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7 08:5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检测题(一)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土地改革完成,三大改造完成
2.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企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D.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事件是( )
A.《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C.1978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全党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凤阳县小岗村考察时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小岗村民“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成为哪一政策的雏形( )
A.平均地权 B.耕者有其田
C.农业合作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我国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B.计划经济体制的废除
C.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D.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6. 1978年5月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实行奖金和计件工资制度。此后,又恢复了稿费制度。这些措施的实施( )
A.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对突破固有体制进行了尝试
C.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7.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A.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人了活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8.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阶级斗争为纲 B.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9.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时说:“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盖房子几天就是一层,一幢大楼没有多少天就盖起来了。”这里的“兴旺发达”主要得益于(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C.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D.开放内地省会城市
10. 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说,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决定在上海浦东建立(B)
A.经济特区 B.开发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开放区
11. 以下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格局是( )
深圳 青岛 镇江 兰州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12.下列发生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②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③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13.下图是1993~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14.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15.在这一段段艰难探索的岁月中,有过很多重大的会议。它们是党的领导集体共同智慧的结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发展方向。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共同主题是( )
A.建设经济特区问题 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四个全面”战略部局 D.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
16.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1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18. 2018年,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2012年增长90.9%,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比2012年提高0.21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
A.建成独立自主工业体系 B.脱贫攻坚战略取得突破
C.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D.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9.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坚持( )
A.对外开放政策 B.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
C.新发展理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 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联中,体现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的是( )
A.伟大复兴中国梦,绿色发展新画卷
B.九二共识促交往,两岸关系谱新篇
C.两次回归洗国耻,一国两制载史册
D.火树银花不夜天,五亿人民展欢颜
二、综合题(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为了吃饱肚皮,安徽风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
材料二 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材料三 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判断,该事件后来促成了中央政府哪项有关农村的改革措施?说说给中国带来的变化。(2分)
(2)分析材料二统计表回答,深圳国内生产总值(CDP)和人均CDP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强国富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2分)
(4)通过上述材料你应该懂得什么样的道理?(1分)
22.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的大幕在中国徐徐拉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首先强调一定要解放思想,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邓小平强调了什么问题的重要性?据此,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了什么指导方针?
材料二 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解放了久为落后制度所束缚压制的生产力,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实际上,中国的改革还只是走在半途,它在二十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摘编自吴敬琏《重启改革议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哪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这一发展目标?
材料三 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建设经济特区到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3)被称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一城市?我国建立经济特区有何重要作用?我国对外开放“走出去”是指2001年我国加入哪一组织?
材料四 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D 6.B 7.B 8.B 9.A 10.B
11.B 12.D 13.D 14.B 15.D 16.D 17.C 18.C 19.C 20.A
21.(1)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1分)(2)变化:1980年,深圳的GDP和人均CDP在4个一线城市中均居末位,但到2017年,CDP居第三位,人均GDP居首位。
主要原因: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答实行对外开放或实行改革开放亦可)
(3)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道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2.(1)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
(3)深圳;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
(4)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