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7 16: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专题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 B.筷子
C.手推车 D.核桃夹子
2、下列关于功率、机械效率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3、小健学习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后做出以下总结,你认为他的总结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垂直于道钉撬的把手向下压时,人的用力最省力
B. 用斜面向上搬物体时,既可以省力,又可以节省做功
C. 使用镊子时,杠杆的支点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的外侧,属于费力杠杆
D. 图中的小人若沿F2方向用力,所用的力与沿F1方向用力的大小基本相同
4、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钩码 重/N 钩码上升的 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N 弹簧测力计 上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① 2 5 1 15 66.7%
② 4 5 1.7 15 78.4%
③ 4 10 1.7 30 78.4%
④ 6 5 2.4 15 83.3%
A.数据④中,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30J
B.由数据①可知,实验所用滑轮组承重绳段数n=2
C.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的关系,可选用数据①②④
D.对比数据③④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距离有关
5、一把杆秤,当称砣缺损了一些时,用它称出物体的质量与实际质量比较是(  )
A.小了 B.相等 C.大了 D.不能确定
6、将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用绳子绕成图中的甲、乙滑轮组。使用甲、乙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为G1、G2的两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绳自由端施加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物重G1>G2,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力F1一定大于F2
B.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高
C.甲、乙滑轮组的有用功相同
D.甲的额外功与有用功的比值较小
7、利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重0.5N)提升钩码时,不能证明使用动滑轮能省力的操作是(  )
A.竖直匀速提升0.5N的钩码 B.竖直匀速提升1.0N的钩码
C.竖直匀速提升1.5N的钩码 D.竖直匀速提升2.0N的钩码
8、如图所示,所使用的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  )
A.羊角锤 B.筷子
C.开瓶器 D.独轮车
9、如图是小科同学拉水下一重物的示意图。他用竖直向下的拉力将重物从水底缓慢拉到井口,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地面对小科的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装有与墙相连的轴在它的左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右端。当物块向右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质量忽略不计的AC硬棒能绕O点自由转动,且AB=BO=OC,在B点挂一重物甲,用手给AC硬棒某点施加一个动力F恰好使硬棒在图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
(1)请画出给AC硬棒上施加一个最小的力F1的示意图及F1的力臂l1______;
(2)请画出重物甲对硬棒AC施加的阻力F2的示意图及F2的力臂l2______;
(3)此杠杆是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依据是______。
2、使用如图1所示装置匀速提升重物,分别用拉力F1、F2、F3匀速提升重物,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如图2所示,斜面长s=0.6m,高h=0.2m,用弹簧测力计拉着6N重的物体沿斜面方向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使用斜面可以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使用斜面________(能/不能)省功;如图3所示,如果增大物体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一种小型千斤顶的示意图,当手往下压动摇臂时,能把重物抬高一段较小的距离,工人在10s时间内用100N的力竖直向下压动摇臂2m,把1000N的重物匀速抬高14cm。则重物上升的速度为 ______m/s,人做的功为 ______J,千斤顶的效率是 ______%。
4、如图所示,小明用动滑轮把90N的重物匀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是60N,则小明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5、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物体重为5.4N。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若仅增加物体的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绳重及摩擦)
6、如图所示两个滑轮中,能改变施力方向的是_______(甲/乙),若滑轮重相同(G动<G物),摩擦和绳重不计,当分别用F1、F2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1_______F2,η1________η2.(选填“>”、“<”或“=”)
三、计算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350N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重力;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在此过程中,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了2m,求拉力的功率;
(4)如果人的体重为500N,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是多少。
2、如图所示是一种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其中动滑轮的质量为30kg。已知在匀速吊起600kg的建筑材料时,对绳子端的拉力为2500N。在建筑材料上升5m高度的过程中,g取10N/kg。求:
(1)建筑材料所受的重力;
(2)塔式起重机对绳子拉力做的功;
(3)塔式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3、如图所示是一台起重机在工作的示意图。现在用此起重机在1min内将把重物体G匀速提升30m,滑轮组的钢丝绳自由端拉力F为5000N。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试求:
(1)拉力做的总功是多大?
(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3)物体G的重是多少N?
4、在一次车辆故障处置过程中,拖车所用装置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为了尽快疏通道路,交警指挥拖车只用了30s时间,将水平路面质量是1.5t的故障车匀速拖离了现场。若故障车被拖离的速度是5m/s,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500N,地面对故障车的摩擦力为车重力的0.08倍。求:
(1)拉力F在30s内所做的功;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核桃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
A.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与机械功率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不一定越快,故A错误;
B.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与做功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
C.做功快的机械,说明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多,所以功率一定大,故C正确;
D.根据W=Pt可知,做功的多少与时间和功率有关,若只是功率大,但时间短做功也不一定多,故D错误。
故选C。
3、B
【解析】
【详解】
A.垂直于道钉撬的把手向下压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动力臂最大,人的用力最省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斜面向上搬物体时,可以省力,但需额外克服斜面摩擦力做功,不能省功,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使用镊子时,杠杆的支点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的外侧,此时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滑轮的特点可知,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n=2,图中的若沿F2方向用力,所用的力与沿F1方向用力的大小基本相同,都等于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解析】
【详解】
A.由数据④中可知,钩码的重力为G=6N,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h=5cm=0.05m
故可知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
W=Gh=6N×0.05m=0.3J
故A错误;
B.由数据①可知,钩码上升的距离为5cm,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为15cm,即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为钩码上升高度的3倍,故可知实验所用滑轮组承重绳段数为n=3,故B错误;
C.要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的关系,应控制其它条件不同,改变钩码的重力,故可选用数据①②④,故C正确;
D.数据③④中,没有控制钩码的重力相同,故无法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距离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
当称砣缺损了一些时,m变小,其重力mg变小;再测同一个物体的质量,力臂OA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当一定时,若m变小,那么OC必然变大,即读数比实际值要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甲、乙动滑轮上绳子股数n分别为3和2,且物重G1>G2,动滑轮重G动相同,由公式:可知:F1与F2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A错误;
CD.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相同,且物重G1>G2,动滑轮重G动相同,由公式:W有=Gh和W额=G动h可知:甲的有用功大于乙的有用功,而两者的额外功相同,则甲的额外功与有用功的比值较小,故C错误、D正确;
B.由公式可知:在额外功相同时,甲的有用功大,所以其机械效率就高,故B错误。
故选D。
7、A
【解析】
【详解】
使用如图所示动滑轮提升钩码时,若不计绳重及摩擦,绳端拉力为
F=(G+G动)
当钩码重力
G≤G动

F≥G
即当动滑轮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时,不能证明使用动滑轮能省力;因为动滑轮重0.5N,所以提升钩码重力小于或等于0.5N时不能证明。
故选A。
8、B
【解析】
【详解】
A.用羊角锤起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A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故B符合题意;
C.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C不符合题意;
D.独轮车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
对于人
G人=F支+F拉
对于重物
G物=F浮+F拉′
因为使用的是定滑轮,不计摩擦和水的阻力,则
F拉=F拉′
G人﹣F支=G物﹣F浮
F支=G人﹣G物+F浮
小科将重物从水底缓慢拉到井口:物体露出水面之前是全浸入,因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而人重和物重不变,所以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不变;从物体露出水面到刚好离开水面,因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受到的浮力变小,而人重和物重不变,所以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变小;物体离开水面上升,物体受到的浮力为0,而人重和物重不变,所以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不变;由此可知,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先不变、后变小、再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B
【解析】
【详解】
如图,长木板长为l,力F方向竖直向上,所以动力臂为l不变,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阻力)
F′=G
阻力臂为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Fl=F′l2=Gl2
所以
由此可知,当物块向右匀速滑动时,l2变大,F变大。
故选B。
二、填空题
1、 省力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解析】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阻力与阻力臂不变,硬棒静止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要使动力F1最小,则对应的动力臂应最大,由图中可知,当动力臂l1为OA时,达到最大,此时动力F1应垂直于AC向上,故动力F1及对应的动力臂l1如下图所示
(2)[2]由受力分析可知,重物甲对硬棒AC的阻力即绳子对硬棒AC的拉力F2,作用在B点,方向竖直向下;由力臂的定义可知,过支点O作拉力F2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即为力F2对应的力臂l2,如下图所示
(3)[3][4]由(1)(2)中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该杠杆是省力杠杆。
2、 省力 不能 增大
【解析】
【详解】
[1]拉力的方向虽然不同,但定滑轮实质上始终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2]使用斜面时对物体的拉力为,物体重,可见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即使用斜面能省力。
[3]根据可得,拉力做功为
重力做功为
所以,即斜面不能省功。
[4]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加物体的重力,则有用功增大,在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则机械效率增大。
3、 0.014 200 70
【解析】
【详解】
[1]重物上升的速度为
[2]人做的功为
[3]千斤顶的效率是
4、 180 75%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动滑轮有两段绳子承担物体重,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2]提起物体所做的总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 75% 增大
【解析】
【详解】
[1]由图得,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即滑轮组的拉力为2.4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提升的物体的重或者减小动滑轮的重,若仅增加物体的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6、 甲 > >
【解析】
【详解】
[1]图甲为定滑轮,定滑轮的轴不随物体一块移动的滑轮,其特点是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等臂杠杆。
[2] 图乙为定滑轮,动滑轮是轴随物体一块移动的滑轮,其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动滑轮要比定滑轮更省力,故。
[3] 动滑轮在提升物体过程中动滑轮随物体一起上升.要对动滑轮提升做额外功,而使用定滑轮提升时滑轮的位置不上升,所以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把同一个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而动滑轮需要做的总功更多,机械效率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所以图甲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大于图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故。
三、计算题
1、(1)50N;(2)87.5%;(3)160W;(4)950N
【详解】
解:(1)由图知道,n=2,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所以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2×200N﹣350N=50N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2×2m=4m
拉力做的功
W总=Fs=200N×4m=800J
则拉力做功的功率
(4)人向下拉绳子时的最大拉力等于人的重力,即
F最大=G人=500N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所以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
G最大=nF最大﹣G动=2×500N﹣50N=950N
答:(1)动滑轮重力为50N;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7.5%;
(3)在此过程中,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了2m,拉力的功率为160W;
(4)如果人的体重为500N,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力是950N。
2、(1)6000N;(2)3.75×104J;(3)80%
【详解】
解:(1)建筑材料所受的重力
G=mg=600kg×10N/kg=6000N
(2)由图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3段,即n=3,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nh=3×5m=15m
起重机对绳拉力做的功(总功)
W总=Fs=2500N×15m=3.75×104J
(3)所做的有用功为
W有用=Gh=6000N×5m=3×104J
塔式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为
答:(1)建筑材料所受的重力为6000N;
(2)起重机对绳拉力做的功为3.75×104J;
(3)塔式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为80%。
3、(1)4.5×105J;(2)7.5×103W;(3)1.2×104 N
【详解】
解:(1)由图中可知,动滑轮上有三股绳子承重,故可知拉力端移动距离为
s=3h=3×30m=90m
则拉力做的总功为
W总=Fs=5000N×90m=4.5×105J
(2)由题意可知,拉力做功的时间为
t=1min=60s
故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3)由题意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故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W有用=W总η=4.5×105J×80%=3.6×105J
由W有用=Gh得,物体的重力为
答:(1)拉力做的总功是4.5×105J;
(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7.5×103W;
(3)物体G的重是1.2×104N。
4、(1)2.25×105J;(2)7500W;(3)80%
【详解】
解:(1)由可得故障车被拖离的距离
s车=v车t=5m/s×30s=150m
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因此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ns物=3×150m=450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500N×450m=2.25×105J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地面对故障车的摩擦力
f=0.08G=0.08mg=0.08×1.5×103kg×10N/kg=1200N
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W有=fs=1200N×150m=1.8×105J
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
答:(1)拉力F在30s内所做的功为2.25×105J;
(2)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7500W;
(3)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