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二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
4 窦娥冤(节选)
1.品读相关细节,鉴赏戏剧的语言和人物形象,培养戏剧鉴赏能力。
2.探讨作品主题,认识当时社会黑暗和统治者残暴的现实,提升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任务一 文本知识解读
一、走近作者
关汉卿(约1230—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
(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
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编有杂剧六十
多种,现存十多种。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
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所作散曲今存套曲十多套、小令四十多首,其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方面地揭示了金元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和斗争精神。
二、探究背景
高利贷是封建剥削的特征之一,而元代则达到了最高峰。元王朝在至元年间由政府设立“斡脱总管府”“斡脱所”作为官营高利贷的法定机关。帝王、后妃、贵臣、军官及豪强地主等,都通过这个机关进行高利贷剥削。地方上的土财主则开解典库(当铺)作为私营高利贷的处所。私人间的借贷也按照官府所定利率计算。例如本银一锭,满一年,本息共二锭;满十年,本息共一千零二十四锭。这种利息叫作“羊羔儿息”。满期,债户无力偿还,那么债户的牲畜、房屋、田地,甚至妻子儿女便当作抵押品被抢夺走;再不够,就连累到子孙、宗族和亲友,要他们代偿或做抵押。
元朝时,将全国不同的民族划分为四个等级,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其中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汉人和南人地位最低。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种族压迫的现象,部分蒙古人或色目人,依仗着与统治者的某些关系,到处游荡,惹是生非,向汉人、南人进行勒索、讹诈和侮辱。官员腐败,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便把看到的、听到的有关百姓的悲惨遭遇写进他的剧作中,《窦娥冤》便是其中之一。
三、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
元杂剧
1.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的“折”相近于现代话剧中的“幕”,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个整套,须一韵到底。“楔子”相当于现代戏曲的“序幕”或“过场戏”,一般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也可置于折与折之间,用以衔接剧情。一般一本只用一个楔子,也可不用。
2.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词、宾白、科介三部分。
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
宾白:即说白。因为以唱为主,所以把说白叫作宾白。
科介:也称科范,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3.元杂剧的角色。
旦:女角。包括正旦、外旦、大旦、小旦、老旦、搽旦等。
末:男角。包括正末、副末、冲末、小末等。
净:俗称“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
杂: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角色。
你搜集的内容 : .
zhí
mán
kān
háng
juàn
qiān
hái
cháng
jiā
guì
kàng
dī
tí
yìng
yīng
偃
堰
揠
暄
喧
煊
辨析 “分辨”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倾向于用眼睛看,用脑子思考。
“分辩”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倾向于用嘴说。
填空 面对老师的批评,他① 道:“我之所以把这道题做错,是因为② 不清楚A、B有什么区别。”
分辩
分辨
三、词语辨析
1.分辨·分辩
2.嘱咐· 吩咐
辨析 “嘱咐”侧重于叮嘱、告诫。不含强制命令的意思,语义较轻。
“吩咐”多指上级或长辈的口头指派或命令。通常带有强制性语气,语义较重。
填空 ①带着家人的 ,带着乡亲的祝福,他一步一步走出了大山。
②大家一定要服从指挥,照上级 的去做。
嘱咐
吩咐
杳无音信 不知所终
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 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辨析: .
“杳无音信”侧重没有消息。“不知所终”强调不知道对方在哪里。
四、成语积累与辨析
1.负屈衔冤: .
.
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屈。指蒙受冤屈,
得不到昭雪。
.2.杳无音信·不知所终
(一)品读相关细节,鉴赏戏剧的语言和人物形象,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1.朗读【端正好】【滚绣球】并思考问题: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答案: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与抗议,是对当时社会法制和统治秩序的否定,直抒胸臆、高亢激越、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满腔怨恨,体现了抒情性。
重点难点全突破
2.找出【滚绣球】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对比、对偶、反问。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主人公的满腔怨恨得到淋漓尽致地抒发,而且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3.朗读【倘秀才】至【鲍老儿】并思考: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请求刽子手走后街而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对塑造窦娥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窦娥赴刑场时,请求刽子手走后街而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其性格的善良——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却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就充分显示了她纯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而剧作家愈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愈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也就愈发令人同情,窦娥这个形象也就更加丰满动人。
1.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 为什么
答案:不可以。第一桩誓愿是希望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第二桩誓愿是让白雪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表明她的清白;第三桩誓愿是要楚州亢旱三年,是因为“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样做不仅证明自己的冤屈,而且希望上天惩治邪恶。这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一桩比一桩强烈,层层深入,不可颠倒。
(二)朗读【耍孩儿】至【煞尾】并思考讨论,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
答案: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一桩比一桩强烈,为的是把冤情昭示世人,感动苍天,揭露官吏腐败、百姓蒙冤却呼告无门的现实,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凭借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或实现的事在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理,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惩治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美好愿望。
2.窦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3.大家对结尾的三桩誓愿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是“亮点”,有人认为是“败笔”。对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示例一:这种带有浪漫色彩的手法,淡化了人在矛盾斗争中的积极作用。窦娥的愿望实现了,却不是其斗争换来的,而是其冤屈感动了上天。将斗争胜利的希望寄托于神灵,这种消极的描写冲淡了整个作品积极的思想意义。
示例二:这并不是宣扬封建迷信,而是浪漫主义的艺术处理。此处情节的安排,是一种戏剧手法,为表现主题而设,强化悲剧气氛,用以反映窦娥冤屈之深。“托于神祇”仅是其外壳,其核心还是表现窦娥无辜蒙冤的满腔愤怒。三桩誓愿的实现,使主题更加深化,悲剧气氛更加浓烈,《窦娥冤》的“冤”字也就更为突出了。
(三)“叫声屈动地惊天”,窦娥因无辜蒙冤而又求告无门,只能对天地倾诉冤情。今天,国家把“公正”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已成为现实。请以“公正”为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公正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它是人类永远仰慕的美德,是一种可与天地共存、与日月争辉的高尚德行。一个人具备了公正无私的品德,就能光明磊落、实事求是、主持正义、扬善除恶。公正无私者总会青史留名,被世人铭记;以权谋私、徇私枉法者终究会受到谴责、鄙视。天下为公、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今天我们进行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宝贵财富。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题目。
关汉卿
田 汉
狱 卒 提关汉卿!
禁 子 跪下!
(关汉卿昂然不跪,禁子拿棒要敲他的腿)
狱 吏 (制止)别难为他。关汉卿,你坐下吧。
(向狱卒)给他一条小凳。
狱 吏 怎么样 这些日子还好吗
关汉卿 嗯,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可还死不了。
狱 吏 是啊,真是不愿你死啊,你的文章我不懂,可是你的
医道真高明,我娘吃了你的药好多了。真没有想到
好得那么快,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走道儿了。
关汉卿 走走有好处,老年人可也不能太累。
狱 吏 是,是,真是谢谢你。可是,关汉卿,你的案情越扯越
大了。说老实的,恐怕很难救你,怎么办呢
关汉卿 (诧异)“越扯越大”了
狱 吏 对。大得够瞧的了。你有一位老朋友叫叶和甫的吗
关汉卿 唔,有这么个人,不是什么老朋友。
狱 吏 他要来跟你谈谈。
关汉卿 我跟他没有什么可谈的。
狱 吏 谈谈吧,对你或许有些好处。(向内)叶先生,请吧!
叶和甫 (从里面走出来,对关汉卿很关切的口气)哎呀,老朋友,
真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跟你见面。当初你不听我的话,
我害怕总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我说,《窦娥冤》最好别
写,要写必定是祸多福少,现在怎么样 不幸而言中了
吧。
关汉卿 (鄙夷地)你要跟我谈什么 快说吧!
叶和甫 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点儿吗
关汉卿 (不耐)有话快说吧!
叶和甫 (低声)好,汉卿,先告诉你一个极可怕的消息,你那位
朋友王著跟妖僧同谋,上个月初十夜里,在上都,把阿
合马老大人和郝祯大人都给刺死了!
关汉卿 唔,真的
叶和甫 千真万确的。现在大元朝上上下下都为这件事发抖。
你看这是国家多么大的不幸!
关汉卿 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
叶和甫 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
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
大人的。
关汉卿 (怒)怎见得呢
叶和甫 许多人听见他在玉仙楼看《窦娥冤》的时候,喊过“为
万民除害”,后来他在上都伏法的时候又喊“我王著为
万民除害”,而且你的戏里居然还有“将滥官污吏都杀
坏”的词儿——
关汉卿 (按捺住怒火)你觉得“滥官污吏”应不应该杀呢 我们
写戏的离不开褒贬两个字。拿前朝的人说,我们褒岳飞,
贬秦桧。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秦
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人教唆的吗
叶和甫 汉卿,你这话何尝没有一些道理,可是如今正在风头上,
皇上和大臣们怎么会听你的 再说,我今晚来看你,倒也
不是为了跟你争辩《窦娥冤》的后果如何,(又低声)我
是奉了忽辛大人的面谕来跟你商量一件大事的。你的
案情虽说是十分严重,可是只要你答应这件事,还是可
以减刑甚至释放你的。
关汉卿 我跟忽辛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叶和甫 别这么火气大,老朋友,这事你也吃不了什么亏。反正
王著已经死了,没有对证,只要你在大臣问你的时候,供
出王著刺杀阿合马大人是想除掉捍卫大元朝的忠臣,联
合各地金汉愚民图谋不轨。只要你肯这样招供,不只你
的案子可以减轻,忽辛大人为了酬劳你,还预备送你中
统钞一百万。
关汉卿 (怒火难遏)你还有什么说的
叶和甫 你答应了吗 (过去)
关汉卿 我答应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竟把叶和甫打倒在地)
叶和甫 汉卿,我好好跟你商量,你怎么动起粗来了
关汉卿 狗东西,你是有眼无珠,认错人了。我关汉卿是有名的
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
你想替忽辛那赃官来收买我 我们中间竟然出了你这样
无耻的禽兽,我恨不能吃你的肉!
叶和甫 (狰狞无耻的面目毕露)你不答应,好,那你等着死吧。
关汉卿 死也不跟你这无耻的禽兽说话了!狱官,让我回号子去。
(有删改)
1.“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节选文段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2.“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选段中哪些地方反映出关汉卿具有“铜豌豆”的特质 请简析。
1.解析:本题考查戏剧的矛盾冲突。可以根据剧情,找出主要事件。选文中显性事件是叶和甫劝关汉卿供出王著刺杀阿合马的目的,关汉卿对其大打出手并痛骂;隐性事件是王著看过《窦娥冤》后刺杀了阿合马等人。根据这两个事件作答即可。
答案:关汉卿与叶和甫的正面矛盾冲突,王著等人和阿合马等人的矛盾冲突,还有关汉卿面对名利诱惑及生死抉择时的内在矛盾冲突。
[自我校对]
2.解析:本题考查戏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选段中,叶和甫到狱中劝说关汉卿供认王著刺杀阿合马的目的,以减刑和赠金为诱饵,而关汉卿早就看透了叶和甫无耻的嘴脸,不屑与他再多费口舌,将其打倒在地,由关汉卿与叶和甫的对话可知,关汉卿写作《窦娥冤》振奋民心。故可从关汉卿的主要事迹中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找出其中体现“铜豌豆”(宁折不弯、坚贞不屈、毫不退让)特质的事迹。
答案:①关汉卿宁折不弯,坚持写出《窦娥冤》,坚持演出,振奋了民心,震慑了坏人。②关汉卿不受名利诱惑,不受威逼胁迫,具有浩然正气。③关汉卿疾恶如仇,他把劝说他的叶和甫打倒在地。这些都体现了关汉卿面对诱惑、阻挠和迫害时不妥协、不退让的“铜豌豆”的特质。
1.从戏剧情节入手,把握冲突。
(1)从场次入手。
(2)从情节的线索入手。
2.从人物关系入手把握冲突。
戏剧里面涉及哪些人物 人物与人物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人物与人物之间是否有利害关系 主要从这些方面把握戏剧冲突。
把握和分析戏剧冲突
3.分析主要冲突,把握人物性格和主题。
在多个矛盾冲突中抓住主要冲突,分析这些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进而分析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理解戏剧的主题。4 窦娥冤(节选)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亲眷(quàn) 盗跖(zhí)
嗟怨(jiē) 前合后偃(yǎn)
B.枷锁(jiā) 罪愆(yǎn)
衔冤(xián) 湛湛青天(zhàn)
C.寒暄(xuān) 错勘(kān)
亢旱(kàng) 苌弘化碧(cháng)
D.煞尾(shā) 埋怨(mái)
尸骸(hái) 杳无音信(yǎo)
解析:A项,“眷”应读juàn;B项,“愆”应读qiān;D项,“埋”应读mán。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防 顷刻 两全其美 引吭高歌
B.脉膊 造孽 皇天后土 怨气冲天
C.誓愿 白炼 揠苗助长 申冤昭雪
D.分辨 处决 古陌荒千 不明不暗
解析:B项,“膊”应为“搏”;C项,“炼”应为“练”;D项,“千”应为“阡”。
答案:A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
①刽子磨旗、提刀 磨旗:摇旗
②行动些 行动些:行动起来
③不提防遭刑宪 刑宪:拷打
④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生:产生
⑤向哥哥行有句言 行:排行
⑥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葫芦提:当时的口语,“糊里糊涂”的意思
⑦兀的不是我媳妇儿 兀的:这,这个。与“不”连用,表示反问,如同说“这岂不”“怎的不”
⑧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荐:祭奠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⑥⑦⑧ D.②③④⑤
解析:②行动些:走快些。③刑宪:刑律。④生:甚、深。⑤行:表示处所。宋代和元代口语里自称或者称呼别人的词的后边,有时加“行”字,意思大致相当于“这边”“那边”或者“这里”“那里”。
答案:C
4.下列对戏剧术语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外末) ②端正好 ③云 ④正宫 ⑤滚绣球
⑥一煞 ⑦唱 ⑧正旦 ⑨科 ⑩倘秀才 花脸
耍孩儿 鲍老儿 卜儿 快活三 净
A. 角色名:①⑧
B. B.角色表演指示:③⑦⑨
C. 宫调名:②④
D. D.曲牌名:⑤⑥⑩
解析:C项,“端正好”是曲牌名。
答案:C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关汉卿,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今存十多种,代表作除《窦娥冤》外,还有《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B.《窦娥冤》,著名杂剧,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短的独立段落,一般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有时用在折与折之间,衔接剧情;有时用在结尾,作为总结)。
C.“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王实甫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
D.《窦娥冤》(节选)中用到的“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三个典故涉及的人物分别是周朝的苌弘、古代传说中的杜宇、战国的邹衍。
解析:C项,“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墙头马上》的作者是白朴。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戏剧,完成6~8题。
《窦娥冤》第四折(节选)
关汉卿
(窦天章云)带那蔡婆婆上来。我看你也六十外人了,家中又是有钱钞的,如何又嫁了老张,做出这等事来
(蔡婆婆云)老妇人因为他爷儿两个救了我的性命,收留他在家养膳过世;那张驴儿常说要将他老子接脚进来,老妇人并不曾许他。
(窦天章云)这等说,你那媳妇就不该认做药死公公了。
(魂旦云)当日问官要打俺婆婆,我怕他年老受刑不起,因此咱认做药死公公,委实是屈招个!(唱)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窦天章云)端云儿也,你这冤枉我已尽知,你且回去。待我将这一起人犯并原问官吏另行定罪,改日做个水陆道场超度你生天便了。(魂旦拜科,唱)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云)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窦天章云)好孝顺的儿也!(魂旦唱)嘱付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招伏①罪名儿改。(下)
注①招伏:指招供伏罪。
6.下列对这折戏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梅花酒】一曲既是答窦天章的问题,也是对黑暗社会的质问,并以三大誓愿应验证实了冤情。
B.“你道是咱不该”中“不该”指的是“不该认做药死公公”,再次引出了窦娥对冤情的怨愤和倾诉。
C.【鸳鸯煞尾】一曲表明,与做官的父亲相比,窦娥对社会的黑暗认识得更深,因此她劝父亲杀尽“滥官污吏”为“万民除害”,而不说“为朝廷效力”。
D.本选文的曲词与道白搭配得非常好,曲白相生,通俗自然,道白引出曲词,曲词解释道白,推动情节发展。
解析:“不说‘为朝廷效力’”错,【鸳鸯煞尾】一曲确实表明窦娥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对父亲的话也是她善良性格的体现,劝父亲为民除害,但她也希望父亲“与天子分忧”。
答案:C
7.本文节选的部分同课文节选的部分比较,窦娥的哪些品性体现得更为明显 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本文节选部分中窦娥的孝顺、善良体现得更为明显。②窦娥请求父亲照料蔡婆婆,同时告诫父亲为民除害,替天子分忧,表现了她的孝顺、善良。
8.作者让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并应验,此处又让窦娥的冤魂诉冤并雪冤,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答案:①增强控诉力量,揭示黑白颠倒的社会本质。②寄托人民大众对除恶雪冤的强烈愿望。
三、语言运用
9.根据下面的材料,给“杂剧”下定义。(不超过50字)
杂剧是一种传统戏剧样式,综合了“唱”“念”“做”等表现手法。它的剧本描写人物故事则主要通过歌唱和念白。一些优秀剧本的唱词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诗剧的色彩。念白部分由于受唐宋以来的戏剧传统的影响,常有插科打诨,颇富幽默趣味。
杂剧一般是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这四套由一个演员主唱。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一些次要的角色被称为外末、外旦等,偶尔也唱一二支小令,从来不唱整套曲子。
杂剧盛行于元朝,明清渐趋衰微。
答案:杂剧是一种盛行于元朝、综合“唱”“念”“做”等表现手法、以主角的歌唱和念白为主、一般为四折本的传统戏剧样式。
10.仿照下面所给对联的下联,以《窦娥冤》(节选)的思想内容、艺术形象、语言风格、历史地位等当中的一点或数点为写作对象,拟写这副对联的上联。
上联:窦娥刑场三桩誓愿感天动地
下联:汉卿杂剧一腔热血震古烁今
11.《窦娥冤》(节选)中,窦娥在行刑前发了三桩誓愿:一是血溅白练,二是六月飞雪,三是亢旱三年。文中前两桩誓愿已经应验了,请你续写第三桩誓愿应验时的情形。要求:(1)采用白话文;(2)运用想象,以描写为主;(3)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100字以上。
答案:示例:时近夏季,烈日当空,远山一片苍黄,山上的树木已经基本干枯死了,田地里没有一丝绿色,到处都是冒着燥热气息的干裂土地,风吹过后一片尘土飞扬。河里早已滴水全无,河床像龟壳一样到处都是皲裂的痕迹,放眼望去,一片荒芜,灰蒙蒙的天地间,死一般的凄惨。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