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海底两万里》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海底两万里》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8 15:2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下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复习资料
知识梳理
【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法国著名的儒勒·凡尔纳,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讲述了“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其他两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内容梗概】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及其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作品主题】①反对殖民压迫。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②充满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航行线路图】中星太平洋【经瓦尼可罗群岛托雷斯海峡】一印度洋——【经锡兰采珠场】——红海——【经阿拉伯隧道、希腊郡岛】——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南极海域】(南冰洋)—【到达极点】大西洋冰洋【挪威海岸附近的罗弗敦群岛附近的海域】
【内容简介】1866年,在海上发现了一头被认为是独角鲸的大怪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追捕。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叉手尼德 兰三人,发现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船长尼摩,是个不明国籍、自称“跟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的神秘人物,身材高大,神情自信、坚毅。尼摩邀请阿龙纳斯参观了这艘令人惊叹的现代工业的杰作——诺第留斯号。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乘诺第留斯号,从太平洋出发,开始了海底探险旅行。他们观察着空中飞鸟般的各种鱼类,形形色色的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研究着。途经克利斯波岛,潜艇停在海底,他们穿上潜水衣,漫步在海底平原上,用特制的步枪在海底森林里打猎。尔后,潜艇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等危险,安然驶向印度洋。这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尼摩船长从海面上望见了什么,突然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他粗暴地把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们禁闭在小房间里,并强迫他们人睡。翌日,阿龙纳斯醒,尼摩船长请他治疗一个身受重伤的船员。船员不治身死。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死者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
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岛在面前了。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对,尼德 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由此,阿龙纳斯感到在尼摩身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无比勇敢,二是他对人类的牺牲精神。
从红海到地中海,若走好望角,需绕行非洲一周。但尼摩船长沿着他所发现的一条阿拉伯海底通道潜行,不到二十分钟,就通过苏伊土地峡,到达地中海。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主要人物及人物判断】
人物 人物判断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尼摩船长 建造“诺第留丝号”潜艇 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 在珊瑚礁里埋葬船员; 勇斗黑鲨;在锡兰岛采珠场救了一个穷苦的采珠人; 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陆地上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 充满浪漫、神秘色彩,热情、冷酷、和善,遇事头脑冷静、沉着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和反抗,富有正义感和奉献精神,具有自强不息得进取精神。
阿龙纳斯 作品中的“我”,博物学家,教授 乘潜艇在水下航行,饱览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 对海洋生物做了详细介绍,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 热爱海洋,头脑清醒,博古通今
康塞尔 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30岁,比利时人。 在缺乏氧气时将氧气让给教授; 在海底观察遇到许多动物并给它们分类。 忠心耿耿,做事一丝不苟,生性沉稳,为人随和
尼德·兰 捕鲸手,鱼叉手王,大约40来岁,加拿大人。 刚到“鹦鹉螺号”,大骂船上的人是海盗; 看见侍者过来,直接把他按倒在地,扼住他的喉咙。 六次策划逃跑。 经验丰富,性情暴躁
名著练习
一、填空题
1、凡尔纳是 国的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为“ ”。
答案:法国,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之父”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 ,第三部是 。
答案: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3、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 ”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 现代小说的先河,我国的 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答案: “机器时代”,西方和日本 ,科幻
4、《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 ,还在于 。
答案: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5、《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 、自然科学家 、仆人 、捕鲸手 ,“亚伯拉罕 林肯”号驱逐舰舰长 ,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答案:尼莫、 阿龙纳斯、 康塞尔、 尼德 兰 、法拉格特
6、《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 发电。
答案:海洋
7、《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 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 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 ,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答案:鲨鱼,儒艮
8、鲸鱼用 进行呼吸,《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叫 。
答案:肺,鹦鹉螺号
是一名 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
的体现。
答案:尼摩船长, 反抗压迫, 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
二、选择题
10、( )是加拿大人,勇敢机智,捕鲸技艺天下无双。
A康塞尔 B尼德 C阿尤纳斯
答案:B
11、尼摩船长在海底用( )做的笔写字。
A鲸鱼骨头 B鹅毛 C塑料
答案:A
12、“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谁说的( )。
A阿尤纳斯 B尼摩船长 C尼德
答案:B
13、鹦鹉螺号是用( )作为动力源的。
A电 B太阳能 C海水
答案:A
14、鹦鹉螺号最快时速是( )海里。
A、50 B、500 C、5000
答案:A
15、鹦鹉螺号总计费用是( )法郎。
A、225万 B、100万 C、500万
答案:C
16、尼摩船长邀请我们去打猎,他们打到了什么? ( )
A、兔子 B、水獭 C、鲨鱼
答案:C
17、在托雷斯海峡遇到什么危险?( )
A、鲨鱼 B、撞上一块暗礁,搁浅 C、被炸弹轰炸
答案B
18、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地呢?( )
A因为珊瑚地很美丽 B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
答案:B
三、简答题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但当A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A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以上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该书作者是儒勒·凡尔纳,A处的人物是 。(1分)
(2)请简要叙述该片段的故事情节,并分析该情节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征。(1分)
答案:(1)尼摩船长
(2)该片段是: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被章鱼所困扰,船上的人拿斧头与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最后击退章鱼。尼摩船长的性格特征:英勇顽强,不畏艰险。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一八六六年出了一件怪事,出现了一种没人说得清楚、也无从解释的现象,大家可能还都记忆犹新。且不说种种流言使港口居民惴惴不安,令内陆公众惊诧不已,就连那些在海上讨生活的人也都大大地受了震动。那些从事大宗买卖的商人,船主,船长,打鱼的,各国的海军军官,以及欧美两大洲的各国政府,对这件事都表示了高度关注。
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有不少船只在海上碰到过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梭形物体,有时还闪着磷光;和鲸鱼相比,这个“庞然大物”体积要大得多,动作也快得多。
(1)上述语段出自名著《海底两万里》,文中所说的“庞然大物”是 。(1分)
(2)小说中有许多冒险的经历,请列举两例。(每个10字以内)(1分)
答案:(1)诺第留斯号潜艇
举例:海底森林狩猎,遇到角鲨;在南极圈遭遇冰山封路。
21、《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6分)
答案:示例: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
科幻小说往往也是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曲折的情节和对海洋知识的介绍,如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这时候,我听到相当响的啸声,我晓得船上储水池盛满水了,诺第留斯号潜入大西洋水底下去了。
我留在我的房中。我要躲开船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我就这样度过这很愁闷的一天,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丢开这只神奇的诺第留斯号,使我的海底研究不能完成!这样离开这海洋,像我喜欢说的,这样离开“我的大西洋”,并没有观察它的最深水层,并没有从它取得印度洋和太平洋曾给我揭露的秘密!我的小说刚翻完第一章就从手中掉下去了,我的梦正在最美好的时候就被打断了!多少苦闷的时间就这样过去,有时看见自己跟同伴们安全逃在陆地上,有时又不顾自己的理性,希望有意外的机会,阻止尼德·兰的计划实现!我两次到客厅中去。我要看罗盘。我要看诺第留斯号的方向是不是接近或离开海岸。不,诺第留斯号总是在葡萄牙沿岸海水中行驶。它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北开行。所以,这时候必须打定主意,准备逃走。我的行李并不重,只有我的笔记,没有什么别的了。至于尼摩船长,我心中问,他对于我们的逃走将怎样想,使他心中有怎样的苦恼,或者使他有多少的损害,以及当逃走或被发觉或不成功的两种情况下,他将怎么办!当然我没有什么可以埋怨他,与此相反,待客的态度,从没有像他那么坦白真诚。我离开他,我不能说是忘恩负义。没有什么誓言把我们跟他束缚在一起。他相信把我们永远拉在他身边的,只是客观环境的力量,而不是我们的约言。但他的这种公然承认,永远把我们留在船上作囚人的想法,正能说明所有我们的逃走企图都是合理的。
我自从在桑多林岛附近跟船长会见以,就没有再看见他。在我们出走之前,是不是有机会使我再见他一面呢?
我同时又想见他,又怕见他,我注意听,我是不是可以听到他在隔壁的房中走动呢。没有什么声响传到我的耳边。
1、“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为什么会感到惋惜?(1分)
2、最后一段说:“我同时又想见他,又怕见他。”其中,“怕见他”照应了前文中的哪一句话?(1分)
在人物刻画上,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1分)
答案:
1、因为离开了,“我”就不能够完成海底研究,不能让大西洋也像印度洋和太平洋那样给“我”揭露的秘密,所以感到惋惜。
2、我要躲开船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
3、心理描写,揭示了“我”计划从诺第留斯号逃走时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