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诗 专题复习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诗 专题复习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8 15:3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多情自古伤离别
中考离别诗专题复习
语文
唐人好诗,
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严羽《沧浪诗话》
七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黄鹤楼》【唐】崔颢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春望》【唐】杜甫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月夜》【唐】杜甫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相见欢》【宋】朱敦儒 《无题》【唐】李商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如梦令》【宋】李清照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七夕》【唐】李商隐
《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下册
《木兰诗》《乐府诗集》 《子衿》《诗经·郑风》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逢入京使》【唐】岑参 《送友人》【唐】李白 《别云间》【明】夏完淳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送别时,表达对友人的不舍、惜别之情 离别后,抒发对亲友的思念与重聚的期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送友人》【唐】李白 《七夕》【唐】李商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
离别后,抒发远离故土的哀伤与回归的渴盼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木兰诗》《乐府诗集》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逢入京使》【唐】岑参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春望》【唐】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子衿》《诗经·郑风》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无题》【唐】李商隐
《黄鹤楼》【唐】崔颢 重逢日,追忆美好的过往,也掩藏着即将再别的感伤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月夜》【唐】杜甫
《相见欢》【宋】朱敦儒 《如梦令》【宋】李清照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别云间》【明】夏完淳 以题之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送友人》 【唐】李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送别
两地
别舍弟宗一
【唐】柳宗元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离情别意
显而易见
假注之力
离别的常见原因:
离别的常见对象:
游学、应试、荣升……
贬谪、征战、丧乱……
亲人、爱人、朋友……
别舍弟宗一
【唐】柳宗元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宗一:柳宗元的从弟,柳宗元被贬柳州,他一路相随,陪伴一年之后,自柳州赴江陵,此诗即送别之作。②桂岭: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③洞庭:在柳州至江陵途中。④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贬谪苦痛
分别无奈
作者心情“倍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长期被贬蛮荒之地;
一路伴随自己的弟弟将要离去。
缘景明意
离别的常见意象:
流水、明月、杨柳、蓬草……
鸿雁、杜鹃、班马、寒蝉……
羌笛、孤帆、樽酒、长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宿府
【唐】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②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③一枝安:比喻自己入严武幕府任职,以求暂时的安居。
明月千里总寄相思
有评论赞誉这首诗的颔联“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请你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对此进行简要赏析。
颔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写诗人“独宿”的所闻所见: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中天的明月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诗人借长夜的角声、中天的明月烘托出孤寂、悲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独难耐、沉郁悲愤的复杂心情。
因情求旨
离别的常见情语:
寒、残、寂、孤……
悲、伤、忍、堪……
宿府
【唐】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②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③一枝安:比喻自己入严武幕府任职,以求暂时的安居
孤苦伶仃前路渺茫
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作者为何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慨叹。
①饱经战乱,与亲朋音信断绝。②飘零辗转,因关塞战争频发,萧条荒凉,归路艰难。③苦捱十年,无奈暂依幕府,也只是求得暂时安居,政治抱负仍难实现。
以题之名
假注之力
缘景明意
因情求旨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①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冠以“赋得”二字。此诗是应考习作,作者当时十六岁。②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③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④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离别是成长的必修课。
让我们读懂离别诗,读懂离别。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多情自古伤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