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5课时 精读引领课
《肥皂泡》
+《猪蹄儿灯》
教学目标1.回顾“皂”“廊”等13个字和“透明”“分裂”等1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懂的词句,品味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4.展开丰富的想象,想想泡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感受童年的快乐。
(一)复习导入,揭示主题
亲爱的同学们,还记得秦文君笔下“剃头大师”的乐趣吗?缤纷的童年就是这样的妙趣横生,今天,我们走近另外一位作家——冰心老师,一起跟随她去感受吹泡泡的快乐。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童真的歌颂。代表作品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阅读作家简介,找出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
-
廊子 若是 娇软 薄球 颤巍巍 山巅 婴儿 希望
木碗 透明 扯成 仰望 飞越 和弄和弄 蘸上
黏稠 散裂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作者主要写了关于肥皂泡的几件事情呢?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吹泡泡
做泡泡
想泡泡
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然后完成填空。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先把( )放在( )里,再( )上点儿( ),( ),然后用一支( ),( )上肥皂水,慢慢地( )成泡,最后轻轻地一( ),那球儿便从管上( )了下来,在空中( )。若用( )轻轻地( ),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先把(碎肥皂)放在(小木碗)里,再(加)上点(水),(和弄和弄),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肥皂水,慢慢地(吹)成泡,最后轻轻地一(提),那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你发现作者是怎样把做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朗读第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难懂的句子,然后想想这些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凌乱。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你如何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凌乱。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你还能想起哪些词来形容你眼中的泡泡?
你觉得泡泡们像什么?
如果把这些美丽的泡泡看成一群孩子,它们会在空中干什么?
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小溪
山村
幼儿园
美丽的肥皂泡仿佛就是作者和小伙伴们的化身,带着他们的希望和梦想,自由自在地飞翔,他们飞向蓝天,亲近明月,追逐太阳,飞跃山巅……给人们带去温暖,带去希望。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想象这些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看着泡泡们飞到墙外,你还希望泡泡们能飞到哪里去,又落到哪里去?
阅读要求:
(1)默读文章,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做好批注。如果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以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2)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猪蹄儿灯的制作过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快过年了,大人们也不愿意拂了孩子们的面子,所以最后总是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割下一块脂油送给我们。
有了脂油,再去找妈妈要一根棉捻儿,裹在脂油里,再塞进猪蹄儿壳里,一盏灯就算做成了。
最后一道工序简单多了,找一根高粱秆儿,劈开一端,把猪蹄儿灯夹紧,就算大功告成。
盼啊盼啊,除夕总算到了,天还不那么黑,我们就把猪蹄儿灯点着了,互相招呼着,一齐走到街上来。
无论是冰心老人的《肥皂泡》还是金波先生的《猪蹄儿灯》,一个个童年的游戏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年的多姿多彩和无限乐趣,希望同学们也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拥有一颗善于感受的心,能够体验到属于自己的童年乐趣!
(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