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一层楼
筑基达标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市之鬻鞭者(yù) 其贾宜五十(jiǎ)
B.蹇仄而不植(sài) 则遬然枯(sù)
C.举之翲然若挥虚焉(piào) 马踶不已,坠于地(dì )
D.余曷不至于公卿 (kě) 拳蹙而不遂(cù)
解析:本课出现的难字比较多,应重点掌握这些字的写法和读音,A项中“贾”是多音字,在本课应读 “gǔ”音;B项中“蹇”和“赛”容易混淆,“蹇”应读“jiǎn”音;D项中“曷”应读“hé”音。
答案:C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卖) B.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商人)
C.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踢,踏) D.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烧)
解析:此题考查对重点词的理解,应注意识记。其中“贾”字在本文有两种解释:“商人”和“价格”,B项中的“贾”应为“价格”的意思。所以不要混淆这个字的意思。
答案:B
3.指出下列加点字古今义的不同。
①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②掐之灭爪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③则蹇仄而不植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解析:很多词语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表达的含义有很大差别,掌握词语古今义,增加语言积累。
答案: ①热水 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②没 消灭,灭亡 ③歪 不顺利
4.为下列各句中的“之”选择相应的用法。
A.结构助词“的” B.语气助词 C.代词
(1)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 )
(2)粪壤之理( )
(3)复之以五十( )
(4)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 )
解析:此题考查“之”的三种最常见的用法。“之”在古代汉语中可作实词,起指代作用;也可作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有时只表示语气,没有实际意义。解答时将三种用法“代”入原句一试便知。
答案:(1)C (2)A (3)B (4)C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贾五十(商人) 复之以五十,伏而笑(弯腰)
B.拳蹙而不遂(拳头) 余乃召僮爚汤濯之(烧热水)
C.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外物(效力,施展才华) 有富者,适市买鞭(去市场)
D.掐指灭爪,而不得其所穷(消灭) 其节朽黑而无文(纹理)
解析: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是重点掌握的内容,应注意识记,注意和现代汉语中词意的区别。
答案:C
综合·应用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6—13题。
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五万而后可。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其节朽黑而无文,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举之翲然若挥虚焉。余曰:“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曰:“吾爱其黄而泽。且贾者云。”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则遬然枯,苍然白,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马相踶,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当其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居无事,虽过三年不害。当其有事,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以夫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 翻译:他的鞭子只值五十,(他)必定说五万。
B.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 翻译:用指头掐鞭子,不知道鞭子有多长。
C.其节朽黑而无文 翻译:它的节朽败还没有纹理。
D.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 翻译:命令他施展才能处理大事。
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五百,则小怒 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
B.爱其黄而泽 视其内则空空然
C.则遬然枯,苍然白。 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
D.举之翲然若挥虚焉 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
8.下列哪些语句表现马鞭的质地极差?( )
①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
②吾爱其黄而泽
③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依赖
④举之翲然若挥虚焉
⑤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
⑥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⑤⑥
9.下面对内容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对生活中虚假可哀的买卖双方的嘲讽。
B.将富者买鞭与朝廷用人进行了对应式的议论,由物及人,形象生动。
C.正因为马鞭质地良好,才由此卖得了一个好价钱。
D.用描写鞭的词语来描写朝中官员,产生了很好的修辞效果。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当其分则善。
11.用文中的原话回答下述问题。
①表现鞭贾者售伪欺世、装腔作势的语句有哪些?
②富者“爱其黄而泽”,归以示宗元,鞭子原形毕露后,富者有什么表现?
12.本文语言生动传神,用描写鞭的词语来描写朝中官员,试找出相对应的语句。
①视其内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鞭贾者售伪欺世,为把鞭卖一个好价钱而装腔作势。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类似这种现象吗?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6.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水平。翻译时要注意重点实词的含义,注意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如语序、省略等,然后正确理解句子含义。
答案:B
7.解析:区分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结构上辨析词语所起的作用,二是从内容上分析理解它的含义,两个句子进行比较区分确定答案。
答案:C
8.解析:对文言文的内容认真阅读理解来确定问题的答案。
答案:B
9.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选项中有对内容、语言、写作方法等方面的理解,一定注意根据原文内容确定答案。
答案:C
10.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情况。翻译句子要注意翻译方法和技巧,注意对句子中重点词的准确理解。
答案:①看那鞭子里面是空空如也,它的质地如泥土,无所依赖。
②所说的染成黄色的外貌,上蜡的光泽的说法拿到现今来说,请求向朝廷任职做官的人职位恰好与其才能相当。
11.解析:此题是考查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可带着问题到原文中去筛选有关语句。
答案:①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以五万而后可。
②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
12.解析:本文将富者买鞭与朝廷用人进行了对应式的议论,第一自然段是叙事,后一段是议论,从前后两个自然段的对比中找有关语句回答此问题。
答案:①以夫空空之内,粪壤之理。②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13.解析:此题考查我们依据文章主题,联系现实生活自由发挥的能力。注意观点要鲜明,语言表达要通顺连贯。
参考答案:还存在类似此种现象的事情。理由:今天用栀子花来给鞭子染黄上蜡,然后售伪欺世,这样的事情是没有了,但是卖假烟、假酒等种种假货来坑蒙顾客的大有人在,这样的事情确实让人很反感,也失去了买卖的信誉及做人最起码的诚实。(言之成理即可)
二、写作训练
14.学习本文中由物及人的写法。文章将富者买鞭与朝廷用人进行了对应式的议论,由物及人,形象生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隐喻关系,深刻表达了作者对良莠不分以坏当好的用人制度的嘲讽,揭示了本文的主题,阐明了深刻的道理。学习本文比喻手法的运用和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来仿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
写作提示:文章由物及人的写法应注意以下两点:1.必须先抓住物的特征,再从物的特征出发,与人联系,抓住物与人的相似点和关联点,揭示一定的道理。2.看事物和人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或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