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8 10:5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一、单选题
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加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3.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乙甲丁丙
下图显示的是某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15点时的太阳光线,该日南面阳台(阴影部分)太阳照射的时长为10小时40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楼盘最可能位于
A.上海 B.北京 C.成都 D.拉萨
6.该地该日昼长约
A.13小时20分 B.12小时20分
C.10小时40分 D.9小时40分
下图为基多赤道纪念碑(西经78°27′8″,纬度0°0′)的照片,纪念碑四周刻有E、O、S、N(分别表示东、西、南、北)的西班牙字母,正对着小女孩的纪念碑上刻着“E”,小女孩右侧地面上的线条代表赤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小女孩所在半球及行走方向是( )
A.北半球、向东 B.东半球、向西 C.南半球、向西 D.西半球、向东
8.该照片拍摄的时间最有可能为当地( )
A.上午10时 B.上午5时 C.下午3时 D.下午6时
下图为某地一住宅当天不同时刻太阳光线方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甲窗位于乙窗的( )
A.正西方向 B.正东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0.该日当地的昼长最接近( )
A.11小时20分钟 B.11小时40分钟 C.13小时20分钟 D.13小时40分钟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P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
A.90°E,6:00 B.90°W,6:00
C.90°E,18:00 D.90°W,18:00
12.此时北京时间为( )
A.m日22时 B.m日16时
C.(m+1)日14时 D.(m+1)日8时
13.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问题。
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
A.12点 B.15点
C.18点 D.21点
下图示意北京时间6月22日20时的地球光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日a地日出、日落地方时分别是( )
A.18时,6时 B.12时,12时 C.0时,24时 D.6时,18时
15.图示时刻( )
A.180°地方时是12时 B.90°W地方时是24时
C.90°E地方时是24时 D.0°经线地方时是12时
16.该日b地昼长( )
A.0小时 B.8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下图中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为晨线 D.为晨线
18.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
长征五号火箭昵称“胖五”,直径达5米,由中国火箭研究院研制,在天津组装集成。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是中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并于12月1日抵达月球。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据材料推测,本次发射任务没有选择酒泉等发射基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安全 B.技术 C.纬度 D.交通
20.选择凌晨发射长征五号火箭的原因之一是( )
A.云量较少 B.地月较近 C.风力较大 D.气温较低
21.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时,地球位置最接近( )
A.甲 B.乙 C.丙 D.丁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楼盘户型结构相同(见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若福州楼盘每层高2.8米,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米,右图中②栋10层住户一年中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11个月 B.9个月 C.7个月 D.1个月
23.上级部门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右图)进行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
A.扩大南北楼的楼间距 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下左图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小区示意图,右图中四个方向的阴影分别为小区内某栋住宅楼二至日8:00和16:00的日影。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4.该小区最可能位于( )
A.北京 B.银川 C.杭州 D.海口
25.小区内各住宅楼高一致,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
A.夏至日8:00~12:00 B.夏至日12:00~16:00
C.冬至日8:00~12:00 D.冬至日12:00~16:00
二、填空题
2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①②③④中的____段,该时段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将逐渐____。
(2)在地球公转轨道①②③④四个时段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有____。
(3)当地球运行到Ⅰ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在Ⅰ、Ⅱ、Ⅲ、Ⅳ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有____。
(4)当地球处于Ⅲ位置时,北京地区处于一年中的一天。(选择填空)( )。
A.昼最短夜最长B.昼夜平分C.正午时人的影子最长D.正午时人的影子最短
27.下图中表示物体偏转后的方向是虚线还是实线
28.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向____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____,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____两侧递减,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____,正午太阳高度自____向____递减。[总结]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找到直射点的位置是关键)。
三、综合题
29.读如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完成下列各题。
(1)N点的经度是________,A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
(2)此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
(3)若一架飞机由A地飞到B地,则其最短飞行航线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如X→Y→Z),其航行的方向为________。
(4)若一架飞机沿着最短航线,匀速、等高飞行,从A地飞到B地,则单位时间飞过的纬度差下列选项符合的是________。
A.持续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持续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5)试描述从5月1日到9月1日,A点的昼夜状况及变化________。
30.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2)写出节气名称:①________;④________。
(3)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4)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5)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下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代码)段。
(6)在a段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
1.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出①②③三地在当日的昼长分别为14小时、11小时22分、13小时6分,在次日的昼长分别为14小时4分、11小时20分、13小时10分,根据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距越大的原理,可知,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是①③②。故选B。
2.若③地为北京,③地在当日的昼长13小时8分,次日昼长13小10分,北京昼长夜短,且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圈内极昼的范用逐渐扩大,各地昼夜长短相差不是最小。故选C。
3.D
4.B
【解析】
【分析】
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3.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分析图表的能力。据题干知日期为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则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所以昼长大于12小时的即为南半球地点,小于12小时的即为北半球地点,为12小时的丙地位于赤道。据表格信息可知,甲乙位于北半球,丙地位于赤道,丁位于南半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分析图表的能力。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昼长为12小时,昼长时数越接近12小时纬度越低。据表格信息可知,丙地白昼时间为12时,位于赤道,纬度最低,其次是乙地,甲地白昼时间与12时相差最多,纬度最高。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甲乙丁丙,B正确,ACD均错误。故选B。
5.C
6.A
【解析】
5.该地地方时12点时,阳光从正南方向射向阳台,12时的阳光与图示太阳光夹角为30°。因太阳在天空中自西向东视运动的速率为15°/小时,故图示时刻该地地方时应为12+2小时=14时,其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当地经度为120°E—15°=105°E,故C正确。
6.以二分日阳光照射情况入手分析。二分日昼长为12小时,日出正东,只有太阳升到东偏南30°时,阳光才能照到阳台。也就是日出2小时后,阳光开始照射阳台,直到日落,照射时间长为:12—2=10小时。该日太阳照射了10小时40分,比二分日长了40分,说明下午太阳照射时间长了40分,全天应该长出80分。故此日昼长应为:13小时20分。A正确。
7.C
8.A
【解析】
【分析】
7.
据图文信息可知,小姑娘面对的纪念碑一侧上方标注E,再以赤道纪念碑为坐标原点来看,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可知,小女孩行走的方向是向西,小女孩位于赤道以南,即位于南半球,则小女孩所在半球及行走方向是南半球、向西,因此C正确;A、B、D错误。
8.
结合图文信息分析可知,小女孩的影子应指向西南,可判断此时太阳位于东北天空;影长较短,进而判断此时太阳高度较高,地方时应该是上午时间且接近正午。综合以上信息,上午10时的可能性最大,A正确;B、C、D错误。
【点睛】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是以20。W和160。E来进行划分。
9.D
10.C
【解析】
【分析】
9.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正午时太阳应位于当地的正南方(注意结合图中的日出太阳光线,日出应该偏东方),将图中正午太阳光线顺箭头的方向延长即为正北方,由此可知,甲窗位于乙窗的西南方向,故选D。
10.
二分日时,日出正东,日出太阳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应垂直,图示日期日出东北,结合图中角度信息可知,此时日出太阳光线与正东方向夹角约为9°,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15°/h,所以太阳在天空中转动的速度也为15°/h,所以该日日出比二分日早36分钟,由此推测,当天日落西北,日落时间比二分日晚36分钟,所以该日昼长比二分日长约72分钟(二分日昼长为12小时),因此该日当地昼长最接近13小时20分钟,故选C。
【点睛】
本题组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图示信息的获取与解读。根据图中日出太阳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明确该图示的大致东西南北方位。其次,结合正午太阳光线确定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从而明确甲窗与乙窗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正午太阳光线与阳台的夹角,明确日出太阳光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从而分析该地的昼长。
11.A
12.D
【解析】
【分析】
11.本题考查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的阅读。阅读地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可知地球呈顺时针旋转,0°经线的地方时是(m+1)日0点,P点的经度是 90°E,地方时为6:00,故A正确,BCD错误。
12.本题考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的阅读。阅读地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可知地球呈顺时针旋转,P点的经度是90°E,地方时为6:00,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经线的地方时,比P点时间早2小时,是(m+1)日8:00,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日界线的特点:
13.C
【解析】
【分析】
图中经度间隔是30°,判断图中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度约是75°E,时刻是6点。即航班起飞时,75°E时刻是6点,直接计算北京时间是9点。不计算起飞悉尼时间,更简单。
【详解】
根据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中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度约是75°E,时刻是6点。即航班起飞时,75°E时刻是6点,此时北京时间是9点,9小时后乘客抵达广州时,北京时间大约是18点,C对。A、B、D错。
14.C
15.D
16.C
【解析】
【分析】
14.
据材料可知,该日为北京时间6月22日20时,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位于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日出、日落地方时分别为0时和24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
据材料可知,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6月22日20时,180°的地方时比120°E的地方时早4小时,即180°地方时是24时(0时),A错误;90°W的地方时比120°E的地方时晚14小时,90°W地方时是6时,B错误;90°E的地方时比120°E的地方时晚2小时,即90°E地方时是18时,C错误;0°的地方时比120°E的地方时晚8小时,即0°经线地方时是12时,D正确。故选D。
16.
从图中可看出,地球的一半被等分成6部分,每部分经度差为30°,结合图中晨昏线可看出,b地的夜弧占4部分,即b地的夜弧度数为120°,夜长=夜弧度数除以15°,即b地的夜长为8小时,昼长为24小时-8小时=16小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对于地球上的某地来说,日出时间到当地地方时12时的时长等于当地12时到日落时间的时长,日出时间等于12减去昼长的一半,日落时间等于12加上昼长的一半;日出时间到日落时间的时长为昼长,昼长加上夜长等于24小时。
17.D
18.B
【解析】
【分析】
17.
设中心点为A,如下图:
图中地球自转呈顺时针,表明A点为南极点。地球上0点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之间的区域为“新的一天”,其余地区为“旧的一天”,所以AP与AQ其中一条经线地方时为0点,另一条经线应为180°经线。又由于MN为晨昏线,所以AP地方时为0时(夜半球正中央),AQ为180°经线。由此可知,顺着地球地转的方向,弧NO由黑夜过渡到白天,为晨线,弧MO由白天过渡到黑夜,为昏线,BC错,D正确;图中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表示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A错。故选D。
18.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P地方时为0时,AQ为180°经线,所以非阴影部分为“新的一天”,即7日。图中∠QAP=120°,结合地球自转的方向可知,AP的经度60°W,所以60°W的地方时为0点(7日),因此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7日12时,故选B。
【点睛】
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线有自然日界线(0点所在的经线)和人为日界线(大致与180° 重合),地球上0点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之间的区域为“新的一天”,其余地区为“旧的一天”,当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重合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如下图:
19.D
20.A
21.D
【解析】
【分析】
19.
据材料“长征五号火箭昵称“胖五”,长征五号火箭直径5米,在天津组装集成”,可推知由于长征五号火箭体积大,很难进行陆路运输。只能通过海运运送到海南文昌发射,D正确。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是本次在海南文昌发射长征五号的原因之一,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与题干“据材料推测”不符,C错误。文昌发射基地在安全、技术方面与其他发射基地比并没有明显优势,A、B错误。故选D。
20.
选择凌晨发射长征五号火箭的原因之一是凌晨温度低,大气对流弱,云量较少,便于目标追踪,A正确。火箭24日4时30分发射,12月1日抵达月球,7天时间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地月距离已发生很大变化,因此B错误。风力大不利于发射,C错误。火箭发射与气温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A。
21.
图2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乙丙之间的地球北极点偏向太阳,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再根据公转方向,丙丁之间的地球是秋分,因此丁处最接近11月24日,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
22.D
23.C
【解析】
【分析】
22.
依题意,右图中②栋10层只要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就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19°S附近时,福州正午太阳高度为4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19°S到23°26′S时,福州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或等于45°,此时右图中②栋10层是不能直接接受光照的,再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可知,太阳直射点从19°S移动到23°26′S再移动到19°S时需要一个多月,故右图中②栋10层住户一年中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1个月,D项正确。故选D。
23.
北京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小,考虑采光条件,尽量减少南侧楼房对北侧楼房太阳光线的遮挡,故应降低南侧楼房高度,C项正确。因为道路的限制,扩大南北楼的楼间距较困难,A项错误;缩小楼间距,会使北侧楼房得到的光照更少,B项错误;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不能改变北侧楼房被遮挡的情况,D项错误。故选C。
【点睛】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为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有关楼房采光问题,通常求出一年中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都能满足采光要求,其他时间也就都能满足。同样楼高,纬度越高的地方楼间距越大,如果是同样的楼间距,就只能降低南楼的高度,这样才能满足北楼的采光要求。
24.D
25.C
【解析】
24.题意表明,右图表示8:00和16:00(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的我国某地一住宅楼日影,08:00和16:00是关于北京时间正午对称的两个时刻,如果该地位于120°E经线上,则两个时刻的太阳高度相同,日影长度相同,图中日影并没有对称相等,表明当地不在120°E经线上,图中显示,朝偏东方向日影短于朝偏西方向日影,即北京时间8:00的太阳高度低于16:00的太阳高度,表明当地时刻晚于北京时间,即该地应位于120°E西侧,杭州的经度大致为120°E,因此排除C。北京时间16:00时,当地地方时应16:00之前。图中朝偏东方向的两个日影中,朝东北方向的日影较长,应是当地冬至日地方时16:00以前的日影,朝东南方向的日影较短,应是当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以前的日影,即当地夏至日时在正午过后不久太阳位于西北方位。北京、银川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且离北回归线较远,太阳位于西北方向应仅在日落前一段时间,太阳不太可能在地方时16:00以前位于西北方位,排除AB;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纬线(北回归线)位于海口(20°N)以北,海口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位,整个下午太阳均在西北方位,因此该小区最可能位于海口,D符合题意。故选D。
25.该小区位于我国,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更小,楼影更长,休闲广场被遮挡的面积更大,排除AB;冬至日08:00~12:00,太阳位于当地东南侧天空,图中休闲广场东南侧住宅楼更为密集,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较大,C正确;冬至日12:00~16:00,太阳位于当地西南侧天空,图中休闲广场西南侧楼房间距相对较大,且错落分布,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相对较小,D错。故选C。
【点睛】
太阳方位规律: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北升西北落,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南升西南落;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26. ④ 变大 ②④ 23°26'N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ⅡⅣ A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公转的特点和公转的意义。先据图判断出各个位置的节气,I位置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夏至日,III位置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至日,II位置太阳直射赤道是秋分日,IV太阳直射赤道是春分;由各位置的节气,结合太阳直射点的运动特点可知太阳运动在各段的运动方向;各个节气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详解】
(1)I位置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夏至日,III位置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至日,II位置太阳直射赤道是秋分日,IV太阳直射赤道是春分;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①②③④中的④段,该时段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方向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将逐渐大。
(2)在地球公转轨道①②③④四个时段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春分到夏至段和冬至到春分段,即②④段。
(3)当地球运行到Ⅰ位置时,是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即纬度23°26'N;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在Ⅰ、Ⅱ、Ⅲ、Ⅳ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是春秋分日,即有Ⅱ和Ⅳ位置。
(4)当地球处于Ⅲ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所以北京地区处于一年中的一天昼最短夜最长、正午时人的影子最长。春秋分日时即图示II、IV位置时昼夜平分;正午人的影子最短时是夏至日时,在I位置。选AC正确。
【点睛】
公转示意图判断节气的方法:
在太阳中心作一水平线并延伸到I、III位置处,可以看出太阳光线在I、III位置是直射哪个半球的,以此判断I、III位置是夏至或冬至;再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判断II、IV位置是春分还是秋分。
27.实线;实线
【解析】

28. 北回归线 南北 南回归线 南北 赤道 赤道 南北 太阳直射点
【解析】

29. 15°E 9点 165°W向东至180°经线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A→M→B 先向东北,再向正东(M点),后向东南 D 始终昼长夜短;昼先变长,后变短;夜先变短,后变长。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最短航线的确定、日期的界定、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课本基本原理的掌握,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
【详解】
(1)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减小,西经增大。结合图中经度信息可知,N点经度为15°E;结合前面分析可知,东经增大的方向即为自转的方向,所以地球自转呈逆时针,A点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N位于白昼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12点,所以A点地方时为9点。
(2)15°E地方时为12点,120°E的地方时为19点,即北京时间为19点,此时0点所在经线为165°W,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165°W向东至180°经线。该日北极圈刚好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3)AB位于晨昏线上,晨昏线为大圆,最短飞行航线为大圆上的劣弧,即为A→M→B;其航行方向为先向东北,再向正东(M点),后向东南。
(4)读图可知,飞机在A→M→B间沿大圆(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在由A飞向M时 ,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在M点时达到最小;飞机由M地飞向B地时,飞过的纬度差变大,故选D。
(5)从5月1日到9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A点始终昼长夜短,但昼先变长,后变短,夜先变短,后变长。
【点睛】
30.(1)画图略(在地轴的北端画逆时针为自转方向,在公转轨道上画逆时针为公转方向) 。 
(2)夏至 春分 
(3)C 
(4)昼短夜长 昼变长,夜变短 
(5)a 
(6)逐渐变慢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详解】
(1)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一样,均为自西向东逆时针。在地轴的北端画逆时针为自转方向,在公转轨道上画逆时针为公转方向。
(2)连接①③所示地心与日心,①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③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再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②为秋分日④为春分日。
(3)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为每年的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即冬至日后不久,即位于公转轨道上的③附近。
(4)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即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所以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并且昼长渐长夜渐短。
(5)据图可知,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即从春分日到夏至日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a段。
(6)据上题可知,a段表示从春分日到夏至日期间,逐渐接近7月初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点睛】
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1)过地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2)连接左右两球心与日心。(3)直线指向北半球,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直线指向南半球为冬至日(4)确定公转方向,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按顺序找出二分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