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域专题课件(共11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农业区域专题课件(共11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8 08:2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0张PPT)
教学模板PPT
xxx版 二年级上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坡度过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地形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
气候
自然条件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mm的地区,农业布局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水源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酸性土壤适宜种茶树、柑橘;碱性土壤宜种甜菜、沙棘、枸杞等)
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土层的厚度、土壤的性质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影响
土壤
自然条件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干预农业生产
政府政策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此类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交通运输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市场
社会经济条件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
扩大了农业产品的销售范围
冷藏
使单产量提高
良种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化肥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条件
机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机械
技术条件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
农场主 经营方式 面积 年收入 备注
李春风 种养结合 200亩 20万元(种田13万元+养猪7万元) 现有53户,
计划发展100户
张小弟 机农结合 200亩 20万元(农机服务4万元+种田16万元) 现在140户,
计划年增20%
总体情况:松江现有家庭农场1 206户,经营面积13.66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80%,户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
种植园农业
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
面向国际市场
单一热带经济作物
混合农业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高
主要面向市场
谷物、牲畜
商品谷物农业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面向市场
小麦、玉米
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
面向市场
牛、羊
水稻种植业
小农经营
自给
水稻
地域类型
生产规模
生产目的
生产对象
判断结论
判断依据
位置 0°~3°E 47°N~50°N
平均海拔/m 46
年平均气温/℃ 11.5
七月平均气温/℃ 20.7
一月平均气温/℃ 2.6
年均降水量/mm 780
主要农产品 小麦、甜菜、乳畜产品
东北地区 长江流域
主要粮食作物
农业地域类型
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东北地区 长江流域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农业地域类型 商品谷物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人均耕地多(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劳动力丰富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条件
甲 春季旱灾、秋季冻害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条件
甲 生长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春季旱灾、秋季冻害
乙 生长期温度适宜,雨量充足 日照不足;地形崎岖不平;土壤瘠薄
地形崎岖、交通闭塞、土壤贫瘠、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劣势
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灌溉方便、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
优势
农业区位评价
思维切入点
题型
上游地区(库区):①蓄水会淹没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②对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质和疾病的影响等
对下游及河口地区:①土壤自然肥力;②海岸侵蚀状况;③河口三角洲面积;④渔业资源等影响
不利影响
经济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
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等
有利影响
水利工程(水库)利弊评价
思维切入点
题型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地面下沉和环境污染等;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负面影响
对人口合理流动、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生产效率、科技文化发展、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对外开放程度、城市与乡村交流及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等方面
正面影响
城市化
影响
①河流流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②水运网络配套设施完善的程度等
人文条件
①地势落差;②径流量大小;③水位深浅和季节变化;④结冰期长短;⑤通航里程长短等
自然条件
河流航运条件
思维切入点
题型
对迁入地:①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②增加了环境的压力
不利
对迁入地: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有利
人口
迁移
思维切入点
题型
对迁出地:①人才外流;②劳动力减少
对迁出地:①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②缓解农村的人地矛盾;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①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②劳动力素质低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各类产业等
劣势
①自然条件主要影响农业、旅游业;②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三大产业
优势
区域发展条件
对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不利影响
①珠三角的低端制造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有利于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②有利于加强地区间的协调发展;③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的发展
有利影响
产业转移
思维切入点
题型
开矿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破坏地下水资源,部分地区出现地面下陷;煤炭发电会导致大气污染
不利影响
发挥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有利影响
能源开发
思维切入点
题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