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生活中我们常说“跑比走快,乘坐火车比汽车快,坐飞机比坐火车快”,这表明了一个客观事实,物体运动有快有慢。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1. 。
2. 。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在它们比赛开始后,兔子睡觉前,说兔子跑得真快,是采用第 种方法比较快慢的。最后乌龟,先到达了终点,赢得了比赛,是采用第 种方法比较快慢的。
二、速度(v)。
1.定义: 。
2.公式:用字母 表示速度, 表示路程, 表示时间,则有公式为: 。
公式变形则有:
求路程公式: 求时间公式: 。
3.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 。
4.单位:国际单位:米每秒,符号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符号 。
1km/h= m/s。
5.阅读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其中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表示人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1米;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速度约为33m/s,表示 。
三、运动形式。
1.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 (特点: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2)图象:
如图所示速度中v甲 v乙 v丙 v丁
(特点:由v-t图像可以看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无关;由s-t图像可以看出路程随时间增大而增大,这种关系数学中称为正比例关系,所以我们说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
(1)变速运动概念: 。
(2)平均速度公式: 。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通过某段路程时)的平均快慢程度。所以在应用公式计算时,s表示一段路程、t则是对应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四、例题解析:
1.阅读课文中及以下的例题,注意领会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
2.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
答:运动员和汽车一样快。
一、选择题
1.小李和小王两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李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王说:“我们都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说的方案你认为( )
A.只有小李的方案可行
B.只有小李的方案可行
C.两个方案都行
D.两个方案都不行
2.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风弛电擎 D.姗姗来迟
3.下列选项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天体的运行 B.蒲公英种子的飞行
C.候鸟的迁徙 D.雷电发生过程
4.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平均速度为
D.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5.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D.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
6.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A.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
B.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7.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而人耳能分清先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据此,要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
A.大于34米 B.小于34米
C.大于17米 D.小于17米
8.如图所示,是七十周年国庆阅兵时护旗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的情景。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匀速前进,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护旗队员 B.五星红旗 C.天安门城楼 D.同速行进的其他方队
9.一辆汽车在水平的公路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热气球正位于公路的正上方并沿竖直方匀速上升,则热气球上的人以气球为参照物,看到汽车运动的方向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0.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 ;南充到成都的路线长大约210 km,动车运动的时间大约1.5 h,则动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km/h。
11.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m/s。
12.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__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m/s。
三、简答题
13.无人机以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轻型光学相机、激光扫描仪等设备获取信息,广泛应用在航拍、交通等领域。某型号无人机,摄像机拍摄速度。在轿车限速千米每时的某高速公路上,交警利用该无人机进行道路通行情况实时监测。无人机在某轿车通行的过程中拍摄帧,通过计算判断该轿车是否超速。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B
6.B
7.C
8.C
9.A
10.机械运动 140
11. 2 1.5 1.7
12. 匀速 1.80 0.9
13.不超速
答案第1页,共2页3.1 机械运动第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学检测。
1.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 ,这个 叫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
3.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可以把物体的运动分为 和 。
二、合作探究。
(一)实验探究:动与静。
请以小组为单位,把书放在桌子上,书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它带着笔沿着桌面向前缓慢移动。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1)相对于桌面,笔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2)相对于书,笔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关于笔是运动还是静止,提出你们的看法?
例:观察图2-3,为什么对乘客的运动和静止,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定方法:
①选定一个参考的物体—— 。
②看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变则为 ,不变则为 。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诗词词句优美,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自仰头朝天望,天高月色照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月羞躲云中”是以云为参照物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的
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有力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甲上升,乙下降 B.甲下降,乙上升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 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3.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4.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
B.人跑步、鸟飞翔、鱼游动等生物的运动都不是机械运动
C.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
D.机械运动就是一个机械的运动,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5.2019年11月5日我国成功地将第49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这时人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行星
6.如图所示是卡车和轿车的某两个时刻的行驶位置,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两车的运动情况是( )
A.轿车运动,卡车静止
B.卡车运动,轿车静止
C.两车都静止
D.两车都在运动
7.下列语句中划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
A.西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下图所示是丁丁同学看到两车运动的场景,则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D.乙车可能静止,甲车向右运动
9.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
二、填空题
10.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1.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车甲做_____运动。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运动。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A
6.D
7.D
8.C
9.B
10.车
11. 匀速直线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