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明《流民图》
议一议
看完这两幅图景,同学们有何感想?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
2.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目标导学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代中后期
政治腐败
社会动荡
(1)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3)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1)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
民众百般盘剥
(2)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导致
疏于朝政
皇帝昏庸
材料一:
木匠皇帝:朱由校
木匠皇帝指的是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是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
16岁的时候即位,
在位共7年时间。
明熹宗朱由校当政时期,
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末的起义,
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
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
不把国家大事当回事,
一心沉浸在做木工里面。
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
技术十分的好,
很多的能工巧匠做出的东西都不如他。
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子、
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器,
还盖小宫殿,
所以被世人称为“木匠皇帝”。
材料二: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内阁 票拟 皇帝 批红(朱批)
司礼监
(秉笔太监)
宦官专权
魏忠贤与明末党争
东林党争是指明末东林党与非东林党之间的斗争。
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士人为主的政治集团。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等修复东林书院,
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
“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形成重大影响。朝野士绅,一时汇集,
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他们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时政等意见,
得到广泛支持,同时遭到宦官的激烈反对。
明末党争中,东林党的主要对手是齐楚浙党,
即所谓的非东林党。
万历后期,双方从大礼议事件的“国本之争”为起点,
继之以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斗争不已。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政,
人称九千五百岁,诸党争相依附之,
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又拆毁全国书院,
许多东林人物被迫害致死,朝野忠良尽去,
还殃及边防将帅,如熊廷弼、袁崇焕等。
明思宗继位后,对东林党的迫害才告停止,
但他又说:“朕御极之初,撤还内镇,
举天下大事悉以委大小臣工,比者多营私图,
罔恤民艰,廉谨者又迂疏无通。”
东林党与阉党之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魏 忠 贤
回顾所学历史,在哪些朝代出现过宦官专权的局面?
东汉末年
唐朝后期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四大权阉
主管
宦官
年号
庙号
司礼监
魏忠贤
天启
熹宗
司礼监
刘瑾
正德
武宗
锦衣卫
汪直
成化
宪宗
司礼监
王振
正统
英宗
大臣们结党营私
明神宗时 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顷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农民流离失所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情况表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明代周臣《流民图》局部
所谓流民,即指因遭受自然灾害、社会厄难抑或其他种种原因,为了避难、求生而离乡背井、流向他乡的人。流民问题古已有之,并非明代所独有。但就整个明代的流民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其形成的速度,都是古代社会空前的。
社会动荡
皇帝昏庸,疏于朝政。
宦官专权。
大臣们结党营私。
政治腐败
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目标导学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背景
材料:17世纪的中国气候处于小冰河时期,此时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恶化,天下大乱,狼烟烽起。
除了材料所说,还有哪些原因导致明末农民大起义?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面对灾荒,官府催征如故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说一说我为什么要起义?
朝政腐败,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
李自成
材料: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闯王 李自成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明末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4)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5)建立政权,以作号召。
经过
陕北起义
进军河南:
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攻克西安:
建立政权
攻克北京:
(1644年)
明朝灭亡
崇祯帝 自缢(明朝统治长达 276 年)
明末农民战争
结果:1644年4月,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末帝崇
祯自缢,明朝统治被推翻
崇祯帝自缢处
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起义经过
进军中原
攻克西安
陕北起义
攻克北京
明朝灭亡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
崇祯帝自缢(明朝统治长达276 年)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1.主要原因:明朝政治的腐败,统治黑暗
2.土地兼并严重(经济)
3.明朝中后期不断加派三饷(赋税)
4.直接原因:陕北地区天灾不断
根本原因:政治腐败
①皇帝昏庸,疏于朝政;②宦官专权;③大臣结党营私④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⑤后金的崛起,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直接原因:陕北连年大旱,爆发农民起义,李自成队伍成为主力军,最终攻陷北京,推翻了明王朝
小组合作: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目标导学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努尔哈赤
(1)建立政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
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
史称后金
(2)金明交战:后金军队
接连取胜,使明朝北
部受到严重威胁
(3)建立大清: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
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皇太极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启六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
清朝满八旗盔甲复原图
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所有女真男子平时生产,战时参加战斗,按照军事需要来组织管理整个民族。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的发展。
2.清兵入关
(1)概况:明朝灭亡以后,镇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
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兵联合夹击李自成的
军队
(2)结果: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后,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思考:皇太极改女真族名的原因
有意抹掉女真族曾臣服于明朝的历史,以表示清与明是平等的,解除了“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鼓舞士气斗志。
1
2
3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满洲兴起
大事年表
阅读思考:满洲兴起后,清统治者联合谁进入到了关内?“关”指的是哪里?清军入关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的结果有什么影响?
吴三桂
山海关
1644年,明军将领吴三桂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 ,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亲率大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
吴三桂降清
皇太极的贡献
1.建立清朝(1636年)。
2.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注意选拔人才。
3.改女真族为满洲。
综合提升
元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由两个少数名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
朝代
建国
统一各部
改国号
都城
元朝
清朝
成吉思汗
(铁木真)
忽必烈
元
大都
努尔哈赤
清
皇太极
沈阳(后迁都北京)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起义原因
口号:均田免赋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朝的灭亡
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造成的后果: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
闯王李自成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兵入关: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失败
满洲兴起(努尔哈赤、皇太极)
发展: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
明朝灭亡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C
课堂练习
2.下列局面和大明王朝中后期的政治情况相符的
是( )
①政治腐败,皇帝疏于朝政
②朝政混乱,官吏贪赃枉法
③皇室、贵族等疯狂兼并土地,致使农民流离失所
④国家财政危机深重,阶级矛盾尖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3.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