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陋室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陋室铭》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8 08:41:2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陋室铭》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
2.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
3.理解作品中表达的一种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材料:教学课件,范读录音,有关图片。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写作背景以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有句俗话叫做“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草屋。”自己的草屋尽管再破也是最好的。唐朝诗人刘禹锡也自称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们今天就来参观一下——
  适时解题目: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那么“铭”怎样理解?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作者在什么样情况写下这篇文章呢?
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1、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
  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当时他热心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宦官势力。失败后,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意刁难。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间毛屋。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非常快乐,于是就写下了《陋室铭》表达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3、教师范读。
 4、齐读。
疏通文意
同桌间借助工具书以及课后注释翻译课文,请同学说说课文意思,老师应进行必要的指导。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斯:指示代词,此:这。惟:只。
  馨:这里指品德高尚。上:长到,蔓到。
  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通“洪”,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行(形体,身体) 云(说) 何(什么)
  倒装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绿上阶,草色青入帘
  何陋之有——有何陋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二)顶针提问,研读课文
  第一组提问:
  1、学生齐读课文,提问: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德馨)
  第二组提问:
  4、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
  5、(讲析“苔痕”两句的环境,两个用得好的动词、写景的顺序之后)到这里来的人多吗?(不多。从“苔痕上阶绿”可以看出)
  6、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鸿儒)
  7、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呢?(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高雅之士,以显现自己“德馨”)
  8、朋友走了之后做些什么呢?(调素琴、阅金经)
  9、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教学中顺势板书:景、友、趣)
  第三组提问:
  10、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
  11、作者自叱“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12、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远大的抱负)
  13、由此看来,这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还是更进一层?(更进一层,是“德馨”的深化)
14、全文结局照应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文章一开头以山、水类比,引出陋室,接着描写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的特点,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作者借写陋室表达了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种写法叫什么 (托物言志)
  小结: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1.拓展延伸:那么,大家是否同意作者这种独善其身、安贫乐道的做法呢?可以各抒己见,如果你是刘禹锡,你在当时被排挤的情况下会怎么做?
2.课堂小结:作者先用比兴、对偶,引出“陋室不陋”,又从自然环境的优美,往来人物的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表明“惟吾德馨”,又以“诸葛庐”“子云亭”做类比,暗示陋室不陋,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
布置作业,强化复习
A(学优生):默写
B:(中等生):朗读并背诵
C:(后三分之一学生):朗读并背诵
五、板书设计
山(仙)名喻陋室(德馨)
水(龙)灵高洁傲岸的节操
陋室不陋托物言志
诸葛亮
自比何陋之有?安贫乐道的情趣
六、教学反思

语文课是美的教学,老师本身的语言也应是美的。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不讲或少讲“水话”,使自己的授课语言更规范、更优美。也许这一点带来了相应的弊端:似乎更拉远了原来就已很感陌生的师生距离。而我在自己班上课,因为师生有感情基础,学生也适应和习惯了我这样的教学方式,所以在自己班上课是得心应手的。因此我反思之余也顿生一丝迷惑与彷徨:外出与不熟悉、没有感情基础的学生交流,是否还该保持规范、优美的授课语言和一贯的授课风格?如何更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