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级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科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小题 64 分)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20 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达百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 )
经济因素 B. 养老设施
C. 气候条件 D. 婚姻家庭
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
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 第三产业发展
C. 环境承载力提高 D. 资源消耗降低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100 23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藏地区 10000 1000 4
表中信息反映出影响三地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表中“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A.警戒性 B.相对性 C.临界性 D.稳定性
(
第
1
页,共
8
页
)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 异悬殊。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 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
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
河流
气候
地形
植被
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主要措施包括当地( )
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发展农村电商
③加快农业现代化 ④加大基础教育投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农村空心化是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的“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 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的一种“外扩内空”的演化过程。与传统单纯依托需求侧发力的增长方式 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通过对供给体系结构的改革调整增加有效供给。下图为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整治空心村问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空心村”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务工人员无法融入城市 B.城乡经济的发展差距
C.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D.传统的攀比心理,回村建新房9.“空心村”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A.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B.农村人口老龄化减轻
C.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D.城市人口持续稳定增长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空心村问题对乡村发展的作用是( )
A.避免产生社会治安问题 B.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C.修缮年久失修的房子 D.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
下图是某市旧城区商业街改造前后建筑布局及功能分区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改造前,该街区商业布局的特点是( A.功能分区明确C.零星分散 ) B.功能分区不明确D.呈放射状分布
12.改造后,该街区( )
A.服务范围变小 B.居民生活不便
C.商业趋于集中 D.特色街区消失
13.该商业街的改造主要体现在( )
A.产业结构调整 B.空间格局优化
C.环境污染治理 D.交通网络变更
夜市指夜间摊贩沿街经营的场所,是城市夜间经济的组成部分。河南省开封市夜市历史悠久, 数量众多,已经成为城市的特色名片。夜市经营时间主要考虑对周边交通及居民等的影响。下图示意开封市河大东门、东苑和鼓楼夜市摊贩的日常作息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调查发现,开封夜市摊贩一般具有“短距离流动”的特征,主要考虑( )
A.个人喜好 B.客流多少 C.照顾家庭 D.经营便利
15.从夜市摊贩日常作息时间可以推测( )
A.河大东门夜市靠近主干道 B.东苑夜市距离居民点近
C.鼓楼夜市位于城市中心 D.三个夜市均管理严格规范
潮州嵌瓷,是广东省东北部沿海的潮汕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嵌瓷以绘画为基础,将各 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装饰在祠堂、寺宇和民居的外顶上,繁复绚丽(如下图),明清时期为 兴盛。嵌瓷在我国其他地区十分少见,在
东南亚却分布广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我国内陆地区宗祠建筑主要采用彩漆木雕相比,潮汕地区屋顶及室外墙体更多采用嵌瓷做装饰的主要原因是( )
嵌瓷技艺更为精湛
嵌瓷造型更为美观
嵌瓷抗侵蚀能力强
碎瓷片利用成本低
嵌瓷在东南亚分布广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气候与交通 B. 市场与政策 C. 人口与文化 D. 原材料与技术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我国东北满族传统民居的特征。早期的“口袋房”屋顶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甚至墙壁也多用树干加工后排列“砌”成;多间北房在最东一间开门,房屋形似口袋;其北屋内南、西、北三面筑有“匚”字型大土坯炕,叫作“万字炕”;烟囱安装在距墙壁半米以上的房西地面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灶屋相连。下图为满族传统民居平面示意图及其烟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早期“口袋房”建材以木材为主,主要是因为( )
A.隔热效果好 B.材料来源多
C.坚固耐侵蚀 D.建造速度快
“口袋房”形式的民居主要优势是( )
A.抵御野兽侵袭 B.增加室内光照
C.冬季防风保温 D.外形奇特美观
“口袋房”的烟囱安装在地面上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烟囱高度 B.减小施工难度
C.增强取暖效果 D.防止发生火灾
填充式改造是指在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的城区内,对闲置、废弃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进行再 开发。下图示意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某老旧住宅区,该住宅区始建于 20 世纪 70 年代,原住户比例较大。开发商对其进行填充式改
造,改善原有公寓楼的内部设施, 加装电梯,并在楼顶加建 2-3 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填充式改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最大是( )
A.减少用地类型B.节约建设用地C.扩张城市用地D.增大人口容量
开发商原本担心改造后停车空
间不足,但实际上并未出现严重的车位紧张问题,最可能是由于( )
A.公共交通分担率高 B.住户老龄化较严重
C.常住人口数量很少 D.车辆停放时间短暂
魔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光、喜温凉湿润,忌积水。魔芋的块茎埋藏在地下,是魔芋的主 要食用部分。位于贵州西部山区的威宁县,年均降水量约 900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我国最先将魔芋产业化发展的县之一。威宁县推广畦田种植魔芋,在播种之前将糠、壳、秸秆等作为 畦田填充料。下图示意畦田种植魔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采用畦田种植魔芋主要为了( )
A.改善采光 B.加强通风
C.避免渍涝 D.收集水源
填充料腐熟后能够增加魔芋产量,填充料除了提供腐殖质外,还有益于( ) A.增加土壤孔隙 B.减轻土壤病虫害
C.抑制杂草生长 D.保持土壤水分
拉沃葡萄梯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坡,日内瓦湖北岸。在 12 世纪中叶,教士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整治成梯田种植葡萄,并修筑了纵贯山坡的导水渠道,将梯田上方各处 流下来的水引导到水渠中汇集起来,送到山下的湖里去。下图为拉沃梯田景观(左)和梯田类型 示意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拉沃梯田叙述正确的是( )
A.石墙裸露,不利保持水土 B.当地建石质梯田原料匮乏
C.位于阴坡,光照不足 D.导水渠道可减轻日内瓦湖湖水的污染26.与水平梯田相比,坡式梯田对种植农作物的积极作用是( )
A.有效拦截雨水,缓解旱情 B.扩大了耕地面积,降低人口密度
C.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 D.单位土地面积获得更多光照27.在我国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工程投资更节省
C.机械化耕作更便捷 D.灌溉施肥更方便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为农民用装配式水蓄热内保温日光温室替代原有的土、砖墙体温室提 供大量资金补贴。新温室的应用与推广不仅极大缓解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冬季蔬菜难以自给的压 力,还大量供应京津地区。如图为装配式水蓄热内保温日光温室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内蒙古装配式水蓄热内保温日光温室蔬菜基地是( )
A.城郊区园艺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密集型种植业 D.旅游观光农业29.内蒙古装配式水蓄热内保温日光温室装配( )
①水箱储水用于吸放热量 ②双被双膜在于预防雪灾
③水箱储水作为饮用水源 ④双被双膜用于防治风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英国某公司把位于伦敦市区 12 层的地下防空洞改建成了世界上首个地下农场。该农场有特定的通风系统、先进的照明以及成熟的灌溉系
统。下图为地下农场局部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把防空洞改建成地下农场的优势不包括
( )
A.节约土地资源B.接近消费市场C.节省建场投资D.加强技术保密
与露天种植相比,该地下农场的生产优势
是( ) ①温度恒定 ②季节性强 ③灵活性强 ④投入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该地下农场产出的农产品品质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环境密封干净 B.技术成熟
C.使用环保原材料 D.能源消耗低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 2 小题,36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 分)
2021 年 3 月 19 日,中美阿拉斯加谈判结束,外媒称“中国把新的自信带到了谈判桌”。18 世纪俄罗斯人发现阿拉斯加后,建造了狩猎站和贸易站,
发展皮毛贸易,定居点规模小、人口少,星星点点分布于 沿海地带,流动性大。1876 年美国用 720 万美元从俄罗斯购得阿拉斯加,1880 年该地区发现黄金,揭开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序幕,此后大约四十年里,这里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费尔班斯克、安克雷奇等一批城市兴起。右 图为阿拉斯加地区简图。下表为 1880—1920 年阿拉斯加人口(单位:人)。
年份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当地人口 32996 25354 29542 25331 26558
非当地人口 430 6698 34050 39025 28478
影响费尔班斯克城市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导致安克雷奇城市形成与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4 分)
结合表格数据归纳阿拉斯加地区人口的构成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8 分)
美国阿拉斯加环境人口容量比中国香港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图示意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变化图。
近年来,该区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主要动力是 ,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4 分 )
阅读材料,从 1985 年到 2008 年,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有哪些?(4 分)
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6 分)
目前该区域部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6 分)2021 级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道 2 分,共 64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D A C A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D C C C B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C A D D A C A D
31 32
C A
二、综合题(共 36 分)
33.(16 分)
(1)矿产资源 港口(交通) (每空 2 分,共 4 分)
(2)特点:当地人口波动下降;外来人口先大量增加后有所减少。(4 分)
原因:当地气候寒冷,环境恶劣;受淘金热吸引。(4 分)
(3)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热量因素);区域经济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4 分)
34.(20 分)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或“经济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工业化”)
城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单写“城市人口增加”或其它,未提“城市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不得分) (每空 2 分,共 4 分)
(2)城市数目增加(形成城市群);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等。(任答 2 点得 4分)
(3)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降水适度;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湖众多,水源充足。(气
候、地形、河流水源 3点都有答方可得 6分)
(4)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错峰上下班等
(任答 3点得 6 分,其它答案合理可得分)
第 1页,共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