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奥数
【例1】 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20 cm,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时?
【解析】 可以先算出两地的实际距离,再依据“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求出甲、乙的速度和,最后把速度和按“2∶3”进行分配算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时。
【解答】
变式练习1 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相距12厘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6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3。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驶多少千米?
【例2】 如右图,一个半圆形花坛平面图的周长是15.42厘米,这个半圆形花坛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析】 要求这个半圆形花坛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必须知道这个半圆形花坛的实际半径是多少米。根据“半圆形花坛平面图的周长是15.42厘米”,我们可以列方程求得它的图上半径是多少厘米,再结合比例尺1∶1000,可以推算出半圆形花坛的实际半径是多少米,进而求出半圆形花坛的实际面积。
【解答】
变式练习2 如右图,半岛花园的一个扇形花园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是35.7厘米,这个扇形花园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1.25∶0.75= ∶= ×= ×=
25∶125= ×75= 2.7∶0.9= 4.8∶3.2= 0.8∶0.16=
挑战奥数
例1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0×30=600(千米) 甲、乙两车速度和是:600÷3=200(千米/时) 甲车速度是:200×=80(千米/时) 乙车速度是:200×=120(千米/时) 答:甲车速度是80千米/时,乙车速度是120千米/时。 变式练习1 12÷=96000000(厘米)=960(千米) 960÷6=160(千米/时) 甲车:160×=100(千米/时) 乙车:160×=60(千米/时) 答:甲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 例2 解:设半圆形花坛平面图的半径为r厘米。πr+2r=15.42 r=3 半圆形花坛的实际半径:3×1000=3000(厘米) 3000厘米=30米 半圆形花坛的实际面积:π×302÷2=1413(平方米) 答:这个半圆形花坛的实际面积是1413平方米。 变式练习2 解:设扇形花园平面图的半径为r厘米。 2πr÷4+2r=35.7 r=10 10×200=2000(厘米) 2000厘米=20米 π×202÷4=314(平方米) 答:这个扇形花园的实际面积是314平方米。
重难点强化小专题(六) 比例的意义
一、看图填一填。
1.图中②号三角形是把①号三角形按( )的比放大得到的。①号三角形是把②号三角形按( )的比缩小得到的。
2.图中①号三角形的较长直角边与较短直角边的比是( ),②号三角形的较长直角边与较短直角边的比是( ),把这两个比组成比例式是( )。
二、一辆汽车上午3小时行驶了180千米,下午5小时行驶了300千米。
1.上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这两个比( )(填“能”或“不能”)组成比例。
2.上午和下午行驶路程的比是( ),上午和下午行驶时间的比是( )。这两个比( )(填“能”或“不能”)组成比例。
三、下面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如果能,在( )里打“√”。
1.10∶7和35∶42 ( )
2.1.2∶0.4和∶( )
3.∶4和3∶( )
4.∶和6∶8( )
四、在下面三个比中,哪一个能与∶组成比例?在括号里画 “√”。
∶( ) 0.3∶0.45( )
9∶12( ) 5∶7.5( )
五、下面两个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正方形边长/cm 6 10
正方形面积/cm2 36 100
正方形边长/cm 6 10
正方形周长/cm 24 40
六、有4个数,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3倍,第三个数是第四个数的3倍。这4个数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七、从20的因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24×5= 480-395= 5.7+4.3= 1.8×0.4= 0.95÷0.5=
×= += 1÷1%= ÷= -=
重难点强化小专题(六)
一、1.2∶1 1∶2 2.3∶2 6∶4 3∶2=6∶4 二、1.180∶3 300∶5 能 2.180∶300 3∶5 能 三、2.√ 4.√ 四、0.3∶0.45 5∶7.5 五、正方形边长可与周长组成比例,6∶24=10∶40 六、答:能。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的比值是3,第三个数与第四个数的比值也是3,比值相等。 七、答:答案不唯一,如:1∶2=10∶20,2∶4=5∶10 等。重难点强化小专题(七) 解比例
一、填空。
1.用6、8、9三个数和另外一个自然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第4个自然数是( ),组成的比例可能是( )。
2.如图,把左边的长方形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可以得到右边的长方形。根据图中的数据组成含字母的比例是( ),这个比例中x的值为( )。
3.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9和3.5,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6.3。这个比例是( ),比例中x的值为( )。
4.=中的m=0.6,则x=( )。
二、选择。
1.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
A.3∶10 B.∶5 C.∶
2.已知甲数的等于乙数的2倍,且甲、乙两数都不为0,则甲、乙两数的比是( )。
A.∶3 B.3∶10 C.10∶3
三、解比例。
x∶6=0.15∶1.8 =25∶8
= ∶=x∶
四、用、0.5和8与另一个数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五、如果a与b互为倒数,且=,那么6x的值是多少?
六、A、B、C三个数,A∶4=5∶12,B的等于C的,C和3的积等于5与的积。请你比较A、B、C三个数的大小。
重难点强化小专题(七)
一、1.12 12∶8=9∶6(答案不唯一) 2.24∶18=16∶x 12(答案不唯一) 3.x∶9=3.5∶6.3 5 4.8 二、1.A 2.C 三、x=0.5 x=1.25 x=13.5 x= 四、解:设这个数是x。 ∶x=0.5∶8 x=4 或∶x=8∶0.5 x= 或∶0.5=8∶x x=16 答:这个数可能是4或或16。 五、= 解:9x=ab 9x=1 x= 6x=6×= 六、A∶4=5∶12 A= C×3=5× C= B×=C× B×=× B= B>A>C重难点强化小专题(八) 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一、填空。
1.填表。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1∶50000 3.6km
1∶2000000 520km
1∶60000000 12cm
2.某部队进行野外训练,计划从A地行军到B地。现在一幅比例尺是1∶8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40厘米。如果要求在5小时内到达,平均每小时要行军( )千米。
二、选择。
1.一个精密零件,实际长3毫米,在比例尺( )的图纸上才正好量得长6厘米。
A.2∶1 B.20∶1 C.1∶20
2.有三幅不同的地图,用图上8厘米的距离表示的实际距离最短的是比例尺为( )的地图。
A.1∶50000 B.1∶40000
C.
三、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相距12厘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经过6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3。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驶多少千米?
四、张丹家正西方1000米处是休闲中心,休闲中心的正北方600米处是游泳馆,游泳馆正东方向2千米处是图书馆。请你画出上述地点的平面图。(先确定比例尺)
五、下图是一个园林的规划图,其中正方形的是草地,圆的是竹林,竹林比草地多占地450平方米,水池占地多少平方米?
36∶63= 0.6∶0.12= ∶= ×= 24×=
5.7∶1.9= ×= 4.5∶1.8= 0.32∶0.2= 0.5∶=
重难点强化小专题(八)
一、1.7.2cm 26cm 7200km 2.6.4 二、1.B 2.B 三、12÷=96000000(厘米)=960(千米) 960÷6=160(千米) 甲车:160×=100(千米) 乙车:160×=60(千米) 答:甲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
四、略 五、(1-)∶(1-)=4∶7 450÷(7-4)=150(平方米) 答:水池占地150平方米。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百花园。(每空1分,共20分)
1.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4∶1放大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3=16∶( ) 1.6∶( )=2∶4 4.5∶( )= 3∶6
3.在一幅地图上,图上7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21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0.6,另一个外项是( )。
5.如果4x=7y,那么x∶y=( );如果=,那么m∶n=( )。
6.一个比例是由两个比值为2的比组成,已知比例的两个外项是1.2和5,这个比例是( )或( )。
7.、5和0.4与另一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数可能是( ),可能是( ),还可能是( )。
8.把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按照4∶1的比放大,放大后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9.我国的国土东西之间约长5000千米,南北之间约长5500千米,在比例尺为的地形图上,东西应画( )厘米,南北应画( )厘米。
10.一个精密零件的长是4毫米,画在图纸上是6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二、对错小法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组成比例的两个比,必须都是最简整数比。( )
2.如果a∶b=c∶d,那么=。( )
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除以两个内项的积,商是1。( )
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500。( )
5.把一个圆按2∶1的比放大后,两个圆的周长比和面积比能组成比例。( )
三、选择小天地。(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图B是图A按( )的比放大的。
A.1∶3 B.3∶1 C.1∶9 D.9∶1
2.下面( )组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A.0.6∶1.2和9∶24 B.∶和3.6∶1.8
C.∶与5∶6 D.20∶12和90∶60
3.已知×=×,下面比例式不成立的是( )。
A.∶=∶ B.∶=∶
C.∶=∶ D.∶=∶
4.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A.1∶30 B.1∶300 C.1∶3000 D.1∶30000
5.在一个比例中,一个内项扩大到原来的5倍,要使比例成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另一个内项也扩大到原来的5倍 B.其中一个外项扩大到原来的5倍
C.另一个内项缩小到原来的 D.其中一个外项要除以。
四、计算训练场。(共24分)
1.(12分)解比例。
28∶=x∶ = 7.2∶x= ∶=∶x
2.(6分)根据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x与4.5的比等于2与13.5的比。
(2)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2和4.5,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合数,求另一个内项x。
3.(6分)把左边的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得到右边的图形,求未知数x。
(1) (2)
五、操作小平台。(共10分)
1.(4分)先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再按3∶2的比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2.(6分)下面是华阳小学附近的平面图。
(1)分别量出华阳小学到求知书店和文化局的图上距离(精确到整厘米数),再算出实际距离各是多少米?
(2)祥云广场在华阳小学的正东方120米处,请你在图中表示出祥云广场的位置。
六、应用空间站。(共26分)
1.(10分)小刚调制了两杯盐水,第一杯用了50克盐和400克水;第二杯用了60克盐和500克水。
(1)分别写出每杯盐水中盐和水的质量比,看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2)照第一杯盐水中盐和水的比计算,300克水中应加入盐多少克?
2.(5分)甲地与乙地相距170千米,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甲地与乙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3.(5分)在比例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5厘米,上午9时20分有一架飞机从甲地起飞,上午10时50分到达乙地。这架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4.(6分)在比例尺是1∶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长是5厘米,如果改画在比例尺是1∶35000000的地图上,甲地到乙地应画多少厘米?
(10分)花园小学有学生1260人,若组织全校男生的80%和全校女生的参观静海寺,其余学生祭扫雨花台烈士陵园,结果发现扫墓的男、女生人数正好相等。问该校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
一、1.20 12 240 2.12 3.2 9 3.1∶3000000 4. 5.7∶4 10∶9 6.1.2∶0.6=10∶5 5∶2.5=2.4∶1.2 7.3 8.50.24 200.96 9.100 110 10.15∶1 二、1.× 2.√ 3.√ 4.× 5.× 三、1.B 2.B 3.A 4.C 5.A 四、1.x= x=48 x=12.8 x= 2.(1)x∶4.5=2∶13.5 x= (2)2∶x=4∶4.5 x= 3.(1)6∶4= 8.4∶x 解:6x=33.6 x=5.6 (2)8.4∶9.6= 5.6∶x 解:8.4x=53.76 x=6.4 五、1.略 2.(1)答:华阳小学到求知书店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到文化局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际距离为3×4000=12000(厘米)=120(米),2×4000=8000(厘米)=80(米)。 (2)略 六、1.(1)50∶400= 60∶500= 答:它们不能组成比例。 (2)解:设300克水中应加入盐x克。 1∶8=x∶300 x=37.5 答:300克水中应加入盐37.5克。 2.170千米=17000000厘米 17000000÷5000000=3.4(厘米) 答:甲地与乙地之间的距离是3.4厘米。 3.35×6000000=210000000(厘米)=2100(千米) 10:50-9:20=90(分)=1.5(小时) 2100÷1.5=1400(千米/时) 答:这架飞机每小时飞行1400千米。
4.14000000×5÷35000000=2(厘米) 答:甲地到乙地应画2厘米。
智力冲浪
(1-)∶(1-80%)=∶=5∶4 男生:1260×=700(人) 女生:1260×=560(人) 答:该校男生有700人,女生有5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