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阳光直射、斜射对地面获得热量的影响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太阳光直射、斜射对地面获得热量的影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3-13 15:5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七上 第一章 太阳光直射、斜射对地面获得热量的影响(1课时)
【课型】活动课
【课标要求】
●通过简单的活动,了解太阳光直射、斜射对地面获得热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简单的活动了解太阳光直射、斜射对地面获得热量的影响,逐渐养成观察和动手能力。
2.能准确说出太阳光照射角度大小与地面获得热量多少的关系。(重点)
3.通过活动,了解一天之中太阳高度大小与地面获得热量多少的关系,及一年之中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对不同季节气温高低的影响。(难点)
【教学模式】活动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放大镜、手电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同一地点,不同时间获得的热量有多有少;同一时间,不同纬度获得的热量也有很大差异。这都与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大小密切相关,那么,太阳光的直射、斜射对地球表面获得热量的多少有何影响呢?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活动来探讨这些问题。
学生四人一组,围成一圈,准备好放大镜,火柴,手电筒,背景为绿色的绘图纸。
通过事先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指导学生通过用放大镜聚集太阳光点燃火柴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演示,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在学生演示后教师引导学生验证自己观察记录情况。
根据要求小组内交流并演示火柴点燃的实验。在演示的同时做好记录。
通过正确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观察记录结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能力。








刚才我们通过演示,知道了太阳光的集中与分散对地表获得热量的多少有很大的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太阳光在地表的集中与分散呢?
教师提出实验的具体要求后,深入各小组之间巡视指导。观察步骤:
1.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的直射与斜射,观察同一束光线散布在不同的面积上,其亮度有何不同?
手电筒光线模拟太阳光照射状况
2 、甲、乙、丙三地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太阳光照射状况。观察哪一束光线散布面积最小?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那一束光线散布面积最大?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光热最少?

太阳光的直射与斜射
友情提示:太阳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因此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可以看成是平行线。
3.观察结论:
太阳光直射、斜射与地面获得热量的关系
A阳光直射:
B 阳光斜射:
手电筒照射地面,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观察记录:

光线散布面积
亮度
光线直射
光线斜射
2.观察记录:
角度
面积
热量
甲地
乙地
丙地
3.学生分组讨论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并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








通过活动一我们知道,阳光照射角度越大,其阳光散布面积越小,地面获得热量越多,反之,阳光照射角度越小,其阳光散布面积越大,地面获得热量越少。那么,一天之中,太阳高度大小与地面获得热量多少又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出示一组问题:
1.观察下图思考:
一天之中,清晨、正午和傍晚三个阶段,哪两个阶段太阳高度最小,哪个时段太阳高度最大?
2.观察结论:
一天中,太阳高度与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的关系
清晨:
正午:
傍晚: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观察记录:
清晨
正午
傍晚
太阳高度大小
追问,是教师追问,对地球自转基本知识进行拓展提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迁移运用能力;探索,是学生探索,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密切结合,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观察是基础,思维是核心。地理观察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清其本质。观察思考:一年之中,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对不同季节气温高低的影响情况。
观察思考:北京一年中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说说哪个季节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多;哪个季节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少。

甲 夏至
乙 春分、秋分
丙 冬至
观察记录:
夏至
冬至
春分秋分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完成上述表格。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只要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就能练就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地理,探索未知的世界。今天,同学们积极动手,主动参与实验,了解了太阳光照射角度大小、太阳高度大小、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与地面获得热量多少的关系,开动了脑筋,发现了问题,做好了笔录,亲身体会到了地理的乐趣,我想,这正是我们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思考交流:
一年中,你的家乡什么季节地表获得热量最多,气温最高?什么季节地表获得的热量最少,气温最低?
地球上的五带中,哪个温度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的太阳光照最多,哪个温度带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获得的太阳光照最少?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的优点是,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和书本,积极动手动脑,探究合作学习,从地理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问题,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但是,理论与现实的脱节,还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