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教学设计
课题 东南亚(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点和重要性。 2、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东南亚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通过东南亚这一节的学习,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2、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资料分析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的成因
教学用具:东南亚风光视频资源、东南亚位置图片等资料,并制作课件
板书 设计
教 学 过 程
学 习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预测与调控 时间
东南亚 一、情境导入 师述:我是一个旅游爱好者,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旅游线路,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了解一下,看看值不值得一去。(播放东南亚旅游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简单了解东南亚旅游特色,欣赏美景,并简单评价:美不胜收!异彩纷呈!值得一去! 师设问:这么好的地方在哪里呢?那就是东南亚。如果你有机会去东南亚,你需要做哪些准备呢?这就需要我们对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3分钟
二、自学质疑 教师下发学案,组织学生完成学案的“自学案”部分(详见后附学案内容) 1、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案”。 2、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自学结果,互相查缺补漏,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自学会有快有慢,应注意做好快慢学生的搭配,让快的学生给予较慢学生适当帮助,以提高整体速度。 10分钟
三、群学探究 教师出示图片资料等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自学结果,提出疑难问题,共同探究: 15分钟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二、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 1、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降水丰沛 (一)位置和范围: 1、出示世界地图,学生在图中指出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并描述。 2、质疑:如果我想走水路去东南亚可以有哪些路线呢?分别可以先到达哪些国家? 学生根据自学回答: 3、重点探究:(1)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①读图说位置 ②分析位置重要性:海上生命线 ③拓展:出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及石油供应状况简单资料,质疑:如果马六甲海峡关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 (2)学生提出的疑问(根据课堂生成确定) (二)气候与农业 1、提问: (1)现在去东南亚需要准备哪个季节的衣物才合适呢?为什么? (2)到了东南亚我们又可以吃到哪些美食呢?主要产于哪些国家? 通过前面的自学,描述位置就比较容易了,“质疑”的问题则比较难了一些,应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不要着急。 资料要短而精,才能有更强的说服力。 提问部分要抓紧时间
2、农业: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气候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3)东南亚还有哪些国家出产哪些特色的热带经济作物? 2、讨论探究:(1)东南亚的农业为什么以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2)学生提出的疑问(根据课堂生成确定)
四、迁移深化 师叙述:东南亚的热带气候,不但使这里成为多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而且这里也有一些独特的热带动物如:红猩猩(出示红猩猩图片)。但是,现在英国一个红猩猩保护协会提出了警告:野生红猩猩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永远从地球消失,而且,它消失的原因与我们现在经常吃的一种食品——方便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学生阅读课本25页资料:方便面与红猩猩的故事。 (1)说明生产方便面与保护红猩猩的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 (2)以“保护红猩猩,少吃方便面”为题,撰写宣传口号 (3)课外搜集有关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行为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想故事,与同学们分享。 注意学生参与度,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6分钟
五、巩固检测(题后附) 注意难易度调整 7分钟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东南亚地区有了哪些了解?对那部分知识最感兴趣?还有哪些知识没听懂?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本节课内容) 4分钟
一、填空题
1.东南亚在亚洲 部,包括 和 两大部分。
2.东南亚位于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和 。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B.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马来群岛的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C.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马来半岛的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的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2.东南亚下列国家中,属于我国邻国的是 [ ]
A.新加坡 B.缅甸 C.老挝 D.泰国
3.东南亚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 [ ]
A.天然橡胶、椰子、甘蔗、棉花 B.天然橡胶、可可、咖啡、油棕
C.天然橡胶、椰子、蕉麻、油棕 D.油棕、天然橡胶、黄麻、椰子
4.菲律宾的物产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 ]
A.椰子 B.蕉麻 C.天然橡胶 D.油棕
5.东南亚下列国家,属于世界重要稻米出口国的是 [ ]
A.缅甸 B.越南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6.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自然原因是[ ]
A.热量、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世界上对热带经济作物需要量大
三、读图分析题:
下图是“马六甲海峡航线”示意图,读后回答:
(1)马六甲海峡位于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岛之间,沟通了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2)马六甲海峡往西航行,可到达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亚洲的________地区、________地区,往东航行可通往亚洲的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洲以及________洲、________洲。
(3)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交通中的重要性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题 东南亚(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举例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难点:东南亚气候与农业、旅游业的关系
教学用具:东南亚风光视频资源、东南亚位置、地形等资料,并制作课件
板书 设计 东南亚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四、热带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 2、人文资源
教 学 过 程
学 习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预测与调控 时间
东南亚 一、情境导入 老师朗诵:陈毅《赠缅甸友人》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我吸川下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拥不息,彼此共甘美。彼此为近 3分钟
邻,友谊常积累。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反帝得自由,和平同一轨。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团结而互助,和平力量伟。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 你知道陈毅描写的是哪一条大江吗?能否在地图上找出来? (伊洛瓦底江)
二、自学质疑 教师下发学案,组织学生完成学案的“自学案”部分(详见后附学案内容) 1、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案”。 2、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自学结果,互相查缺补漏,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自学会有快有慢,应注意做好快慢学生的搭配,让快的学生给予较慢学生适当帮助,以提高整体速度。 10分钟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地形、河流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中下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 2、城市分布: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三、群学探究 教师出示图片资料等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自学结果,提出疑难问题,共同探究: (三)地形、河流与城市 1、提问:去东南亚是否该带登山鞋?同时出示中南半岛地形图。 学生回答并介绍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教师组织学生用肢体演示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用我们的五根手指表示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五条大河,手指之间是山脉和高原,用我们的手就可以形象的表示出中南半岛的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质疑:这样的地形条件有怎样的好处? 生答:上游蕴藏丰富的水利资源,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 3、讨论探究:(1)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弊端? 要让学生都能跟老师一起动手演示,才会效果好 预留时间要充足,让学生充分思考 16分钟
四、热带旅游胜地 1、自然旅游资源:热带风光 2、人文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多样、历史古迹、民族风情 (2)学生提出的疑问(根据课堂生成确定) (四)旅游业和华人文化 1、承转:我现在衣物、鞋子都准备好了,兜里也带来足够的钱,不用担心到东南亚会挨饿,可是又有新问题了:我不会外语,这东南亚还能去吗?需不需要先学了外语再去呢?为什么? 生答:不需要,因为东南亚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那有很多人说汉语。 2、提问: (1)东南亚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呢? 学生回答,教师播放主要旅游经典资料片,并可补充一些课本外的资料。 (2)旅游业的发展对东南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利弊学生可能会说的不够全面,教师要注意引导。 可能会有不同看法,要允许学生交流
四、迁移深化 1、引导概括:如果你是一名旅行社工作人员,现在老板让你设计一份东南亚旅游的宣传方案,来为旅行社招揽更多的客户,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你会从哪些方面着手宣传? 学生讨论: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2、课后探究:2012年7月我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搜集资料,说明我国采取这一举措的背景和原因。 学生如果独立思考有困难,应与教材一样给一些提示 6分钟
(2)海洋可以为我们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我们该如何利用海洋资源呢?
五、巩固练习: 1、中南半岛地形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2、下列关于东南亚一些国家首都分布的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缅甸首都仰光位于萨尔温江三角洲 B.越南首都河内位于红河三角洲 C.老挝首都万象位于湄公河三角洲 D.泰国首都曼谷位于湄南河三角洲 3、下列关于新加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 B.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端出口处 C.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 D.有“花园城市国家”之称 4、完成填充图册内容 学生填写填充图册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查缺补漏 8分钟
六、总结升华: 东南亚地区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