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生物三轮复习】7_3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教材回归知识读记学案+精讲精练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中考生物三轮复习】7_3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教材回归知识读记学案+精讲精练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7 21:45:31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2022中考生物 三轮复习 教材回归
考点精讲精练
7.3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2022中考生物 三轮复习 教材回归
A
B
B
B
2.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来看,地球上现存物种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
A.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B.鸟类和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A
3.达尔文在马达加斯加群岛上发现有许多无翅或残翅昆虫。以下对这一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控制无翅或残翅这种性状的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
B.与正常翅相比,无翅或残翅都是不利的变异
C.海岛上无翅或残翅昆虫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昆虫的无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
B
17.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领悟到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材料器具】一张0.8米×0.8米的彩色纸(或布),100张各种颜色的小纸片(小纸片的颜色代表某种动物不同体色的变异类型)。
【实验过程】
1.组长在桌子上展开彩纸,作为生物的“生活环境”,并检查小纸片,记下纸片的颜色和数量。
2.“捕食者”背对桌子,组长将小纸片均匀地撒在彩纸上,不要使小纸片粘在一起。
3.“捕食者”每转向桌子一次,快速选一张小纸片(只用眼睛判定它的位置),把他拿出来放在另一只手中,然后继续转身选取,直到大彩纸上只剩下25张小纸片为止。
4.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小纸片的数目。
5.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3个后代,且体色与自己的相同。在每个“幸存者”下面放上3个从老师那儿拿来的备用小纸片。
6.将“幸存者”和它们的后代充分混合,重复上述的第2~5步,重复至少4次。每轮开始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
【实验结论】颜色与“生活环境”相似的“幸存者”数目最多,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注意事项】
1.组长是监督员和记录员,4名组员作为“捕食者”,小纸片是“捕食者”的“猎物”,彩纸的背景是“捕食者”的生活环境。
2.在实施“捕食”过程中,不要事先观察小纸片的位置,也不要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
【例】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做了模拟探究。
1.作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3.实验步骤如下: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④重复③步骤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A:第三代中________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________昆虫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__非常相似__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
灰色
自然选择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一、选择题
                 
1.(2021张家界)推测是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
A.米勒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
B.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陨石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D.目前在其他星球上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C
2.利用你所学的知识。下列说法最科学的是( )
A.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豚、鲸、海豹,虽然生活在水中,但它们胎生、哺乳,体温恒定,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类
B.化学进化学说已经得到实验的证明,是关于生命起源最科学的说法
C.现在的杀虫剂用一段时间效果不好,都是生产质量越来越差的缘故
D.在分类单位中,同门不同纲的生物比同科不同属的生物相似性多、亲缘关系近
A
3.(2021齐齐哈尔)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
B.生物由陆生向水生进化
C.人类的祖先是黑猩猩
D.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
4.(2021长沙)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比较鲸和鹰的骨骼形态及排列,可推测两者( )
A.运动方式相同
B.食物来源相同
C.有共同的祖先
D.生活环境相同
C
5.(2021阳泉)科学家从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出一些来自古细菌的DNA片段,而这些DNA片段所包含的某些基因已被发现存在于真核生物中,这说明古细菌( )
A.将来一定会进化成真核生物
B.和真核生物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C.和真核生物在地球上是同时出现的
D.和真核生物是同一类生物
B
6.(2021怀化)如图是部分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其中爬行动物对应的数字标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7.如图表示几种动物类群的进化关系,分析错误的是( )
A.最先出现的动物类群是甲
B.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C.丁和戊都是由乙进化来的
D.丁的结构比乙复杂
B
8.(2021黑龙江)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从低等到高等 B.从水生到陆生
C.从体型小到体型大 D.从简单到复杂
9.(2021襄阳模拟)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
A.大量繁殖
B.用进废退
C.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
C
C
10.(2021包头)澳洲为控制野兔数量,引入一种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野兔死亡率提高,随着时间推移,野兔死亡率逐年降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野兔对该病毒的抗性是不可遗传的
B.病毒和野兔是寄生关系
C.病毒对野兔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D.引入病毒前野兔群体中就存在能抵抗该病毒的个体
A
11.(2021恩施州一模)枯叶蝶飞行过程中身体呈鲜艳的黄色,便于吸引异性,降落后的体态和体色像一片枯叶,这在生物学上叫拟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枯叶蝶为了应对敌害产生了拟态的变异
B.枯叶蝶拟态的形成不能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C.在进化过程中,天敌对枯叶蝶的不同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
D.在进化过程中,枯叶蝶产生的后代一定是适应环境的
C
12.(2021荆门)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刚开始杀菌效果非常好。随着青霉素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逐渐增强,青霉素的使用剂量越来越大,而杀菌效果却越来越弱。如今,青霉素正淡出历史舞台,被其他抗生素所替代。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细菌为了适应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长期使用青霉素,刺激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在青霉素的选择下,具抗药性的变异细菌更易生存,导致抗药性细菌比例逐渐增高
D.青霉素的药性不稳定,长期使用过程中慢慢失效了
C
二、非选择题
13.(2022预测)历史上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的大气成分变化可能较小,而现在它们的大气中都没有游离氧,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由此推断,原始地球空气成分和木星、土星上的大气成分类似。1953年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验。米勒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气,通过放电和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米勒实验属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对照实验”或“模拟实验”)。
(2)米勒实验装置中大容器内模拟了____________的成分,它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主要不含_______。进行火花放电模拟________,主要为该实验提供_______。
(3)米勒实验装置中煮沸的水模拟了____________,冷凝后获得了氨基酸,氨基酸合成大分子__________。
(4)通过这个实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米勒的实验,部分学者提出了化学起源学说,他们认为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原始大气(无机小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生命。
(6)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生命起源于______________里。
模拟实验
原始大气
氧气
闪电
能量
原始海洋
蛋白质
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有机小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原始海洋
14.如图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进化树根部的“?”所指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
(2)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甲、乙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____。
(3)主干甲中,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___。主干乙中,叶又小又薄,对有毒气体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的是植物类群____(选填“A”或“B”);在生殖方式上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
(4)细菌与图中的变形虫同属于单细胞生物,两者在细胞结构上最大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与图中所有生物相比,结构特点是病毒没有_____________。
(5)该进化树中呈现了多个不同类群的生物,每一类群又都包含了多种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_多样性。
(6)由图可知,生物不断地进化遵循的发展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始生命

胎生、哺乳
A
用种子繁殖
细胞结构
生物种类
从水生到陆生
15.(2021宜昌)生物从无到有、到如今种类繁多,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该过程中进化与适应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请作答:
(1)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它们汇集到原始海洋中经过漫长岁月才形成原始生命,最终进化成现在的生命,其中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____。
(2)关于进化的原因,以洞穴生活的墨西哥脂鲤盲鱼(如图)种群出现为例说明:脂鲤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它们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___________。脂鲤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变异是___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正常脂鲤遗传时变异产生了盲鱼,而盲鱼在洞穴生活中是有利变异更容易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最终形成新的种群。
有机物
森林古猿
生存斗争
不定向
(3)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_____________,在现存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习性
因为这些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5)生物通过____________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而生物的进化又使得生命不断发展。从“进化和适应观“来说,你如何看待现在紧张的学习和生活?(答一条)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应该努力学习,争取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文化、生活技能,等等,合理即可。
生殖和发育
16.(2021大同)中国古动物博物馆是一座介绍史前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的国家级博物馆,展现了各类群动物的丰富化石,清晰的勾勒出脊椎动物的发展。根据图中各类脊椎动物的化石,回答问题:
A.骨鱼类化石 B.石格尼蛙化石
C.淡水恐龙化石 D.石孔子鸟
E.猛犸象化石
(1)图中化石反映了动物类群由海洋向陆地进化,并不断征服陆地的过程。这些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断进化。
(2)上述形成化石的动物中,真正开始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是从化石[____]开始,原因是此类动物的______________不受水的限制。
(3)石孔子鸟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现代鸟类特征最接的古鸟类。大部分现代鸟类能够飞行,体现了生物结构与功能的________性。
遗传
变异
自然选择
C
生殖发育
适应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3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米勒实验
(1)甲烷、氨、氢气等气体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电极放电模拟闪电;将蒸馏水煮沸的原因是产生水蒸气;冷凝器冷却模拟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
(2)实验结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能够合称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2.生命起源的过程
生物进化的历程
1.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2.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无脊椎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2)脊椎动物:古代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4.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 生物进化的原因
(1)保护色的意义是能够有效地躲避敌害,猎捕食物,保护生命。
(2)自然选择的关键在于:环境选择了生物产生的有利变异,并得到积累。
(3)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环境、生物种内、生物种间的斗争。
2.自然选择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3.人工选择能加速生物演变历程。保护色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一种方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