曲度过大,可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正确;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所以得了咽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D错误。
考向2 近视眼的形成及其预防
【例2】(2021襄阳模拟)小军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手机微信,不仅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还导致其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难以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图示中的( )
A.①角膜 B.②晶状体
C.③玻璃体 D.④脉络膜
【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因此“小军沉迷于玩网络游戏和手机微信,不仅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还导致其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难以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②晶状体。
B
C
【解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A正确。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D正确。神经元生有许多突起,数量多而短的叫树突,C错误。
C
【解析】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③→④→⑤→②,A错误;脊髓具有传导功能,它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来自人体的大部分器官的神经冲动,先是沿着脊神经进入脊髓,脊髓发出缩手的指令,然后再沿着上行的神经纤维传到大脑;脑所发出的神经冲动先是沿着下行的神经纤维传到脊髓,再通过脊神经传达到人体大部分器官,从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以当你的手偶尔碰到火或是触到针尖,手就立刻会缩回,而且缩手时并没有意识到是怎么回事,缩手之后才感觉到手疼,B错误;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是低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位于脊髓,C正确;完成缩手反射的④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所以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
A
【解析】巨人症是由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A错误;侏儒症是由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B正确;呆小症是由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导致的,C正确;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D正确。
D
2.如图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包括①和③两部分
B.①②③④组成最简单的反射弧
C.③外表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D.神经元又称为神经,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A
3.(2021麻城模拟)如图是缩手反射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1→2→5→4→3
B.3是效应器,它由4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
C.完成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元会将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到烫
D.用麻醉剂阻断2,不能完成缩手反射,能感觉到烫
D
4.(2021襄阳模拟)以下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的含量偏多会引起糖尿病
B.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
C.“谈虎色变”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
D.激素调节只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对神经调节没有影响
C
5.(2021十堰模拟)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
A.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B.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C.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建设核电站,解决燃煤发电产生废气的问题
B
【实验目的】
通过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为,使大家进一步了解酸雨的有关情况,增加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实验步骤】
(1)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成实验用的“模拟酸雨”,把“模拟酸雨”的pH控制在4。
(2)给两个培养皿编上号,1号和2号。
(3)在1号和2号培养皿内各放一张纸巾。用“模拟酸雨”将1号培养皿内的纸巾湿润;用清水将2号培养皿的纸巾湿润。
(4)分别向1号和2号培养皿中放入30粒绿豆种子(纸巾上)。
(5)将两个培养皿放到相同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定期观察,并记录。
实验11.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结论】
1号培养皿 2号培养皿
现象 种子发芽率为0 种子发芽率为100%
结论 喷洒酸雨的培养皿中,发芽率降低了,说明酸雨严重地威胁了生物的生存
常见问题剖析
(1)取材选样问题: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作为实验
对象。种子萌发既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又受自身条件(胚是活的,结构完整,度过休眠期)的影响。
(2)对照实验组选取问题: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种子要在完全相同的环境(如温度)中培养。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所选取的种子数量要一样多,且不能太少了。
(3)结果取值问题: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结果应取平均值。
【例】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培养皿 种子所处环境 萌发数
A组 取100粒小麦种子,定时喷洒清水,置于25 ℃橱柜中 90粒
B组 取100粒小麦种子,定时喷洒pH=5.5的模拟酸雨,置于25 ℃橱柜中 75粒
C组 取100粒小麦种子,定时喷洒pH=4的模拟酸雨,置于25 ℃橱柜中 0粒
(1)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若探究“酸雨”的酸性强弱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可选择________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根据A、B、C三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4)A组有10粒小麦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雨
B与C
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且酸雨酸性越强,影响越大,当酸雨的pH=4时,种子不萌发
环境影响生物
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
一、选择题
                 
1.(2021荆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神奇之处在于,我们无论是看近处还是远处、移动还是静止的目标,都能将其成像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
A.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D.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B
2.(2021襄阳)你看到一只蝴蝶朝你迎面翩翩飞来,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
A.角膜 B.视网膜
C.视觉神经 D.视觉中枢
B
3.(2021聊城)如图为人眼球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由看黑板转为看书时,结构4的曲度变大
B.当我们由光线明亮的地方进入黑暗处时,2将变大
C.6的作用是感受光的刺激,并形成视觉
D.结构4和8对光线都有折射作用
C
4.(2021云南)我国近视患者高达6亿,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可能会影响视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晶状体曲度(凸度)过小且不易恢复会导致近视
B.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C.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D.青少年缩短手机的使用时间可预防近视
D
5.(2022预测)“神州12号飞船”成功发射,青少年掀起了“争当宇航员”的热潮。作为一名宇航员,正确感受头部位置,克服眩晕感是条件之一。耳的结构中,与晕车、晕船有关的结构是( )
A.前庭、半规管 B.耳蜗
C.鼓膜、听小骨、鼓室 D.咽鼓管
A
6.(2021重庆)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有关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图中的“3”
B.晕车与内耳中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神经过于敏感有关
C.飞机起飞或下降时,咀嚼糖果可以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D.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4”进入“5”,引起中耳炎
A
7.(2021安徽)人感受外界声波的刺激形成听觉,听觉产生于( )
A.大脑 B.听神经
C.耳蜗 D.鼓膜
8.(2021云南)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耳能接受光的刺激
B.鼻对气味十分敏感
C.舌能辨别酸、甜、苦、咸
D.皮肤能感受冷、热、痛、触、压
A
A
9.(2021黄石模拟)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B.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C.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D.神经系统是由脑和它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D
10.(2021恩施州一模)如图是有关结构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A感受到针刺激后,能够传导神经冲动
B.若图中B表示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则血管a为动脉,血管C为毛细血管
C.去掉图中的A、C后,若a、b表示血管,B表示人体某一结构,则a与b中肯定有一条为动脉血管,另一条为静脉血管
D.去掉A、C后,若B表示神经元的细胞体,则b为树突,a为轴突
B
11.(2021邵阳)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一项是( )
A.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会眨眼
B.草履虫游向食物
C.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合拢
D.向日葵向太阳
A
12.(2021南充)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B.同学们完成“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活动只受到3的控制
C.若4处受到损伤,有感觉,但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D.在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5→4→3→2→1
C
13.(2021乐山)吃梅子分泌唾液是一种简单反射,它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之中。那么看到梅子分泌唾液,该反射的类型和有关神经中枢的位置分别是( )
A.复杂反射 大脑和脑干 B.复杂反射 大脑
C.复杂反射 大脑和脊髓 D.简单反射 脑干
14.(2021云南)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青梅入口,分泌唾液 B.谈论青梅,分泌唾液
C.看到青梅,分泌唾液 D.嗅到青梅,分泌唾液
B
B
15.(2021宜昌)小明在为班级足球比赛加油时,见到自己班进球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为什么会这样呢?下列解释:①该过程受激素调节,与神经系统没有关系 ②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特别兴奋 ③肾上腺会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 ④肾上腺素等能够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A
16.(2021潜江、天门调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最基本的方式
B.人遇到危险时心跳加快属复杂反射
C.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佝偻病
D.使用碘盐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D
17.(2021恩施州一模)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反应。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汗如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仅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
B.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仅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有关
C.人的听觉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在耳蜗和视网膜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
18.(2021宜昌)据报道,包括旅游景点大堡礁在内的多处珊瑚大面积死亡,多名生物学家研究原因,初步结论是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导致的。低碳生活,人人有责,以下做法你会选择哪些在今后生活中践行:( )
①多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车辆,少开私家车 ②纸张双面使用 ③关闭电视时不关闭电源; ④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⑤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
C
二、非选择题
19.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时,要按人行横道指示灯的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眼球[____]________的调节,刺激[____]_________上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急救车的“鸣笛声”刺激耳内[____]________处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____]____________形成听觉。

晶状体

视网膜

视觉中枢
6
耳蜗
I
听觉中枢
(3)无论是选择在人行横道前等候还是通过人行横道,都是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____]_______内的下行传导束(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____]___________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产生的。
(4)若某人感冒以后,病菌可能会沿[____]__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
A
白质
d
传出神经
5
咽鼓管
20.(2021襄州区模拟)最近手机短视频APP“抖音”非常流行,经常有人模仿“抖音”视频中的一些做法且沉迷其中。据报道有一位两岁女孩的爸爸盲目模仿“抖音”上的“拎着孩子翻跟头”,不慎将小女孩颈椎折断。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女孩的颈椎折断,当医生给她做神经检查时,她还能否完成膝跳反射?____;小女孩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现象,结合如图分析,这是因为脊髓的______功能受损,由___________组成的结构____(填字母)无法将冲动传达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传导
神经纤维
h
(2)长时间观看手机,会使眼睛的_______肌处于收缩紧张状态,易感到视力疲劳,且因为观看距离较近,__________曲度变大,极易形成近视;经常带着耳机听声音,时间长了中耳的_______结构会受到伤害,对外界声波感受不灵敏。
(3)看到女儿躺在病床上,女孩的家人痛苦万分、后悔莫及,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发生,你想对广大沉迷“抖音”的网友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睫状
晶状体
鼓膜
不要沉迷抖音,更不要盲目模仿危险动作(意思对即可)。
21.(2021鄂州)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资料1:人吃酸梅子时,唾液腺会分泌唾液。
资料2:凡是吃过梅子的人,再看到梅子时,也能出现分泌唾液的反射。
资料3: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人体生命活动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
__________完成的。
(2)当你看到梅子时,梅子身上的反射光线进入你的眼睛依次通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__________上形成梅子的物像。
(3)上述资料有三种现象:“吃梅分泌唾液”“看梅分泌唾液”“谈梅分泌唾液”。其中“谈梅分泌唾液”属于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反射。谈论梅子也能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过程与___________中的语言神经中枢有关。
神经元
反射弧
视网膜
复杂
大脑皮层
22.(2021怀化)福岛核泄漏事故曾经震动世界,涉事公司用海水冷却受损核设施,使用过的海水受到放射性污染,被存放在数万个巨大的储存罐里。最近涉事公司发言人宣称已能利用多种手段将核废水的放射性减弱到对人体安全的水平,计划两年后开始大量排放。世界民众普遍对此表示担忧。
某科技活动小组想利用蝌蚪间接探究处理过的核废水对人是否安全,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相同且适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处应填________________。
(2)设置B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3)实验选用100只蝌蚪,而不是1只,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组发育异常的蝌蚪数量明显高于B组,则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该公司的处理过的核废水对人体________。
(5)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有学者担心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在几年内影响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
20升核废水
形成对照
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
有害
生物圈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6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4.7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球
eq \o(\s\up7(),\s\do5(温馨提示))
1.相机的镜头(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相机的胶卷,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
2.平常,我们说的“白眼球”指的是巩膜;“黑眼球”指的是虹膜(上面有色素)。
2.视觉的形成
(1)视觉的形成线路: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经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瞳孔的调节: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得到足够的刺激。
3.近视和远视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过小) 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过短) 物像位置(视网膜前或后) 纠正方法(配戴凸透镜或凹透镜)
远视眼 过小 过短 视网膜后 凸透镜
近视眼 过大 过长 视网膜前 凹透镜
eq \o(\s\up7(),\s\do5(特别提醒))
预防近视的措施:“三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h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4.耳的结构与功能
5.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产生冲动)→听觉神经(传导冲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eq \o(\s\up7(),\s\do5(温馨提示))
1.晕车或者晕船,与半规管和前庭的过于敏感有关。坐飞机或高铁,感觉“耳鸣”,可以通过咀嚼的方式调节鼓室内的气压,维持骨膜两侧大气压的平衡,从而保护骨膜。
2.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耳蜗是听觉的感受器,可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6.耳的保护与卫生
(1)不要随便用尖锐的器物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2)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避免振破鼓膜。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神经元
(2)轴突外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3)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冲动。
(4)在一个神经元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树突→细胞体→轴突。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发射。
项目 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形成 在长期种群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先天性反射 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获得性反射
参与反射的中枢 脑干和脊髓 大脑皮层
刺激特点 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须是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变为复杂反射的刺激
时长 反射弧是永久、固定的 反射弧是暂时、易变的
适应范围 适应的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的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例子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 闻鸡起舞、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杯弓蛇影、鹦鹉学舌
(4)人类特有的反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如谈虎色变等。
2.反射弧
(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3)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才能顺利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若某结构出现问题,则出现不反射或无感觉的现象。具体分析如下表:
结构 组成结构 功能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传入神经的组织末梢 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 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
的神经元群 对神经冲动进行综合分析处理 无感觉,无效应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元 将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到效应器
效应器 运动神经元末梢及其所支配
的腺体和肌肉 对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有感觉,无效应
联系 反射弧的五个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必须保证其结构完整,才能完成反射
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1.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
唾液腺、汗腺等的分泌物都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些腺体叫外分泌腺。人体内还有一类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人体内的内分泌腺有多种,它们的位置和功能各不相同。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少,作用大。
eq \o(\s\up7(),\s\do5(温馨提示))
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作为外分泌腺,胰腺可以分泌消化液——胰液;作为内分泌腺,胰腺可以分泌胰岛素。2.四大类激素的功能及异常表现
名称 产生部位 功能
异常表现
分泌不足 分泌过多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症
成年:甲状腺功能低下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亢
胰岛素 胰岛 促进血糖的贮存和利用 糖尿病,可注射胰岛素治疗 低血糖
性激素 睾丸、卵巢 促进相应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同时激发并维持男、女第二性征
3.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1)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方式,称为激素调节。人体内的激素含量虽少,却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3)神经调节具有反应快,持续时间短的特点,而激素调节具有反应慢,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两者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eq \o(\s\up7(),\s\do5(夺分点拨))
1.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共同特征是身材矮小,但呆小症患者的智力有缺陷,侏儒症患者的智力正常。
2.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元素,当身体缺碘时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即俗称的大脖子病。
3.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若口服则会被胃、小肠中的消化液消化而失去效果,因此,应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而不能口服。
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破坏:①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②草原过度放牧,沙尘暴危害严重;③工厂的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④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随意排放,导致水华、赤潮等现象;⑤生物入侵: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2)保护:①植树造林;②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③对受伤的野生动物进行救治等。
2.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的种类:酸雨、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等。
(2)酸雨的危害:①使土壤酸化,影响植物生长;②水体(河流湖泊)酸化,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和威胁人类健康;③危害植物的芽和叶,造成植物成片死亡;④腐蚀建筑物等。
(3)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4)其他污染对生物的影响:①排入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接触人体,可能会增加基因突变概率,诱发癌症;②含汞、镉、砷的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中、土壤中,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③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生存危机。
3.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沙尘暴等,我们应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3)垃圾分类处理。
(4)绿色出行,减少废气排放。
(5)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从自我做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