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运用北京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的阅读分析,探究归纳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
2、运用直观的图文资料感受并归纳北京城市职能。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三)德育目标
通过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对北京的热爱,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过运用北京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温曲线等资料的阅读分析,探究归纳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
(四)教学工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播放幻灯片------天安门、故宫、长城、中南海、鸟巢等幻灯片。
你认识这些地方吗?它们都在哪儿? 谁还能谈一谈对它们的认识?
合作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小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游览了解北京。
二、新课学习
一、播放幻灯片,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
2. 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
3、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悠久的历史及众多的名胜古迹。
学生认真读一读,以增强了解。
三、自然环境概况
1、幻灯片 华北平原地形:
自学交流: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
2、北京市地形:
(1)找出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说说北京的地形特点。
引导探究:
西部、北部——山地、丘陵,分别属于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
东南部——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2)找出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说说河流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河流多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总结: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3、幻灯片: 北京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获。
引导探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温带季风气候。
小结归纳: 自然环境概况:
位置:华北平原西北端,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与河北省和天津市接壤
地形 西部、北部—山地、丘陵,太行山脉、燕山山脉。
地势: 东南部—平原,华北平原一部分
特点——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主要河流—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等。
流向—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知识延伸:北京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我们每位同学都想亲眼目睹京城的风采,你认为什么季节去北京旅游最佳?为什么?
秋季风景迷人,带领同学们领略一下秋天北京的风采。
播放幻灯片。
四、政治文化中心
1、A、观赏图片: 人民大会堂外景、 中南海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内景。
B、自学交流:
归纳小结:政治中心的表现
新中国首都、祖国的心脏;
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外国驻华使馆等均设在北京。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C、视野拓展:天安门广场
位于北京城区中心地带,占地44万m2,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东侧为国家博物馆,西侧为人民大会堂,南侧为毛主席纪念堂,中央矗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我国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
2、文化中心的表现:
A、图片观赏: 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国家体育场、中国美术馆、国家大剧院 。
B、交流归纳:
很多重要科研机构、著名高等院校、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场所等均坐落北京。
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小结:通过幻灯片展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5、课堂小结:
纬度位置:位于东经116度,北纬40度附近,时区属于东八区。
地理位置: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东南部为华北平原。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河流受其影响多是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城市功能: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6、课堂检测:
1.按地理方位划分,北京应属于( )
A.东北三省 B. 北部边疆
C.北方地区 D.长江中下游
2.北京大致位于40N、1160E,从时区来看,属于( )
A.东六区 B东七区
C.东八区 D.东九区
3.北京西靠太行山脉,北部是( )
A.燕山 B. 长白山
C.泰山 D.东灵山
4.下列关于北京气候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炎热少雨
C.冬夏长 D.春秋短
5、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所反映北京的职能是( )
A.商业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政治中心
(6)板书设计:
北京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1.依山向海的地理位置
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3.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城市职能
1.政治中心
2.文化中心
教后感:本课教学中通过运用北京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温曲线等资料的阅读分析,探究归纳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在这点上一定让学生多总结,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