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桃花源记 课文精讲研读(部分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桃花源记 课文精讲研读(部分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7 11:01:1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桃花源记
一、整体把握
这篇古文以冲淡凝练、虚实相生、亦真亦幻、回环曲折的笔墨,描绘出一幅自由安乐、恬静自然、美好幸福的人间生活图景。这幅图景给予后世文学极大的营养与影响。“世外桃源”一语,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至今依然彰显着蓬勃的生命力;在我国文化的衍生过程中,也一直承载着国人对远离都市喧嚣、清静自然生活的美好向往与内心追求;在当前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也彰显着东方文明特有的审美追求与社会理想。
作者意在描摹桃花源和谐美好,但文章开始于一条很长的溪流,多么神奇而又逼真——“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曲径通幽,不知走了多远;“忽逢桃花林”,又是一路烂漫,“夹岸数百步”,不知有多宽,又有多长;一路向前,在“林尽水源”之处,却被大山横阻。刚刚兴起的兴致,难免跌落,心生怅然;但“山有小口”,进入后曲折幽狭,不久便“豁然开朗”。溪流、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扫除人间一切尘杂污秽,洁净幽寂,处处显示出大自然内在的静美。这就为桃花源的出现铺垫了充分而自然的条件。
进入桃花源后,作者写得也是笔多曲致,富有波澜。先写田园风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语言极简洁,却字字真醇,韵味十足。接着写桃花源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劳作、服饰与外人无异,精神状态却是“怡然自乐”。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这个不速之客,先是“大惊”,随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听完渔人的述说,“皆叹惋”,最后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系列的变化足以见出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又可见他们对自己美好生活的珍惜,不希望外人来破坏。文章由远及近,步步深人;读者读此文,时而奇,时而喜,时而疑,时而惊……真是跌宕起伏,摇曳生姿。
即便是最后的离开,作者也决不笔墨匆忙,草草了事;而是既与前文形成相关的照应(“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又节外生枝(“处处志之”)。不仅如此,还“诣太守,说如此”。结果是“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但事情并未由此便终结,而是又生出一道波澜——“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刘子骥与陶渊明同时代的真实人物,将这样的真人写进去,奇幻的故事中又介入了真实成分,文章便又多一道曲折变化;兼之他不是太守这样的世俗人物,而是一位“好游山泽”的名士,这便又对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做了进一步的渲染与补充。但即便是如刘子骥一般的“高尚士”,也只能是“未果”,桃花源永远隐没在奇山秀水之中,留给世人永远的期盼与无尽的神往。直到此时,文章才于悠悠不尽中煞尾。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仍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着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晴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读这篇文章,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二、素养提升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方面溪水虽长,但渔人一路行来,景致奇绝,所以并不嫌其长,一路上兴致盎然,不知不觉便到了山前;另一方面通过溪水,既写出曲径通幽之感,又通过溪水之美之长,为桃源的最终出现做铺垫,让人在作者看似清浅随意的记叙中渐渐积累了对桃源的美好印象。
“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中无杂树”,我们不难想象桃花盛开的时候,漫天铺开,如火如霞,绚丽美艳的景象,令人既陶醉又震撼。“芳草鲜美”,“鲜美”二字,造语奇特,描摹生动。“鲜”重点写青草色,似乎带着大地与生俱来的蓬勃生机,丛丛芳草,碧透晶莹,绿尽天涯,望之身心俱醉。在芳草的映衬下,“落英缤纷”,飘若红雨,真是人间奇景,美不胜收。作者也正是通过层层渲染铺垫,有意识地一步步“成就”桃花源的意蕴。再如写渔人与桃花源人谈话的情景,作者只以浅淡的笔触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但这个看似简单的句子,意蕴却十分丰厚。渔人在现实世界里的见闻遭遇不是作者要重点描述的,故而只说“一一为具言所闻”。后半句“皆叹惋”只三个字,但从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渔人所说的世上情形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多么巨大:一边是混乱不堪,一边是安静自然;一边是苛捐杂税,一边是怡然自乐;一边是战乱频仍,一边是安泰谐和;……种种对比,蕴含其间。愈读而感慨愈多,意味愈深。
三、问题探究
1.《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通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文章既具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又具有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这二者在文中相得益彰,交融得天衣无缝。原本是出于想象、精神寄托的地方,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却处处落实,看似毫无虚笔。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先是“缘溪行”,“忽逢桃花林”,然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因山口很小,所以光线不甚分明,“仿佛”描绘出光线极弱、洞口若明若暗的样子。这也符合桃花源隐蔽五六百年而不为人所发现的情景。渔人离开的时候,“处处志之”,可见所经所历也是真实可感的。此外,渔人往来所坐的交通工具——船,也是日常所见之物。这一切都是人间经历,没有任何奇幻的仙界色彩。
其二,桃花源虽然美好,也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云霓气象。首先,桃花源映入眼前的图景真实可信——土地、屋舍、良田、水池、桑竹、阡陌、鸡犬等皆是人间乡村可见之物。其次,“设酒杀鸡作食”,也是丰年待客之道。再次,来到这里的原因也真实可信——“先世避秦时乱”。
其三,文章首尾设计的两位人物,都似真实可信。开篇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全文。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很肯定,似乎真有其事;结尾的刘子骥是当时存在的一个真实人物,这便更加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2、渔人在桃花林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用是什么?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具言”:桃花源之外的社会,朝代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灾难严重。
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平静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若将其内容写出来,效果有何不同?
“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的所经历和见到的种种。
此处若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6、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次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是作者笔下的虚构世界,并非真实景象。表明安宁和平、没有压迫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美好的社会罢了。
7、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的情节是否多余?
刘子骥是晋朝真实的历史人物,写他寻找桃花源,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没有成功,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暗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8、学完本文,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1)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环境幽雅,风景优美。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2)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3)是一个幸福的地方。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村民款待渔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9、如此美丽、神奇又幸福的地方,世上真的存在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渔人离开时,“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来“寻向所志”,却“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却“未果,寻病终”。
10、陶渊明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11、主题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和压迫、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东晋的黑暗统治和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及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四、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作者( ),( )(朝代)诗人。一名( ),字( ),私谥(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五、词语解释
1、缘 2、鲜美 3、落英 4、缤纷 5、异 6、欲穷其林 7、林尽水源
8、仿佛 9、才通人 10、豁然开朗 11、俨然 12、属 13、阡陌交通
14、相闻 15、悉 16、黄发垂髫 17、乃 18、具 19、要 20、咸
21、妻子 22、绝境 23、遂与外人间隔 24、乃 25、无论 26、为具言
27、叹惋 28、延 29、语云 30、不足 31、便扶向路 32、志
33、及郡下 34、诣 35、规 36、未果 37、寻 38、问津
六、能力提升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见渔人,乃大惊。 乃: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 乃:竟然、居然
B.无论魏晋。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便要还家。 要:要求
C.问今是何世。 是:表判断 处处志之。 志:记号
D.未果,寻病终。 寻:寻找 欣然规往。 规:打算、计划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正确译文是( )
A.(桃花源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不知道是汉朝还是魏晋了。
B.(桃花源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
C.(桃花源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桃花源中人)竟然连汉朝也不知道,更不用说魏晋了。
D.(桃花源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无论是汉朝,还是魏晋,他们都不知道。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第2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中人的幸福生活。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的“乃大惊”写出了桃花源中人对陌生人的到来感到惊异,显示了桃花源与世隔绝的特点。
C.一进入洞口,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境界,这就是桃花源。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
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美景和民风,表现了他的入世思想;再借渔人再次寻找桃花源未果, 表现了他的出世思想。
B. 本文最后以南阳刘子骥的经历强调了桃花源的不可得。
C. 村人叮嘱将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外界的人交往的态度。
D.作者所设想的境界只是一种小农经济的田园生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诧异) B.悉如外人(熟悉) C.便扶向路(从前的,旧的) D.便要还家(让)
4.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美景和民风民俗表现了他的入世思想,再借渔人“诣太守”寻找桃花源未果,表现了他的出世思想。
B.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C。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
D。文中也反映了作者受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但他所设想的境界,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5.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采取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语言质朴,清新自然。
B.文章为了吸引读者,多处设置了悬念伏笔。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是为下文找不到桃花源设下伏笔。
C.在桃花源出现前,作者描写桃花林的美景,作用是暗示将有“奇境”出现,为下文写桃花源的隐蔽幽深和美好作铺垫。
D.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的。
6.对课文《桃花源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选文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B.作者用“遂迷”“未果”暗示了桃花源是虚构的,不存在的。
C.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个和平富足的社会。
D.当时的社会没有阶级压迫,阶级剥削,就如桃花源一样。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所选文段出自《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人
B.文章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
C.桃花源中人与渔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D.太守遣人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说明太守也想到桃花源中去过桃花源中人的生活。
8.下列诗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作者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9.下列句中带点的字与“皆叹惋”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咸来问讯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抓住生活细节来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人物的交谈,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C.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再现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社会现实。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接,一气呵成,结构严谨。
11.下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花源人见了渔人“乃大惊”,说明桃花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了渔人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经过。
B.本文是一篇游记,记叙了渔人的行踪。
C.本文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D.桃源中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和平安宁、生活富足。
1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既具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又具有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这二者在文中相得益彰,交融得天衣无缝。原本是出于想象、寄托精神的地方,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处处落实。
B.由“忘路之远近”和“遂迷,不复得路”两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在向往理想社会的同时又清楚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C.本文作者是晋代的明,他是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
D.最后两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讯前往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意在说明“桃花源”虽是一个理想的去处,但纯属子虚鸟有,人们应该安于现状。
14.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宾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
B.桃源与外界联结的通道之期深将桃花源染得更为神秘。
C.“皆叹惋”,暗写作者对东晋黑暗朽社会现实的否定。
D.作者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引人此事,是想证明桃花源的真实性。
15、对文末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渔人所做的标志都找不到了,所以迷路了。
B.桃花源隐蔽性强,让人不容易找到。
C.虚构的故事只是一种寄托,具有无可奈何的惋惜之情。
D.现实不存在的事物自然不会找到。
16.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桃源世界是存在的,只要能远离战乱,躲避隐秘,就会有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
B.桃源世界是不存在的,表现了作者对原始社会的向往,对现实社会的憎恶。
C.桃源世界是存在的,有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情节的发生、发展与结局。
D.桃源世界是不存在的,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1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但缺乏真实感人的力量。
B.选文层层设疑,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选文不事雕饰,朴素自然,清新如画,诗意盎然。
D.选文首尾照应,意在使人确信:虚幻怪异的桃花源是实有其地的胜景。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其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19.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自然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今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量,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20.下列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指代的是渔人发现桃花源这件事
B.选文写了渔人的行除:进入桃花源一一辞别桃花源一一寻找桃花源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花源人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21.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宇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22、下列对课文《桃花源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分别指代小孩和老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B.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世外桃源”,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的,意思是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
C.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个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例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受战乱之苦。
答案:1.A2.C3.C 4.A
9课桃花源记1D2B3C4A5A 6D7D8D9C10C 11C12B13D14D15C 16D17A18D19C20C 21C2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