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密卷(浙江卷)(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密卷(浙江卷)(PDF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7 19:3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浙江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两件事上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值得点赞,一辈子崇德向善、践行道义更值得钦(q1)佩,个人品德积
累于一点一滴中,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蔚(wèi)然成风。
B.“忽抬头见前面一带粉垣(yun),数楹修舍(shè),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红楼梦》中这段对潇湘馆
的描写营造出的氛围,正适合黛玉的性格。
C.他始终坚持多种材质媒介的尝试与探索,他的木雕作品留住了材质自然生长的纹理与质感,以大刀阔斧、
拙(zhuo)而不滞的手法保持了雕凿(zuò)之际的刀痕。
D.虽然身处喧浮燥的尘世,面对如山的压力,但那优美的旋律总是能慰藉()我们的灵魂,帮我们逐渐消
除内心的彷徨,宣泄压抑的情绪,按捺(nài)住蠢动的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
的海市蜃楼。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按图索骥找到“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乙】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大刀
阔斧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丙】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
折腰”?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最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
57岁时写成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浸泡
B.按图索骥
C.大刀阔斧
D.最后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从根子上只有
铸就思想防线、制度防线,才能防止形式主义反弹、杜绝各种新的变种。
B.我们迎接志愿军英烈归国,既是文化传承的应然,也是民族精神的洗礼。铭记和致敬,应当成为一种行
动自觉,因此厚待那些长眠境外的烈士,是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
C.京东科技首次秀出JDT乡村数智化解决方案,提出“建设以乡村数智操作系统为代表的乡村新型基础设
施,打造乡村三大类解决方案”的数智乡村理念愿景和战略方向。
D.越来越多的人也选择在平日里身着汉服出行。汉服兴起也带动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热爱,激发了大家
“古为今用”的精神。汉服爱好者通过举办雅集、非遗体验、国风展演等活动推动汉服文化新发展。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闭幕了。闭慕式上,东道主北京向各国运动员和嘉宾“折柳”寄情,依依惜别。现场,随
着《送别》的旋律响起,绿色的“柳条”在鸟巢体育场内悠悠飘扬。舞者捧起“柳枝”,从四面八方向运动
场中央聚拢,表达了东道主中国人民依依惜别的情谊、和平友谊的心声。折柳是独具东方文化的送别方式,
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
句,李白、白居易等中国古代文人也常借柳抒怀。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导演沙晓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离别
时折柳相赠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不仅有“柳”通“留”的不舍,更有希望像柳
枝一样坚韧的美好祝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