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运动和力 单元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_运动和力 单元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3-13 05: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单元同步辅导
第七章 运动和力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答案,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所列举的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水被烧沸腾 B.地球状绕太阳转
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D.气球上升
2. 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速度变小,慢慢停下来
C.保持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3.用大小为10N的水平力F将一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7-1 ), 若木块重为6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4N B.6N C.10N D.16N
4.下列各种现象中,表现出惯性现象的是:【 】
A.用脚踢球,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B.在草地上滚动着的小球,越滚越慢,最后停了下来
C.熟了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D.行驶着的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
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为F,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在这三个力中,互为平衡力的是:【 】
A. G和F B. G和N C. F和N D. 不存在平衡力
6.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36km/h=36km/h×=10m/s B.36km/h=36km/h×=10m/s
C.36km/h=36×=10m/s D.36km/h=36×=10m/s
二、多项选择题。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答案,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受到了力,一定会运动。 B.物体在运动,一定是受到了力
C.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8. 几个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戏(图7-2左图)。当树旁的小女孩转过身来时,每个人的位置如图7-2所示,则运动了的小孩编号是:【 】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泼水时,水出盆后,由于持续受到盆的推力而向前飞去
B.高速行驶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饺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三、填空题。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0.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鲁迅的著名小说《故乡》中有一句话说:“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______
②李白的《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分别选____、____为参照物。
11.速度的单位是由 单位和 单位组合而成的。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
12.单位换算: 72Km/h= m/s; 15 m/s = Km/h
180m/min= m/s; 340 m/s= Km/h
13.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s通过20m的路程,它通过120m的路程,需用________s.
14. 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5︰2,则经过相同的路程,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若在相同时间内甲运动60 m路径,则乙运动的路程是 m。
15. 冬天的北方,人们常用狗拉雪橇,一条狗用15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1000N的雪橇在雪面上匀速地向东前进,速度为2m/s,雪橇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方向向_______,此时,雪橇受到的重力和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这个力的大小为______N,方向________。
16.洗手后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这是由于水具有 的缘故。
四、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7.如图7-3,一小球正在从斜面上加速滚下,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18.如图7-4所示,一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当条形磁铁靠近铁块时,铁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图中已标出摩擦力的作用点)

五、计算题。共2小题,每小题各10分,共2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9.一列200m长的火车以144Km/h的速度行驶,测得火车穿过山洞共用了130s,山洞的长度是多少?
20.沪宁高速公路上,一辆小轿车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6 s开始刹车,又经过4.4 s滑行了52 m,轿车才停止.求司机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这个过程中车的平均速度.
六、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如图7-5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木块放在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果 ,方向相反,作用在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
22.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7-6所示。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
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
vAB=___________;vBC=____________; vAC=____________。
23.如图7-7,我们已经探究了“物体只受阻力时如何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同一小车分三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 ;使用同一辆小车是为了使水平支持面受到的 相同。
②、小车在 表面上滑行的最远;小车在 表面上速度变化得最快。
③、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推论:如果小车没有受到阻力作用,它将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C
B
D
B
D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7
8
9
答案
ABC
ABC
CD
三、填空题。
10、①我 ②行船,岸
11、.长度,时间,米/秒,m/s
12、20,54,3,1224
13、 30
14、2︰5,24
15、150N,西,支持力,1000N,竖直向上
16、惯性
四、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7、
18、略
五、计算题。
19.5000m
20.14m/s
六、实验探究题。
21、光滑 相等 大小相等 同一直线
22、vAB=3cm/s(0.03m/s);vBC=2cm/s(0.02m/s);vAC=2.4cm/s(0.024m/s)
23、速度 压力 玻璃(阻力小的) 毛巾(阻力大的) 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