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7 15:0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盐城市滨海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学测)试题
第Ⅰ卷(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在人类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古巴比伦、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基本独立发展的多元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A. 原始农耕和畜牧业发展的局限 B. 大河与海洋阻隔了文明交流
C. 各大文明早期都呈小国寡民状态 D. 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的不同
2. “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古巴比伦王国在土地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有详细的规定。”这说明
A. 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 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C. 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D. 古巴比伦等级森严
3. 某史书记载,著名的马拉松战役英雄亚利斯泰提,以廉洁、正直著称,却被第米斯托克利以企图独裁的罪名提交公民大会审判。这反映出雅典民主的主要局限是
A. 少数人的民主 B. 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
C. 容易受全体公民情感的支配 D. 没有实行直接民主
4. 波斯帝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行政和军事长官互相监督 B. 提高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 强化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 D. 效仿中国元朝的行政制度
5.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的工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其中的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而它们最早起源于西亚的
A. 楔形文字 B. 象形文字 C. 腓尼基字母 D. 甲骨文
6、5世纪后期,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①封君封臣制度②庄园与农奴制度③王权高于教权④主要封建国家形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7. 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
A. 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 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 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8. 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该法典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唐律疏议》
C. 《十二铜表法》 D. 《查士丁尼法典》
9. “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传播宗教,从此其教徒的足迹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是
A. 大和民族 B. 中华民族 C. 阿拉伯民族 D. 日耳曼民族
10. 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体制的建立
A. 与封建庄园的形成有密切联系 B. 仿效了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
C. 标志日本初步建立中央集权制 D. 结束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
11. 他们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他们”应该是
A 玛雅人 B. 古埃及人 C. 古希腊人 D. 古印度人
12. 在中世纪的欧洲,胡椒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尤其是黑胡椒,甚至按颗来卖。如果要形容某个人富贵莫敌的话,就可以谑称他为“胡椒袋”。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A. 黑奴贸易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工业革命 D. 美洲大开发
13.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下列各项与这一变化无关的是
A. 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以蒸汽轮船的使用为前提 D. 对于美洲土著居民意味着灾难
14. 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
A. 价格革命对西欧社会影响巨大 B. 经济活动领域出现商业革命
C. 商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 D.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15. 有学者说:“一个西迁的民族成了西亚的主人,战争和杀戮使他们控制了广大的土地,东西方交流从此中断,直接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这个“西迁的民族”是( )
A. 阿拉伯人 B. 粟特人 C. 蒙古人 D. 土耳其人
16. 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这一变化
A. 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 B. 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
C. 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 D. 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
17. 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 西班牙、英国、法国 B. 意大利、法国、荷兰
C. 英国、意大利、荷兰 D.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18. 有学者指出,没有美洲的农作物,欧洲不可能有能力养活更多的人口,其热带地区不会如此之快地得到开发;没有欧洲牲畜,美洲大陆不可能以它已经出现过的那种速度被开发。该学者认为
A. 美洲与欧洲具有相互依赖性 B. 新航路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C. 新航路推动了人类文明交流 D. 美洲在新航路中的受益更多
19. 美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说,17—18世纪白银产量的1/3至1/2流入中国,白银的大量流入,满足了明中叶以来因普遍使用白银作为货币而对白银的大量需求。这一现象表明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 明朝实行了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 D. 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迅速发展
20.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该言论出现的社会根源是
A. 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 B.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D. 人文主义思想的普及
21. “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材料中的“它”
A. 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 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C. 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 D. 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
22. 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 ……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宣扬( )
A. 上帝的权威 B. 因行称义 C. 先定论 D. 因信称义
23. 马丁 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从神学角度动摇了天主教的权威
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24. 1738年版《牛顿哲学原理》一书的封面如图所示:“光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牛顿的哲学原理》)上。该封面的寓意可以解读为
A. 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使人类彻底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
B.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C. 牛顿的相对论理论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D. 牛顿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打破了封建神学的禁锢
25. 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防止“滥用权力”,他提出(  )
A. 理性主义思想 B. 分权制衡思想 C. 民主自由思想 D. 人民主权学说
26.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 唤醒了人性的复苏 B. 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C. 诠释了理性的内涵 D.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27. 钱乘旦在《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中说:“‘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这表明
A. “旧制度”是指封建君主专制 B. 工业革命标志英国新的政治制度确立
C. “被淘汰”指旧制度被革命推翻 D.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
28.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作者旨在说明(  )
A. 其他国家不具备民主制条件 B. 美国联邦宪法缺乏普遍意义
C. 政治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国情 D. 美国民主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29. 宣言声明:南方的奴隶将得到解放,一旦北方联邦军队进入叛乱区,就解除他们的奴隶枷锁。于是,他将这场内战变成了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上述材料中的“宣言”是指
A. 《宅地法》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0. 1791年至1870年的法国宪法更替频繁,共颁布过13部成文宪法,交替经历了15种不同政体,发生了“至少4次革命、2次政变和3次外国势力的干预”。这一结果取决于法国
A. 资产阶级派系林立 B. 君主派不想退出历史舞台
C.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D. 国内外敌人进行极力破坏
31. 从1835年至1850年,德意志诸国共修建了3000多英里的铁路。19世纪的政治经济学家弗里德李希 李斯特在他的作品中写道:“铁路就是一个大力士,它能将各个民族带离战争、通货膨胀、饥荒、失业、民族仇恨和无知。”他认为铁路可以成为“牢牢系住德意志民族的腰带”。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B. 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C. 战争和贫困阻碍了德国的统一 D. 铁路建设推动了德国的现代化
32. 1775年英国工人工资达到每天1克白银的水平,其棉纺织品的劳动力成本达到印度的7倍,这使得棉纺织主们尽可能减少工人数量,转而寻求其他生产方式。据此可知,英国
A.工人阶级收入增长迅速 B. 棉纺织技术创新动力增强
C.工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D.价格革命加速工业革命爆发
33. 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技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社会生产力巨大飞跃,人类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成就是
A.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B. 瓦特改良蒸汽机
C. 戴姆勒和本茨发明三轮汽车 D. 美国研制出电子计算机
34. (工业革命前)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
A.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 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C. 加速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D. 增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5. 19世纪中叶,一位文学家对英国工业城市的描述被视为“经典”。他写道:“黑色的烟从工厂的烟肉和铁路车场中滚滚喷出………如果没有煤气照明灯,工作也许要被迫停下来,因为烟和雾太大了。”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 市政能源发生质变 B. 工作节奏大大加快
C 底层民众贫困加剧 D.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36.1870年至1913年,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31.8%下跌到14%,失去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德国则从13.2%上升到15.7%。由此可以推断( )
A.德国社会制度比英国先进 B.英国丧失了大量海外殖民地
C.德国已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D.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强劲发展
37.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开采矿山、建设铁路、电厂和银行。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
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
38.《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 )
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39.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写道:“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材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
A.促进了各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B.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提供思想武器
C.有利于世界工人阶级的联合 D.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40.1871年,巴黎公社法令规定,除国民自卫军外,不得在巴黎成立或调入任何武装部队。警察局也失去了一切政治职能,变为公社随时可以撤换的工作机关,材料表明巴黎公社( )
A.实践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原则 B.创立了新型的行政体制
C.创立了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 D.注重改造旧的国家机器
第Ⅱ卷(20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两则材料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 14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相继展开,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猛烈冲击着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雕塑,我们的知识,总而言之,不胜枚举的一切都是我们创造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语言和文字也是我们创造的。越是想象,我们就越是不能不赞叹这些成果,不能不为这些成果而感到惊异……——王军、徐秀云《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摘录
第28条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祈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第45条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一个贫苦困难的人置之不顾,而使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那么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应许的赦罪,而是上帝的愤怒。
第50条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假使教皇自己知道推销赦罪符者搜刮的情形,他宁肯将圣彼得教堂焚为灰烬,也不愿意用尽信徒们的皮、肉、骨来建筑它。——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反映出他的宗教改革思想。“但是罗马教廷的人士硬说:世俗权力不是在精神权力之上,管不着它,请问这是什么基督教义?……所以我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同上
材料四 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主权者在创立政府时赋予君主的,也正是这种权利。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材料一表达了“我们”怎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思想情感与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有何相似之处?(3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马丁·路德哪些思想主张?(3分)
(3)材料四阐述了卢梭哪些思想主张?他的思想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性发明是什么?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①、②对应的核心动力分别是什么?(2分)
(3)从生产组织和世界市场两方面分别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世界的?(4分)
盐城市滨海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学测)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C A A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B D C D C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B B B C D C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B C A D D C D B D
【41题答案】
(1)表达了人类创造力的伟大。相似之处:都肯定人的价值、尊严,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3分)
(2)思想主张:揭露罗马教廷以出售赎罪券的方式搜刮财富,世俗权力高于罗马教会的精神权力,教皇及神职人员不应该掌握世俗权力(王权高于教权)。(3分)
(3)社会契约、“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思想。影响:对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利于中国从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走向民主化。(4分)
【42题答案】
(1)标志:蒸汽机的发明。 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4分)
(2)核心动力:①蒸汽机; ②内燃机 (2分)
(3)(4分)生产组织: 第一次:工厂出现;第二次:垄断组织出现。
世界市场:
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