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课时 计数循环我在行(1)教案-2020-2021学年鲁教版(五四制)第4册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1课时 计数循环我在行(1)教案-2020-2021学年鲁教版(五四制)第4册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4-27 13:3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八课时
课题:模块2第10课 计数循环我在行(1)
学习 目标 掌握FOR循环的常用格式和RANGE()函数的用法。
重点 难点 FOR循环的常用格式和RANGE()函数
教 具 准 备 网络教室
教 学 方 法 引导法、探究法
自 主 互 助 学 习 过 程 导入新课:(屏幕广播) 在编写程序时,小智发现有些问题需要某一条或一组语句重复编写多次,才能完成任务。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解决这在问题呢? 学习新课: 在编写程序时,一般用循环结构来外理重复执行某一条或某一条或某一组语句的问题。 FOR循环的常用格式 FOR循环变量IN RANGE(初值,终值,步长); 语句块 RANGE()函数一般用在FOR循环中,用来生成多个连续的整数,其基本格式如下: RANGE(终值) RANGE(初值,终值,步长) 如果RANGE()函数只指定终值,生成的整数范围为0~终值~-1,如RANGE(5)生成的整数范围为0~4。 如果RANGE()函数指定初值、终值和步长,生成的整数范围为初值~终值-1,间隔为步长的整数序列。步长为1时,可省略。例如RANGE(0,5)等价于RANGE(0.5,1),生成的整数范围为0 ~4。 PRINT()函数默认在输出结束后换行,如果需将多个结果在同行显示,则可以用END=“”将多个输出结果用空格间隔。 FOR循环的应用 探究实践一 输出1到100之间的俩数。 第一步:新建一个名为ODDEVEN.PY的程序文件。 第二步:在文件中输入判断奇偶数的代码并保存。 FOR I IN RANGE(101): IF 1%2==0: PRINT(I,END=‘ ’) 第三步:运行调试程序,在弹出的窗口中查看程序运行结果。
重点 难点 处理 措施 利用电子课堂软件给学生做演示,让学生通过各种当道特别是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充分结合学生在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学生获取信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出说明,教会学生分析信息的可信赖性和真实性。
课堂 达标 反馈 内容 在80页“小试身手”的横线外,补充代码,完善程序,计算N!(0<=n<=20)。
作 业 以小组为单位评选作品,选出最佳的作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