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其预防的方法。
4.关注眼睛的卫生保健。
1、想一想,议一议
假如这是你在用餐,你会看到饭菜的颜色和形状,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味道,手指也能感觉到饭菜的温热,当然,你还能听到周围其他同学说话的声音。你能说出上述感觉用到了哪些人体器官吗?它对我们用餐有什么样的意义?
看到
视觉——眼
闻到
嗅觉——鼻
尝到
味觉——舌头
触觉——皮肤
手指感觉到
听到
听觉——耳朵
眼球
观察活动1:
观察自己的左右前后桌,能看到眼球的哪些基本结构?想一想我们常常说的翻“白眼”属于哪个结构
巩膜
虹膜
瞳孔
(黑眼珠)
(白眼球)
角膜由于完全透明,很容易被忽视
眼球的结构
角膜
瞳孔
虹膜
晶状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视神经
玻璃体
睫状体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一、眼和视觉:
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外膜
角膜:透明,可透过 。
巩膜:'白眼球'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中膜
虹膜:有色素,中央的瞳孔(光线通道)。
睫状体:能调节 曲度。
眼球壁
内膜 视网膜:许多感光细胞。
内容物
晶状体:像 ,能折射光线(主要)。
玻璃体:支撑眼球壁,能折射光线。
脉络膜:含血管和色素,提供营养,形成“ ”。
光线
晶状体
暗室
双凸透镜
视觉的形成过程
瞳孔
物像
视网膜上的像是正像还是倒像?
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视觉形成的过程:
视网膜
倒像
思 考
一位病人车祸之后就失明了,但是经检测他的眼睛结构完好,为什么看不见了呢?可能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视神经被损伤,或者大脑的视觉中枢被破坏
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眼球的完好
视神经没断
大脑正常
观察比较:
1、猫的眼睛在亮处和暗处有什么不同?
2、人的瞳孔也能这样吗?
---瞳孔---
明亮(左)黑暗(右)
瞳孔变大
瞳孔变小
瞳孔的变化与光线强弱关系
瞳孔变化:亮小暗大
外界光线较强时
外界光线较弱时
1.地震后从废墟中救出幸存者,为什么要遮住他的眼睛?
幸存者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瞳孔扩大,不遮眼,阳光会伤害他的眼睛。
2.警察可以利用瞳孔的变化。使用能发出强光的特殊炸弹使歹徒暂时失明
眼球晶状体的变化与物体远近的关系
看近处时,睫状体收缩,晶状曲度 度 ;
看远处时,睫状体舒张
晶状体曲度 。
晶状体变化与物体远近的关系:
变大
变小
近大远小
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晶状体;
光圈相当于瞳孔;
胶卷相当于视网膜。
视网膜
(控制光线)
光圈
胶卷
(感光)
镜头
(调节物距)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视力正常
近视
矫正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
远视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
远视
小结: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
近视 远视
晶状体曲度
眼球前后径
物像落在
矫正配戴
过大
过小
过长
过短
视网膜前方
视网膜后方
凹透镜
凸透镜
三要
保护视力,
预防近视
四不要
色 盲
测测你的眼睛
知识拓展
红绿色盲:看到是45
正常人群或者色弱人群:看不见任何东西
正常看应是一幅“牛”的图案,如看到的是一头“鹿”,就有可能是色盲或色弱
练一练:
1、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
A、角膜 B、瞳孔 C 、晶状体 D、玻璃体
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3、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D
C
B
4、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 )到达视网膜。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C
5、眼球中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A、角膜 B、晶状体
C、巩膜 D、虹膜
6、从暗室走到阳光灿烂的地方,瞳孔的变化是
A.由大到小;
B.由小到大;
C.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D.无法确定。
B
A
7、下图是李红的眼球成像图,请问她的眼睛患什么病,应配戴什么镜?
A、近视眼,配戴① B、近视眼,配戴④
C、远视眼,配戴② D、散光眼,配戴③
B
8、某视力正常的同学,当他站在站牌候车时,先是看到一辆汽车停在远处,然后朝他迎面驶来。下图中的能正确反映该同学在注视汽车过程中眼球晶状体曲度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
A
第二课时 耳和听觉
学习目标
1、描述耳的结构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人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
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居第二位。
9
8
7
6
4
5
3
2
1
二、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耳的结构
听小骨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咽鼓管
鼓室
鼓膜
外耳道
耳郭
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将手作杯状放在耳后,会感觉声音变响。
耳郭
耳郭
外耳道
外耳道约长2.5~3.5厘米,传送声波到中耳。
外耳道
声波能够引起鼓膜振动,再把这振动传给后面相连的听小骨。
鼓膜
鼓膜
听小骨:(由3块听小骨构成)
传递鼓膜振动到耳蜗
鼓室
听小骨
鼓室
维持两侧气压的平衡
前庭和半规管
内有位觉感受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半规管过度敏感,微弱的刺激就能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症状。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把振动转变成相关的神经冲动。
耳蜗
一、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耳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外耳
中耳
内耳
收集声波
传送声波
将声波转变成振动
传递并发放大振动
位觉感受器
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听觉感受器
受振动刺激后转变成神经冲动
维持两侧气压的平衡
二、听觉的形成
听神经
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声波
外耳道
鼓 膜
听小骨
耳 蜗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想一想: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哪些结构受到损伤,有可能导致耳聋?
(1)鼓膜或听小骨损伤,会引起听力下降
(2)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损伤, 会造成听力完全丧失
说一说:遇到下列情况,会对听力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办?
*遇到巨大声响时……
*耳道内耵聍(耳垢)较多时……
*鼻咽部有炎症时……
三、用耳卫生和保护
*遇到巨大声响时——
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耳道内耵聍(耳垢)较多时——
不要使用尖锐的器具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二、耳和听觉
3、用耳卫生及保护
*鼻咽部有炎症时——
鼻咽部的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因此,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中耳炎。
其他的感觉器官
人体的感觉的类型
视觉(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最多)
听觉(耳从外界获得的信息量居
第二位)
触觉(皮肤感受冷、热、痛、压
等刺激)
味觉(舌辨别酸、甜、苦、咸)
嗅觉(鼻对气味敏感)
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维持自身的生存。
外界环境的感知
习题巩固:
1、如图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听觉感受器 位于( )
A、① B、② C、③ 4、④
2、某人失聪后,经检查,医生认为其耳的结构没有受到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 )
A、内耳 B、鼓膜
C、中耳 D、听觉神经和听觉中枢
C
B
3、味觉感受器(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的味道分别是( )
A、 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B、 甜、咸、苦、辣 D、麻、酸、甜、咸
4、乘车的旅客,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汽车的颠簸,感受这种刺激的结构是( )
A、耳蜗和前庭 B、耳蜗和半规管
C、前庭和半规管 D、耳蜗和听小骨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