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丞传》后叙》达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张中丞传》后叙》达标训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9 08: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更上一层楼
筑基达标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然尚恨有缺者:
(2)不能通知二父志:
解析:此题考查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此类试题,要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其中“恨”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要注意区分;“通知”在文中是两个词语:深入了解,与现代汉语截然不同,理解时要特别注意。
答案:(1)遗憾;(2)深入了解。
2.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译:所要孝忠的是国家与君主罢了。
B.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译:怎么能知道这些人的士兵是不会来救援的。
C.此矢所以志也。 译:这支箭就是用来作标记的。
D.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译:怀疑他(许远)害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一般来说,古文的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试题中,一般要翻译的句子有若干个关键点,如:重点实词、句式等等,同学们只有抓住这些关键点才能得分。如:A项要注意“者”的用法(助词,附在别的词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B项要注意“卒”“之”的用法(卒:最终;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要注意“所以”这个古今异义词的准确理解;D项要注意句式,它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省略句,应该是“疑之畏死而于贼辞服”,翻译时将语序调正并补出相应内容。
答案:B
3.歌颂的三个主要正面人物是( )
A.张巡,张籍,雷万春 B.李翰,张巡,许远
C.张巡,许远,南霁云 D.许远,雷万春,南霁云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和把握。文章出现的人物较多,一定要分清主次,围绕歌颂“正面人物”这一点来判断。
答案:C
4.《〈张中丞〉后叙》在“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的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是( )
A.对偶和对比 B.对偶和反衬 C.排比和对比 D.比喻和暗示
解析:此题考查对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全句由两个分句组成,且前后句式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所以应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从内容上讲,前半句强调正方人数少而疲弊,后半句强调敌军人数日益增多,两相比照,体现了主人公的英烈,因此用的是对比手法。
答案:A
5.本文的最大特色是( )
A.着重补叙。 B.着重刻画人物。
C.叙事与议论并重。 D.分叙主要人物事迹。
解析:此题考查对本文特色的准确把握。细读全文可知,文章前半部分以议论为主,驳斥了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并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城捍卫天下的事迹。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的英雄事迹。然后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前后两部分相辅相成紧紧围绕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
答案:C
综合·应用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10题。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雎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6.翻译句子。
矢著其上砖半箭
7.找出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两项。
A.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 B.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C.爱霁云之勇且壮。 D.强留之。
8.作者选用了哪些细节刻画南霁云的形象?
9.从这段文字看,南霁云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10.本段中除了用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南霁云外,还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个人物?
6.解析:考查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要注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砖半箭”翻译时要注意语序。
答案:箭射中在塔上,有一半箭头穿进砖里。
7.解析:“之”的用法较丰富,常见的用法有:代词,指代作用;相当于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动词,往,到;凑足音节,不译。根据语境,A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C项“之”相当于结构助词“的”;D项是代词,指南霁云。
答案:BC
8.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细读原文可知,文段主要写了两个细节,一个在宴席上“因拔所配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个在出城时,“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找到原句,再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就可以了。
答案:两个细节:拔刀断指,抽箭射塔。
9.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要抓住人物言行来体会人物性格,霁云在宴会上的慷慨陈词,拔刀断指,出城时的射塔明志,都鲜明地体现出这位英雄的刚烈性格。
答案: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10.解析:此题考查塑造人物的方法。文段除了正面描写主人公之外,还描写了贺兰的卑劣和周围人的表现,或形成对比或侧面烘托了主人公的性格。
答案:一是对比反衬:用贺兰的卑劣行径反衬霁云的凛然正气;二是侧面烘托:用“一座大惊”来烘托霁云的壮烈举动。
二、写作训练
11.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将人物刻画得个个生动传神。如写南霁云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细节,写张巡读书尽卷不错一字,于嵩取架上书问巡,巡应对无错以及操笔立书,未尝起草等细节,极其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请你仔细揣摩本文细节描写的用法和作用,然后拿起笔来,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一个人物,力求生动形象。
写作提示:写作前,首先要选择写作对象,然后仔细观察,寻找人物最具有特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把人物放置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刻画,要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