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7 17: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单选题
1.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是
①核能 ②地热能 ③水能 ④生物能 ⑤煤、石油
A.①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④
2017年9月6日凌晨,太阳M处爆发一次强太阳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2.图示太阳活动爆发于
A.太阳内部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冕层
3.该太阳活动低峰年时
A.农业倾向于减产 B.地球上降水偏少
C.高纬地区极光消失 D.短波通信信号增强
4.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或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
A.地表水的蒸发
B.煤炭、石油的形成
C.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中断
D.火山、地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恒星耀斑爆发时( )
A.是一个暗黑的斑点 B.是一个增亮的斑块
C.一定会扰乱地球大气层,造成无线通信中断 D.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的异常
6.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大气层被吹散,表面成为不毛之地②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
③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④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中黑色区域示意某类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图中太阳活动类型及其分布位置分别是( )
A.耀斑 色球层 B.太阳黑子 光球层 C.日珥 日冕层 D.太阳黑子 色球层
8.图中该类太阳活动( )
A.周期一定为11年 B.为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C.与耀斑活动同步 D.区域温度高于周围地区
9.在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地球上( )
A.无线电短波通信畅通 B.低纬地区不会出现极光现象
C.山脉雪线明显下移 D.海上航行方向可能受到干扰
太阳直接辐射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下图是“济宁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济宁冬季太阳直接辐射比夏季少的主要原是( )
A.冬季太阳高度较小,且白昼较短 B.冬季多阴雨天气
C.夏季可受到太阳直射 D.冬季冰雪反射率高
11.济宁4、5月份的太阳直接辐射高于6、7月份,原因是( )
A.4、5月份太阳高度最大 B.4、5月份降水较少
C.4、5月份白昼最长 D.4、5月份多沙尘天气
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曲线中( )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13.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云量厚度 B.地势高低 C.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把富余的电能并入电网。目前上海市正在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预计到2030年,上海市20%的用电将来自太阳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上海市的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由于上海市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C.地面裸露,比热容小
D.纬度偏低,晴天多
15.下列关于上海市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地理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市常规能源短缺
B.上海市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密集,能源消耗多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太阳发脾气”可能导致( )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②地球上发生“磁暴”现象③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④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到下列哪个国家旅行有可能欣赏到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 )
A.加拿大 B.英国 C.意大利 D.巴西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释放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等,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读上图,下列有关太阳活动与昼夜电离层电子浓度的高度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
B.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高年要大于太阳活动低年
C.100~200km处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
D.白天,100km处电离层电子浓度约为1011cm-3
19.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气候异常 B.磁暴现象
C.长波通信中断 D.极光现象
2016年4月8日,太阳极喷发“超级耀斑”,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104 km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0.图文资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太阳风
C.耀斑和太阳风 D.耀斑和日珥
21.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
②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
③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
④控制大型发电设施的发电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要素成正比的是( )
①太阳高度②地理纬度③大气厚度④大气透明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下图为我国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月份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地日照率冬季差异最小 B.哈密日照率高主要原因是纬度高
C.北京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 D.上海受“副高”影响时日照率高
24.M地最可能是
A.重庆 B.哈尔滨 C.呼和浩特 D.拉萨
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在2017年7月22日至8月1日期间,不向其火星轨道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出任何指令。NASA有关人员解释:“预计到时通讯会明显变差,谨慎起见,这段时间我们不会和我们的火星设备交流。我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
完成下列各题。
25.这次通信变差与火星、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关系相关,该时段火星最可能位于上图( )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
26.干扰通信的物质直接来自太阳 ( )
A.日冕层的带电粒子流 B.色球层的耀斑爆发
C.色球层的日珥抛射物 D.光球层的太阳黑子
褐飞虱是亚洲许多国家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稻区频发成灾,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下图为1950年至2009年太阳黑子周期与长江中下游稻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据图可知,褐飞虱大发生年份( )
A.具有11年左右的变化周期
B.与当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呈正相关
C.主要出现在太阳黑子相对数减少阶段
D.主要出现在太阳黑子相对数增多阶段
28.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产生影响,在太阳活动高峰年( )
A.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
B.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强烈干扰
C.不会扰乱地球电离层
D.长波通信受到干扰
二、综合题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辐射是地球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更是气候形成和演变的基本动力,紫外线辐射是太阳辐射中的特殊波段,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占太阳总辐射比重的4.6%~5.9%。呼伦贝尔沙区位于我国东北大兴安岭森林与呼伦贝尔草原过渡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呼伦贝尔沙地的太阳辐射量和紫外线辐射量影响大。呼伦贝尔沙地呈条带状沿海拉尔河、辉河、伊敏河及呼伦湖东岸分布,以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为主,流动沙地面积较小。下列左图为呼伦贝沙地分布图,右图为呼伦贝尔沙地紫外辐射、总辐射年变化统计图。
(1)说出影响呼伦贝尔沙地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的因素。
(2)补充右图中紫外线辐射曲线6~12月的变化特征。
30.下图是太阳大气外部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太阳大气外部结构名称:a ,b 。
(2)太阳活动c 形成于太阳大气的 层(填名称)。
(3)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它发生在 层(填名称)。太阳大气中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亮的斑块,这些斑块出现在 层(填名称)。
(4)世界上许多地区 的年际变化与黑子周期有一定关系。此外,太阳活动还扰动 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 现象。
31.太阳的表面常常会出现黑色的斑点——黑子。在风沙蔽日或阳光微弱的时候,我们甚至用肉眼也能看见黑子。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有关黑子的记录,在我国的史书《汉书 五行志》中。读“太阳黑子的周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发“黑”的原因是________。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因此,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为________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①核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不符合题意;②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不符合题意;③水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符合题意;④生物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符合题意;⑤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能,符合题意。故选C正确。
2.B
3.A
【解析】
【分析】
2.
图示太阳活动处的亮度明显大于周边,说明是一种增亮现象的太阳活动,即出现在色球层中的耀斑,排除ACD 。故选B。
3.
太阳活动会改变气候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统计数据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低峰年,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A正确。可能导致地球上降水偏多或者偏少,B错误。高纬度地区的极光,是太阳风轰击地球高层大气所致,C错误。太阳色球耀斑发生,太阳会以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释放出辐射能,到达地球引起地球大气层中电离层强烈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的传输,甚至信号中断,D错误。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熟练掌握大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即可,难度一般。
4.D
【解析】
【详解】
一般而言,太阳辐射强,地面温度高,地表水的易蒸发;煤炭和石油是地质时期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活动可引起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中断;而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形式,与太阳辐射无关。故选D。
【点睛】
注意本题要求选择“太阳活动无关”的一项。
5.B
6.D
【解析】
【分析】
5.
对照太阳的耀斑爆发特征及影响可知,耀斑不是一个暗黑的斑点,A错误。图中信息表明,此次耀斑爆发释放的能量巨大,因此耀斑是一个增亮的斑块,B正确。题中信息表明,此次耀斑发生在太阳系之外的红矮星之上,由于距离非常遥远,因此对地球没有影响,C、D错误。故选B。
6.
材料信息表明,此次耀斑爆发能量巨大,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行星表面直接受到带电粒子流的影响,可能成为不毛之地,①正确;带电粒子流到达行星后,吹散了行星的大气层,大气层的保温作用消失,因此其表面温度不一定会升高,②错误,AC错误。带电粒子流与大气碰撞产生的极光在行星的白昼部分会被恒星辐射掩盖,因此不可能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③错误,B错误。如果行星上有磁场,带电粒子流会干扰磁场,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④正确,D正确。故选D。
【点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等。
7.B
8.C
9.D
【解析】
【分析】
7.
图示黑色区域示意的太阳活动是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中的太阳黑子,AC错误;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突然变暗的部分,耀斑是出现在色球层中突然发亮的部分,B正确、D错误。故选B。
8.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不是一定为11年,A错误;太阳黑子发生时,在色球层相应处爆发耀斑,耀斑与太阳黑子活动是同步的,C正确;太阳黑子是太阳大气层的一种现象,不是太阳内部核反应,B错误;太阳黑子出现的区域较周边地区温度低,D错误。故选C。
9.
在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太阳会向外大量抛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若闯入地球大气层,会干扰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可能中断,A错误;在特殊情况下,低纬度地区可能会出现极光现象,B错误;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海上航行方向可能受到干扰,D正确;山脉雪线的变化是受气温影响的,与太阳活动无关,C错误。故选D。
【点睛】
太阳的大气层(外部结构):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
10.A
11.B
【解析】
【分析】
10.
由材料可知,太阳直接辐射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读图可知,该地冬季太阳直接辐射比夏季少,主要原因是冬季太阳高度较小,且白昼较短,A正确;济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B错误;济宁位于中纬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C错误;冬季降水少,地表积雪覆盖少,冰雪反射率影响小,D错误。故选A。
11.
济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4、5月份降水较少,晴天多,6、7月份降水多,云层削弱作用强,B正确;4、5月份太阳高度较小,夏至日最大,A错误;4、5月份白昼逐渐变长,但夏至最长,C错误;沙尘天气会削弱太阳辐射,不会造成4、5月份的太阳直接辐射高于6、7月份,D错误。故选B。
【点睛】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2.D
13.C
【解析】
【分析】
12.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数值最大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其次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可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图中低纬度数值小,高纬度数值大的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因为高纬度冰雪覆盖,反射率高,因此①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②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③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
由上题分析可知,①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②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均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太阳高度,C正确。云层厚度、地势高低、植被状况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会产生影响,ABD错误。故选C。
【点睛】
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因素,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天气: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日照时数: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量多。
14.D
15.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能源的开发。
14.上海纬度比德国和日本低,正午太阳高度大;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晴天相对较多;德国全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阴雨日多;日本虽为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具有海洋性特征,阴雨日多,D正确。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势较低。河湖纵横空气中水汽含量高,太阳有效辐射小。上与太阳辐射没有直接关系。故选D。
15.上海市常规能源短缺,为缓解能源紧张状况,该市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A对。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B错。太阳能清洁、可再生、能量分散,C错。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D错。
16.A
17.A
【解析】
【分析】
16.
“太阳发脾气”即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发生时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影响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影响手机用户通信,①②正确,A正确;极光主要出现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③错误;地球高层大气经常散逸到星际空间去,是因为受地球引力场的束缚很弱,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④错误。故选A。
17.
根据所学知识“太阳发脾气”为太阳活动。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极光现象主要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加拿大部分领土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可见极光现象,A正确。英国、意大利、巴西等国纬度相对加拿大偏低,出现极光的可能性较小。故选A。
【点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18.D
19.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太阳活动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电离层电子浓度变化特征、太阳活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考查学生获取和描述信息的能力。
18.图中显示,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小于夜间,因此选项A叙述不正确;图中显示,在低空,太阳活动高年与低年,电子浓度相同,因此选项B叙述不正确;图中显示,夜间100~200km处下层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因此选项C叙述不正确。图中显示,白天100km处电离层,太阳活动高年和低年的电子浓度均约为1011cm-3,选项D叙述正确。
19.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的气候变化及异常,选项A不符合题意。太阳耀斑爆发后,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会导致地磁场的强烈扰动,产生磁暴现象,选项B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会使电离层发生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但不是导致长波通信中断,选项C符合题意。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那里的高空大气层,被地球磁场捕获,同两极地区的大气相碰撞而产生的极光,选项D不符合题意。
20.C
21.A
【解析】
20.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A正确。
2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和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和控制大型发电设施的发电量是错误的做法。A正确。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2.D
【解析】
【分析】
【详解】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走过的路程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越多,因此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与太阳高度呈正相关,与地理纬度呈负相关;大气层厚度越大,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走过的路程越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多,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越少,因此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与大气厚度呈负相关;大气越稀薄,透明度越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因此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与大气透明度呈正相关。由此判断,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综合起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23.D
24.A
【解析】
23.观察图中曲线变化分析可知,四地日照率冬季差异最大,夏季最小,A错;新疆哈密因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B错;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的是哈密,C错;7、8月份,我国雨带移动到东北和华北,上海受副热带高压脊影响形成伏旱,降水少,日照率高,D正确。故本题选择D。
24.观察图,M地年日照率低于其他各地,说明该地多阴雨天气,日照不足,只有A项重庆符合,因其位于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多雨多雾日照少。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那么其他地区的哈尔滨、呼尔浩特和拉萨因晴天较多,日照率较高,故排除。故本题选择A。
25.C
26.A
【解析】
25.太阳活动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流的电磁波,从而会影响通讯传输。读图分析,在丙位置时,火星、太阳与地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从地球的方位来看,火星将会位于太阳的正后方。而在这一位置,太阳将会对地球与火星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因此,为了防止通信受损,NASA已经决定,暂停NASA和多个火星轨道飞行器以及地面火星车之间的通讯。故答案选C项。
26.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发生通讯干扰是由于NASA在向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射电磁波信号(无线信号)时要从太阳外围的大气层穿过,太阳大气层中的日冕层处于最外面且厚度最大,同时温度超过百万摄氏度,其物质已经处于电离状态高速运动,形成高能带电粒子流,其将干扰经过的电磁波信号(无线信号),使火星接收器接收到不完整信号,甚至无法接受到信号。所以选A。
【点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④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27.C
28.B
【解析】
【分析】
27.
由图可知,15个褐飞虱大发生年份中,大多数处于太阳黑子相对数减少阶段,C项正确,D项错误。太阳黑子活动具有明显的11年左右的周期性,褐飞虱大发生年份分布比较分散,规律性不强,不具有11年左右的变化周期,A项错误。褐飞虱大发生年份与当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不呈正相关,B项错误。故选C。
28.
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太阳黑子数目增多,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B项正确,C、D两项错误。到达地球的可见光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黑子增多,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并没有增强,A项错误。故选B。
【点睛】
太阳活动高峰年,太阳黑子数目增多,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是11年左右。
29.(1)太阳高度:昼长;云层厚度:沙尘天气。
(2)
【解析】
【分析】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天气状况、日照时间长短。
【详解】
(1)呼伦贝尔沙地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冬半年平均太阳辐射量小,但下半年当地白昼时间较长,太阳辐射量较大;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使得7、8月云层较厚,此时,太阳辐射量较小;该地荒漠化严重,沙尘天气较多也会影响太阳辐射。故影响呼伦贝尔沙地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长短(昼长)、云层厚度和沙尘天气。
(2)可根据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的趋势补充紫外线辐射量的变化曲线。根据已给出的曲线,可知紫外线的量小于太阳总辐射量。作图如下:
【点睛】
30.(1)光球层 日冕层
(2)耀斑 色球
(3)太阳黑子 光球 色球
(4)降水量 电离 磁暴
【解析】
【详解】
(1)太阳大气层自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读图可知,a为光球层,b为日冕层。
(2)读图可知,c为发生在色球层中的耀斑。
(3)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为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增亮的斑块出现在色球层上。
(4)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周期有一定关系。此外,太阳活动还扰动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点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乱地球电离层
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各类无线电通信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世界各国和我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测,力图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2.干扰地球磁场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
3.产生极光
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从而出现美丽的极光。
4.自然灾害
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31. 光球 温度比周围地区低,看起来暗淡 耀斑 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11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太阳黑子为材料,涉及太阳活动的标志、周期、对地球影响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
(1)光球层表面常出现一些黑斑点,叫太阳黑子,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发黑的原因是温度比周围低,看起来暗。色球的某些区域有时会突然出现大而亮的斑块,人们称之为耀斑,耀斑与黑子活动同步;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 ,使地球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极光;近几十年的研究还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3)图中从1900年到2010年的110年期间,太阳黑子共出现10次高峰期,可算出太阳活动活动周期为11年。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