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下物理 10.3气体的压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下物理 10.3气体的压强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8 09:4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气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②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及测量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观察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它的存在。
②通过实验估测大气压强。
③探究人类生活和生产如何利用大气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 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一定的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总结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大气压的存在。
难点:大气压的估测实验。
【教学过程】
1、实验导入、激趣设疑
一名同学上台表演,当瓶盖打开之后,瓶底有水流出,当瓶盖盖紧之后,水停止流出。在学生的一片惊奇之中提出问题:同一瓶水,为什么盖上瓶盖之后瓶中的水不会流出来,而瓶盖打开之后水流了出来?是谁在托住针孔中的水不让她流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课题——大气压强。
2、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师:大气压强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可又摸不着,看不见,我们如何感知它的存在呢?
演示实验:用酒精灯烧易拉罐(①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②点燃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易拉罐放入水中;③撤去酒精灯)。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大气对处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这种压强叫作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学生分组实验:请大家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桌子上有许多的实验器材,请学生自由选取,思索设计实验解释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器材:大小试管、塑料吸盘、矿泉水瓶、玻璃杯、水、硬纸片等。
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自主实验,实验完毕后每组将自己的实验一人讲解一人操作演示给大家。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大气有压强?
师:我们通过实验切实地感受到了大气压的存在,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大气压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迟疑,不知道如何回答,教师此时转换问题:“能说说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吗?”通过类比让学生明白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大气受重力作用,且易于流动)
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可拿出两个吸盘,引出德保半球实验,教师拿出橡胶半球,请班级中力气最大的同学来表演,同时做好保护,在学生的一片笑声中,半球就是拉不开,再次体验大气压的巨大。
PPT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了解马德保半球实验。
3、估测大气压的值
教师语言过渡:马德保半球实验不但形象地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还有力地说明了大气压的巨大,历史上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曾利用水银完成了测量大气压的值的实验,大气压的值相当于76厘米高的水银产生的压强约为1.0×105Pa。
现在不允许利用水银做实验,那么你能利用桌上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大气压强吗?
如果要测量大气压强,你的实验原理是什么,你会怎样来设计实验,需要哪些器材,请每组同学讨论后设计实验方案。
给学生5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制定实验方案,请一个同学公布他的实验方案,其他组进行补充。
1、实验原理:
P=F/S
2、实验器材:
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各一个
3.实验表格(如下)
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F/N 注射器的容积V/cm3 注射器刻度部分长度l/ cm 活塞的横截面积S/m2 大气压的值p/Pa
4、实验步骤: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图所示。
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l,如图所示,用注射器的容积V除以长度l,可得活塞的横截面积S=V/l。
④由P=F/S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5、反思评价:
引导学生将测量值与标准大气压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活塞与筒壁之间有摩擦;弹簧测力计读数不准确等。
大气压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准确的测量出来,那么我们能否直接借助某种测量仪器来测量它,引出气压计。
4、大气压的变化
大气压的变化规律: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天气和季节的变化也会引起大气压的变化。
在水的沸腾试验中,我们曾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是否是因为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呢?引出大气压强与沸点之间的关系。
请你通过观察下面这个实验,告诉我你的答案。
教师演示:大气压与沸点关系实验。
5、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