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常见的永久磁铁的组成为BaFe12O19,与曾用于雷达微波过滤器里的钇铁榴石(Y3Fe5O12)均为铁氧体。钇(Y)是稀土元素,常为+3价。它们的组成中所含铁元素的价态应为( )
A.只有+2价 B.只有+3价 C.+2和+3价 D.+2和+6价
2. 将CO2气体通人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 )
A.氯化钾溶液 B.碳酸氢钙溶液 C.氯水 D.氢氧化钠溶液
3.下列变化既有化学键的破坏又有化学键的形成的是( )
A.碘升华 B.冰融化 C.浓盐酸挥发 D.NH4Cl受热分解
4.将一定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CO、CO2和水蒸气,混和气体的质量是49.6g
通过无水氯化钙时,无水氯化钙增重25.2g,则CO2的质量是( )
A.12. 5g B.13.2g C.19.7g D. 24.4g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里加入石膏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存在NaOH矿物
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不会出现沉淀
C.钠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
D.钠着火可用沙土灭火
7.将ag聚苯乙烯树脂溶于bL苯中,然后通入c mol乙炔气体,则所得混合物中的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是( )
A.6∶1 B.12∶1 C.8∶3 D. 1∶12
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化学反应不能将一种离子转化为另一种离子
C.正四面体分子中的键角都是109°28
D.羊油和重油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加以区分
9.不能发生铝热反应的是 ( )
A.V2O5 B.Cr2O3 C.MnO2 D.MgO
10.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2CO3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
① 将10.6 g Na2CO3 溶于100mL水中
② 将28.6g Na2CO3·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 将20 ml 5.0 mol/L Na2CO3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①② B.②③ C.只有② D.只有③
11.下列性质中,能充分说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 ( )
A.具有较高的熔点 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可溶于水 D.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
12.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NH4+)>c(H+)=c(OH-)
B.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的pH大
13.实验室测得乙烯和氧气混合气体密度是氢气的14.5倍, 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分数为( )
A.25% B.27.6% C.72.4% D.75%
14.在氨水中存在 NH3·H2O NH4+ +OH-的平衡,如果使平衡向 逆 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 ( )
A.氯化铵固体 B.硫酸 C.NaOH固体 D.大量水
15.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10℃ 20mL 3mol/L的盐酸溶液 B.20℃ 30mL 2mol/L的盐酸溶液
C.20℃ 20mL 2mol/L的盐酸溶液 D.20℃ 10mL 4mol/L的盐酸溶液
16.在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烧杯或烧瓶给液态物质加热时,不用垫石棉网
B.用乙醇和乙酸做原料可以制得乙酸乙酯
C.在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药品直接放在右盘上
D.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17.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
B
用洁净的Pt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无k+
C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未产生浅黄色沉淀
CH3CH2Br未发生水解
D
将打磨过的Al片投到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出现气泡并有固体生成,过滤,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固体部分溶解
Al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H2和Cu(OH)2
18.乙醇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甲烷,有人对该反应曾做过如下的同位素实验(D、T为H的同位素):
在同样条件下,下列反应的产物分别为( )
1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1 L 0.2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为0.2NA
B.0.1 mol Fe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是0.3 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所含氢原子数为4NA
D.理论上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11.2 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外线路通过电子数为NA
20.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原子半径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最高化合价
+2
+1
+5
+7
+1
+5
最低化合物
-2
-3
-1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电离能:① > ⑦
B. 电负性:② < ④
C. 相应离子的半径: ② > ⑥ > ①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沸点:⑦﹤④
21.限用一种试液即可区别Na2S、Na2SO3、Na2CO3、NaAlO2、Na2SO4五种溶液。应选用( )
A.烧碱溶液 B.盐酸 C.氨水 D.氯化钡溶液
22.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的紫红色是MnO4-离子的颜色,而不是K+离子的颜色,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判断下列方案与本实验目的无关的是( )
A.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的K+离子无色
B.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不反应
C.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为紫红色。
D.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的固体质量减轻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
23.喷泉实验是一个有趣实验。现有250mL的烧瓶充满某种气体进行实验。设玻璃导管长35cm,胶头滴管中可挤出0.50mL水。(不考虑溶质的损失)
(1)0.5mL水中至少要溶解毫升该气体(标准状况),水才能从尖嘴管喷出(假设水面保持不变)?
(2)下列气体能做成喷泉实验的是____。(少选、错选不计分)
气体
A
B
C
D
E
溶解度(标况)
2.6
40
5.8
10.2
23.1
(3)假设NO2能进行喷泉实验,实验后该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某教师在课堂上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浓硫酸与铜是否发生反应,并探讨反应所产生气体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乙中发生的现象是
该现象还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具有 性。
(2)写出试管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
(3)试管乙口部浸有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此防范措施也说明产生的气体是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气体, (填“有”或“无”)毒性。
(4)SO2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酸雨pH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酸雨的成分,该同学取某一时段的这种雨水V L,加入0.5 mol/L的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时,恰好消耗40.00 mL Ba(OH)2溶液。请计算:
①该雨水中共溶解SO2的体积是 mL(标准状况)。
②若生成沉淀物的质量为4.50 g,则沉淀物的组成为 (填写化学式)。
三、计算题
25.用氢气还原某二价金属氧化物,使金属元素成为单质,每4.0 g金属氧化物被还原时,需耗用0.10 g氢气,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写出该金属元素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