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一层楼
筑基达标
1.关于本文的主旨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阐述了战争的战略策略思想,说明了为将之道,首在治心。
B.本文主要说明了选用人才的正确方法,告诉人们如何选用人才。
C.本文主要说明了如何才能成为好的将领,如何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
D.本文主要说明了战争的种类以及各种战略战术。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这需要细细研读课文,认真体会,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中心。
答案:A
2.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翻译:凡是将领,应该足智多谋,威严肃穆;凡是士兵则应愚昧无知。
B.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翻译:泰山在你面前崩塌,脸色也不改变;麋鹿在你左边跳跃,眼睛也不转动。
C.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翻译:站在高处握剑,大力士乌获也不敢逼近。
D.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翻译:徒弟的手遇到蜥蜴,吓得变了脸色不敢向前。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情况。翻译句子要注意翻译方法和技巧,注意对句子中重点词的准确理解。此题BCD项均有错误。
答案:A
3.第三段主要说明了什么?( )
A.主要说明了用兵之道。 B.主要说明了将士之欲。
C.主要说明了战争之道。 D.主要说明了动兵之道。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完成这类题需要将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搞清楚。第二段主要说明了用兵之道。第四段主要说明了将士之欲。第五段主要说明了动兵之道。
答案:C
综合·应用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4—9题。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穴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4.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麋鹿兴与左而目不瞬。 瞬:眨眼。
B.丰镐而优游之。 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
C.欲不尽则有余贪。 贪:追求。
D.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侮:侮辱。
5.对下面句子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A.大凡士兵,都要讲究道义。不讲道义,即使对自己有利的事,也不能做。
B.大凡战争,行动在于崇尚正义。不是正义的战争,即使对自己有利,也不能发动。
C.大凡军队,都崇尚正义。没有正义感的军队,即使想取得胜利,也不能轻易出动。
D.大凡兵器,都要用在正义的战斗上。非正义的战争,即使兵器再锋利,也不能轻举妄动。
6.对下面两句话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②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
A.①即使兼并了天下,士兵也不厌恶打仗。
②将领应该具备“智明”和“严厉”的条件,士兵应该令行禁止,绝对服从上级。
B.①即使全天下的士兵都不厌恶打仗。
②将领应该具备“智明”和“严厉”的条件,士兵应该令行禁止,绝对服从上级。
C.①即使兼并了天下,士兵也不厌恶打仗。
②将领要想做到“智明、严厉”,士兵就必须装做什么都不懂。
D.①即使全天下的士兵都不厌恶打仗。
②将领要想做到“智明、严厉”,士兵就必须装做什么都不懂。
7.对下面句子没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A.古时优秀的将领,能够调动兵力对付敌人,又能根据敌军的部署决定对付他们的办法,因此撤退或进攻的策略就可以决断了。
B.古时优秀的将领,能够调动兵力对付敌人,又能根据敌军的部署决定对付他们的办法,因此能对撤退或是进攻,作出正确的决定。
C.古时优秀的将领,能在战前以兵力试探敌军的虚实,又能利用敌人的进攻发现自己的兵力配备是否得当,因此能对撤退或是进攻,作出正确的决定。
D.古时优秀的将领,能在战前以兵力试探敌军的虚实,又能利用敌人的进攻发现自己的兵力配备是否得当,因此撤退或进攻的策略就可以决断了。
8.在选文中用横线划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4.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做题时可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答案:D
5.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水平。翻译时要注意重点实词的含义,注意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如语序、省略等。
答案:B。
6.解析:此题依然是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需要仔细研读,细细品味。翻译时要注意重点实词的含义,注意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如语序、省略等。
答案:A
7.解析:此题依然是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需要仔细研读,细细品味。翻译时要注意重点实词的含义,注意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如语序、省略等。
答案:C
8.解析:这道题旨在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只需细读每一段即可找出。
答案:第一段: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第二段: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第三段: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第四段: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
第五段: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
二、写作训练
9.本文是一篇军事论文。文中阐述了战争的战略策略思想,虽是纸上谈兵,但也具有一定见解。请选取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提示:写作前仔细阅读课文,揣摩作者对于带兵打仗的种种看法,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