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交代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7《鱼游到了纸上》。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回忆一下,课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抽生回答。
相信下面这个填空题能帮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作者在( )观鱼时,发现了一位( ),他( )看得非常专心,使鱼游到了心里,( )画得活灵活现,高超的画技让鱼游到了纸上。
教师小结: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都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抓住这些要素,用自己的话把他们连接起来,就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叫要素归纳法。
师: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进课文,感受青年的精神风貌,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说说青年是怎样一个人?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2.课件出示默读要求。
这是一位( )的青年,我是从( )读出来的。
3.学生自读,在书上勾画批注。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重点指导。
(1)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画技高超)
什么叫“工笔细描”?请读有关句子。
什么叫“挥笔速写”?请读有关句子。
师:(出示金鱼图)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幅国画金鱼图。(指着金鱼身上的鳞片)来,我们以手代笔先来工笔细描一下。(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做动作)你看,这细细的鳞片,需要我们慢慢地画,细细地画,一丝不苟地画,这就是工笔细描。(指着金鱼的尾巴)现在,我们再次以手代笔,来挥笔速写一下。(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快速地挥动手指)一笔,两笔,三笔,你看,这鱼尾巴就画好了,金鱼的动态被画出来了,活灵活现的金鱼就出现我们的面前了。这就是挥笔速写。现在我们把词语放回到句子中读一读,体会它们的不同。(在教师手势的引导下,师生配合朗读,读得有轻有重,有快有慢)
师:读得真好!你们听出来了吗?用笔有轻有重,速度有快有慢,线条有粗有细,颜色有浓有淡,这就是它们的不同。(教师手势引导,学生分组配合朗读)
师小结:青年高超的画技让围观的人纷纷夸赞,这就是(板书:鱼游到了纸上)。你
还积累了哪些描写人物高超画技的词语?生回答后课件出示齐读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炉火纯青 出神入化
活灵活现 呼之欲出
神来之笔 神乎其神
(2)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他常常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各位,你们是否留意过这个词?每个星期天?谁留意过,什么叫每个星期天。
师:是这样吗?我们去看一看。谁愿意做青年?好,你来!一位,两位,三位,四位,就你们四位。你们都说他每个星期天都在玉泉边,那么青年都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来观鱼呢?
学生设置情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来到茶室的后院,看见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春天过去了,夏天到了,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又看见——
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又来到玉泉,又看见——
秋天过去了,冬天到了,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还来到玉泉,还发现——
师:孩子们,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那位青年就这样静静地看,呆呆地看,中断过吗?他放弃过吗?这叫怎样的看?这叫怎么样的看?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板书,指导感情朗读,教师小结:这样全神贯注地看,聚精会神地看,持之以恒地看,坚持不懈地看!他在观察什么呢?他不累吗?不苦吗?(生回答,师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三、理清关系,升华情感
1.“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清楚了,“鱼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现在谁能运用学过的关联词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生:先在心里深深记住鱼是怎么游的,才能画好金鱼的动态。所以游到心里是原因,游到纸上是结果。 生:如果鱼不光游到心里,就不能把金鱼画得那么生动,小姑娘就不会说鱼游到了纸上。 生:青年经过反反复复地看,有了金鱼生动的形象,才能有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 2.师小结:对“游到了心里”是“游到了纸上”的基础和原因,一个先字点明了“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的关系,要把鱼画活,画像,必须先仔细观察,使头脑中金鱼的形象鲜明、生动、深刻,呼之欲出。“游到了纸上”是“游到了心里”的结果。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在“游到了纸上”,是聋哑青年长期认真看鱼,刻苦练习画鱼的结果。
四、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1.师: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人的方法,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2.课件出示文中句段,学习写人的方法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出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流动。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3.欣赏精彩片段,感受人物描写方法。
我有一个妹妹,今年一岁。她很活泼,也很可爱。每次,人家问她眼睛在哪里,她就把眼睛眯得很小;问她鼻子在哪里,她就把鼻子摸一摸;问她嘴巴在哪里,她就把舌头伸出来,非常好笑。
这下可把她弄火了。只见她脸涨得通红,眉毛皱紧,想哭,但又没哭,只是把头颈一伸一缩的,过了不多久,又呼呼大睡了。
我的表弟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他胖乎乎
的红脸蛋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黑黑的眉毛下,长着一对水灵灵的大眼。腰间经常系着一根小皮带,显得格外神气。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小胖子”。
4.妙笔生花。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课件出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一位老爷爷( );一个小伙子( );小朋友( )。提示:从这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人物来写一写,如果能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那就更棒了!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超市:(二三题选做)
(1)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并背诵。
(2)留心观察自己同学,抓住特点写一段话。
(3)用一两段话写写自己学了本课后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