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一2022学年开封市五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
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
会中
A.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
C.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B.国家严格学控经济生活
D.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2.史载,罗马中央政府“除元老院外,它的行政官员仍不过由总共40人左右的执政官、大法官、财务官和营造官组
成”,罗马行省的官吏则更少。而中国“西汉末年官吏总数有12万余人”。材料可以佐证古代罗马
A.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
B.行省是实行法治的有力保障
C.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
D.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
3.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
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
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巾海世界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
A.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B.罗马共和政体利于民族认同
C.罗马疆域由欧洲逐渐扩张到世界
D.罗马实行了务实的统治策略
4.“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对欧洲的现实威胁使得基督教国家必须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基督教国家和基督教世界之
外的多重压力,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崛起中的民族君主国最应优先考虑的和最高的国家利益,”材料所蕴含的观点
是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A.加重了欧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B.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C.促进了欧洲国家间的联合
D.加强了欧洲国家的君主专制
5,这件出土于恰帕斯州北部锡莫霍韦尔地区(注:今墨西哥东南部)的石斧上雕刻着一个侧面人像,可能代表着玉米
神。绿石是与“珍贵”“生命”“繁衍”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绿石上的玉米神具有祈祷玉米丰收的寓义。此件文
物反映了
A.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
B.印加人对玉米神的高度崇拜
C.阿兹特克人出口玉米颇负盛名
D.玛雅人以盛产绿石闻名于世
6.镰仓幕府建立后,设有负责幕府领域内行政与财务的政所、统辖与源氏结成主从关系的御家人(武士)的待所和审
理御家人诉讼的问注所。将军任命御家人到全国各地任地方行政单位“国”的守护和各庄园的地头。这表明
A,开启了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权的时代
B.天皇成为傀儡,幕府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
C.镰仓幕府时期御家人沦落为社会的最底层
D.在贵族时代地位高的武士退出历史舞台
7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
高一联考卷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可
00000002021一2022学年开封市五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B
【解析】材料中信息征收实物税、“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等,体现的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掌控,B项正确。A、C、
D三项皆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
2.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有着完善的法律体制,为罗马帝国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减少了政府的
行政官员,故选C项: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古代罗马官员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的
情况,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实行法治的有力保障应是罗马帝国强大的实力和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
是行省,排除B项:材料讲到的罗马的官员数量少,这并不能说明“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排除D项。
3.D
【解析】从材料中的“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出罗马实
行了务实的统治策略,故D项正确:材料未突出表现罗马法的作用,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大量授予公民权是
在罗马帝国时期,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4.B
【解析】依据信息“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崛起中的民族君主国最应优先考虑的和最高的国家利益”并结合所学可知,
面对强大的奥斯曼帝国,为了能使国家能在战争中生存下去,为了能使国家在外交角逐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和生存
空间,兴起中的欧洲民族国家必须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5.A
【解析】根据题干文物出土地点可以判断这是玛雅人活动区域,其对玉米神的崇拜说明当时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
主,故A项正确:印加人生活在安第斯山脉地区,故B项错误;阿兹特克人生活区域与材料中地理位置不符,故C
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对玉米神的信仰而非盛产绿石,故D项错误
6.B
【解析】据镰仓幕府时期所设的三个“所”和御家人的职责可知: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天皇成为傀儡,幕府成
为实际的政治中心,B项正确。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际统治权的时代结束了,在贵族时
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排除A、D两项。镰仓幕府是以将军为首,御家人为骨干的武士政权,与以天
皇为首的朝廷并存,但握有实权,排除C项。
7.B
【解析】由材料“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加速了
新旧社会的转型更替,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中“颠覆”的表述不准确,排除;材料未涉
及资本原始积累的表现,故D项错误
8.D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黑奴贸易推动了混合着欧洲、美洲和非洲各种因素的社会生活的融合,也形成了新语种,
因而可知,黑奴贸易客观上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故D项正确:文明之间的“融合”并不意味着是对某种文
明的“隔断”,“融合”也不代表非洲文化必然走向近代化,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显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信息,
排除C项。
9.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马丁·路德建立民族教会、俗权至上的主张有利于世俗权力摆脱教权控制,促进统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项正确;马丁·路德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排除A项;材料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C项表述
与题干不符,排除;德国统一在19世纪中后期,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
10.A
【解析】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在君主派看来是无可奈何,在共和派看来则是“妥协”,反映了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与
妥协,故A项正确:法国确立的是共和制,不是两党制,排除B项:C项无法体现,排除;根据“这是无可奈何的
…”可知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的说法有误,排除D项。
11.D
【解析】依据材料“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绞尽脑汁来开发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结合所学可知,第
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使用导致煤炭消耗增多,使用工人的数量减少,反映了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故
D项正确;“垄断”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说明了“多消耗煤炭”,没有说明对煤炭的
依赖,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2.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火车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以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
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故C项正确:A项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材料
中不能体现,排除。
高一联考卷历史答案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