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2 中国的能源安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中国2017年全年的原油进口量为840万桶/日,首次超过美国的790万桶/日,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读某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正确的是( )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 B.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 D.立足国内能源,减少利用国外能源
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山西的煤炭资源已经仅剩能够维持200余年的储量,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煤炭资源越来越成为我国能源安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在能源基地建设方面,晋中和晋北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对外运输通道不畅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人地关系紧张
4.山西的煤炭外运也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安全。下列属于缓解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以公路运输为主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中国计划到2022年向太空发射三颗“人造月亮”——携带大型空间反射镜的人造空间照明卫星。届时三面巨大的反射镜将等分在360°的轨道平面上,反射的阳光可覆盖地表3600~6400km2的范围。其亮度虽然远弱于太阳辐射,但相当于月亮亮度的8倍。若把三颗“人造月亮”均匀地分布在赤道上空的圆形轨道上,就可以调整角度为全球任何城市提供照明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三颗“人造月亮”在空间绕地运行时,包含它们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6.“人造月亮”工程的实施将( )
A.削弱太阳辐射 B.增强月球引力 C.节约城市能源 D.扰乱太阳活动
7.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人造月亮”工程效益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为2010—2018年我国石油生产、消费情况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我国2010—2018年石油生产、消费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产量持续下降 B.石油消费量持续下降
C.石油缺口在不断拉大 D.石油消费量增速不明显
9.图中显示2015年以后我国石油产量持续下降,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新增探明储量下降 B.勘探开发技术下降 C.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D.石油消费量下降
“电荒”“煤荒”“油荒”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能源消费将进一步增加。读我国主要核电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核电站建设的区位条件不包括( )
A.交通便利,有利于核原料的运输 B.经济较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C.常规能源丰富,为核电站提供原料 D.靠近海边,核电站的冷却用水充足
11.为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A.立足国外能源的勘探、开发与建设 B.加强我国煤炭资源的战略储备
C.拓展能源国际合作,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 D.加快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户业优势,打造“新能源户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是( )
A.绿色无污染 B.成本低 C.运输、储存方便 D.生产受时空限制小
13.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化了大同市的产业结构,未来大同市的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是( )
A.以煤炭产业为主导,发挥“煤都”作用 B.大力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
C.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D.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4.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是( )
①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②煤炭不占重要地位③石油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
④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下列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的影响,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下图为2010~2015年我国煤炭供需格局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与2014年相比,2015年煤炭供给量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 )
①产业集中程度降低 ②煤炭进口减少 ③国内能源市场扩大 ④煤炭产量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7.针对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减缓勘探力度 B.开发新型能源
C.加强资源调配 D.发挥资源多用性
读我国煤矿主要分布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关于我国煤矿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B.分布格局总体上是北多南少
C.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D.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等省级行政区
19.甲地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
①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②产业结构单一③开采力度不足④新能源开发的冲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甲地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②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④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当今世界能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是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
①沿海高,内陆低 ②西部高,东部低
③北部高,南部低 ④东部高,中西部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天然气资源丰富 ④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漂浮式海上风电站,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2017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在英国北海沿岸正式投用。2025年,我国或将迎来首个可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漂浮式海上风电站与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站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发电量更大 B.适用范围广 C.建设成本低 D.海洋污染少
24.与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灾害
潮汐发电是利用涨潮、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图左为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图右为当地潮汐时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图左所示水位状态最可能对应图右中( )
A.0时前后 B.8时前后 C.14时前后 D.20时前后
26.潮汐发电( )
①能量来自太阳辐射②清洁无污染③发电有周期性④发电量稳定⑤地域性较强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2021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能源供需矛盾持续偏紧,在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我国一些地方持续出现“拉闸限电”现象。下表为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2018--2021年全球石油供需情况(单位:万桶/天)。读表,完成问题。
年份 2018 2019 2020 2021
需求 10001 10114 9241 9746
供给 10072 10067 9420 9587
27.目前,受世界石油供需状况影响较小的工业是( )A.乙烯 B.小排量汽车 C.合成树脂 D.合成橡胶
28.“双碳”目标下“拉闸限电”引发的中国能源供给思考,正确的有( )
①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②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③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
④减少油气勘查开采力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21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能源供需矛盾持续偏紧,在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我国一些地方持续出现“拉闸限电”现象。下表为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2018-2021年全球石油供需情况(单位:万桶/天)。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2018 2019 2020 2021
需求 10001 10114 9241 9746
供给 10072 10067 9420 9587
29.2019-2020年世界石油供需变化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受新冠肺炎影响 B.绿色能源的增长
C.各国严控对化石能源的投资 D.全球“双碳”目标实现的影响
30.目前,受世界石油供需状况影响较小的工业是( )
A.乙烯 B.小排量汽车 C.合成树脂 D.合成橡胶
31.“双碳”目标下“拉闸限电”引发的中国能源供给思考,正确的有( )
①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
②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③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④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能源(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能源(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2014-2019年我国经济年增长率介于6%-7.5%之间)的比值,下图为2014-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完成下面小题。
3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2015年能源消费量最小 B.2015年起单位GDP能耗呈上升趋势
C.2019年电力消费量最大 D.2017年电力消费量较2016年小
33.下列措施,有利于降低我国单位GDP能耗的是( )
A.大力开发清洁能源 B.安装脱硫、脱硝装置
C.优化产业结构 D.大面积植树造林
二、综合题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知道阳光带给我的,不止于明净与和煦。你看山巅云海翻腾、檐下细雨纷飞、窗前风铃摇曳,是画,是歌,是乐……这让我想起五年前我自驾游途径宁夏中卫市,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停下了脚步,超过3000个足球场面积的西北最大光伏产业园第一次给了我无与伦比的震撼。光伏板整齐排列的“蓝色大海”一望无际,丰足的太阳资源把蛮荒大漠变成了富庶宝盆。从烈日灼灼到电流涌动,这就是沙漠里与众不同的勃勃生机……暖阳下,万物生。”(文段选自文学作品《生活在暖阳下》,有删减)
(1)分析中卫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意义。
(3)举例中卫市发展光伏产业园需要克服的困难。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8月,中国原油进口量达3.68亿吨,同比增长12.1%。
材料二 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20%~30%时,就面临较高风险。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突破60%。我国将在未来5~10年遭遇“石油安全”问题,10~20年这一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材料三 中国石油供需演变图。
材料四 我国进口原油中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进口的,而一些大国一直染指并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国内专家提出了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该路径比我国传统方式通过马六甲海峡至少能减少1 200千米的路程,而且要安全得多。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原因是什么?
(2)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修建中缅石油通道对云南经济的影响。
(4)综合分析新世纪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元宝山煤田为内蒙古东部主要煤田,储量丰富,煤种为褐煤,含硫低。现有生产矿产可采储量3.1×108吨。
材料二: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
(1)分析元宝山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2)评价内蒙古改输煤为输出电力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解析】
【分析】
1.
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需要“开源”、“节流”,其中“开源”措施如: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因此①②④⑤均属于“开源”措施;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不属于“开源”措施,③错误。故选B。
2.
解决我国能源问题,除了“开源”,还需要“节流”,如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能源利用率,B正确;因为社会经济要发展,所以不能用控制生产规模来减少能耗,A错误;不稳定性能源,如太阳能、风能,也要继续开发利用,C错误;要立足国内、外能源市场,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能源问题及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判断。
3.C
4.A
【解析】
【分析】
3.
煤炭开采、发电等耗水量大,而晋中、晋北缺水严重,水资源紧张,故C项正确。对外运输通道不畅不是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其可以通过改输出煤为输出电的方式进行改善,A项错误。环境污染严重及人地关系紧张是山西在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而不是能源基地建设的限制性因素,B、D项错误。故选C。
4.
煤炭输出以铁路为主,为缓解交通压力,应该加强铁路运输建设,辅以公路建设;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减少了煤炭的运输量,可以缓解铁路等交通运输压力;大力发展炼焦业,焦炭等产品仍然需要输出,对缓解交通压力影响不大。①③正确,②④错误。A正确。故选A。
【点睛】
输煤(晋煤外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减轻本地区环境污染。输电(晋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造成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使水资源短缺。
5.A
6.C
7.D
【解析】
【分析】
5.
“人造月亮”在赤道上空的轨道上,作为地球的卫星,所以包含他们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故选A。
6.
人造月亮的作用是反射太阳光到地球,只有三面反射镜,并且都位于离地面很远的空间轨道上,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微乎其微,A错;地月引力的大小只与地球、月球的质量大小还有地月之间的距离有关,B错;夜晚人造月亮反射太阳光为城市提供照明,节约了能源,C对;太阳活动与太阳自身能量变化有关,与外界因素无关,D错。故选C。
7.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冬季相对于其它季节夜长较长,并且高纬度地区极夜的范围较广,所以人造月亮的工程效益最大的季节是冬季。故选D。
【点睛】
人造月亮产生的影响:利:①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②有效提高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量。③夜间有人造月亮的光源街道可能不再需要安装路灯,节省了大量电费开支。弊:①成本高。②可能会改变地球某些区域的生物模式。③可能会影响天文观测。④可能会对所经过地区人们身体和生活产生影响。
8.C
9.A
【解析】
【分析】
8.
据图可知,2010—2018年,我国石油生产量在2011—2015年是增长的,在2015—2018年是下降的,石油消费量持续增加,A、B项错误。通过计算可知,石油消费量与石油产量的差值越来越大,说明石油缺口在不断拉大,C项正确。石油消费量持续增加,2018年比2010年增加了1.69亿吨,增速很明显,D项错误。故选C。
9.
新增探明储量下降,可开采的石油资源减少,石油产量下降,A项正确。我国石油科技紧跟世界步伐,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且随着经济发展.勘探开发技术在不断进步,B项错误。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石油进口量减少,会加大本国石油开发力度,石油产量会增加,C项错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石油消费量是增长的,D项错误。故选A。
【点睛】
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对石油需求量大,因此石油产量持续下降应该和新增探明储量下降有很大关系。
10.C
11.C
【解析】
【分析】
10.
据图可知,我国核电站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交通便利,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较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缺乏;靠近海边,核电站的冷却用水充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
要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应加大对我国能源的勘探开发,而立足国外能源的勘探、开发与建设,会使我国的能源供给依赖于国外,无法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A项错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能够自给,而我国石油进口量大,所以应加强我国石油资源的战略储备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B项错误。拓展能源国际合作,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C项正确。化石能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加快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不可取,D项错误。故选C。
【点睛】
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开源方面:合理加大能源勘探力度,不断发现新能源;实行能源多元化进口,建立能源战略储备;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节流方面:发展新技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调整经济结构,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实行循环经济等。
12.D
13.D
【解析】
【分析】
12.
太阳能、 风能和氢能都是绿色无污染的能源,A错;氢能的制取都是从一次性能源转化而来,不能大量廉价地制取氢能,成本高昂,B错;氢能在运输、贮存中碰撞或遇到高温或氢气不慎泄漏都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危险,C错;从图中信息可知,氢能原料有水、煤、化工尾气等,来源很丰富,且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受气象和自然环境影响较小,氢能生产受时空限制小,D正确。故选D。
13.
煤炭为非可再生资源,且对环境污染严重,以煤炭产业为主导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A错误;汽车制造业的布局需要具备钢铁工业、能源、水资源等汽车制造业配套产业,大同不具备区位优势,B错误;氢能来源多样且用户广泛,氢能属于清洁能源,使用氢能可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大同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新兴工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合理化,不能仅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未来大同市的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是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
风能受风向、风速、土地等自然因素影响大,主要布局在单一风向、风速稳定、地价低的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大,主要布局在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的地区,如青藏地区。
14.C
15.D
【解析】
【分析】
14.
图中显示,2010年煤炭消费比重为70.5%,石油消费比重为17.6%,天然气消费比重为4%,而2015年煤炭消费比重为63%,石油消费比重为17.1%,天然气消费比重为8.3%,说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石油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①③正确。但是2015年煤炭消费比重为63%,煤炭仍然占重要地位,②错误。2010—2015年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上升,④错误。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5.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有两大问题:一是能源消费总量大,能源紧张;二是能源消费结构中矿物能源(特别是煤炭)的比重过大,对环境压力较大。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从而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①正确。提高重化工业比重,不属于产业升级,且提高重化工比重,导致消费能源量会持续增加,加剧我国能源紧张状况,不利于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②错误。提高煤炭消费比重,会增加环境压力,不利于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③错误。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利于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④正确。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及发展状况熟悉并掌握。
16.D
17.D
【解析】
16.煤炭供给量下降,原因最可能是煤炭来源减少,这可能是煤炭进口减少或煤炭产量下降,②④正确,D正确。产业集中程度降低不会影响产量,①错误。据图可知,2015年煤炭需求量略微下降,③错误。故选D。
17.针对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发挥资源多用性,让资源价值充分发挥,D正确。勘探是寻找煤炭资源,减缓勘探力度对缓解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意义不大;开发新型能源可能加剧煤炭过剩问题;加强资源调配只是空间分布的变化,不能缓解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ABC错误。故选D。
18.A
19.C
20.C
【解析】
【分析】
18.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我国煤炭分部的最主要区域为北方地区,A说法错误;总体上呈现北多南少的格局,B说法正确;地区分布差异较大,C说法正确;山西、内蒙古等省级行政区是我国煤矿的主要分布区,D说法正确。故选A。
19.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由于长期开采煤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①对;长期依赖煤炭产业,产业结构单一,②对;山西省煤炭开采历史久,开采力度大,③错;近年来,大力进行新能源开发,会对煤炭产业带来冲击强,④对。故选C。
20.
山西煤炭主要通过铁路外运,公路运输,运量小,运价高,成本高,因此对于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所起的作用较小,①错;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④对;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②对;延长产业链,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③对。故选C。
【点睛】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
2.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21.B
22.D
【解析】
【分析】
21.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②③正确,所以该题选B。
22.
读图M地位于四川,四川省有丰富的天然气和水能资源,且经济相对落后,能源的消费量小,所以其能源保障水平较高,③④正确;该地煤炭和石油储量较低,故该题选D。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能源的有关知识。
23.B
24.D
【解析】
23.
传统风电机组通常固定在近海海床,而漂浮式机组不固定,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安装较复杂,建设成本不低,两者发电量大小与风电机组有关,漂浮式海上风电站装机容量相对较小,发电量相对较小,A、C错误;全球海上风力资源主要分布在水深更深的远洋海域,对固定式风电具有巨大挑战。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适合于深远海,范围更广、风能资源更丰富地区,同时也适合于地质较差的浅海区。因此适用范围更广是漂浮式海上风电站较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站的优势所在,B正确;漂浮式海上风电站同样会对海洋鱼类的产生噪音和电磁场,海洋污染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B。
24.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体量较大,人口众多,生产生活用能多,且能源利用率相对发达国家较低,因此我国对能源需求量大,市场较为广阔,A错误;技术是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B错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资金不是面临的主要问题,C错误;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多发,相对于挪威、英国,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台风等海上气象灾害,D正确。故选D。
【点睛】
浮动式海上风电致力于收集更高处的海上风。因为高度越高,风速就更强,风力也就更稳定。使用浮动式风电设备,开发人员可以对更广阔的区域加以利用,以避免附近的风力涡轮机或其他风力发电场的相互干扰。
25.C
26.D
【解析】
【分析】
25.
读左图可知,此时大海水位高,利用潮水流入推动水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因此最可能位于14时前后 ,因为此时之后,涨潮时,且之后出现一天中的最大潮时,发电量最多。C正确;0时前后潮位低,之后虽然也涨潮,但一天中的低潮时,发电量较小,A错误;8时前后和20时前后潮位低,都是潮位较低时,且落潮时,应时海湾内的水流出水坝过程,BD错误。故选C。
26.
潮汐发电能量来自天体引力能,①错误;潮汐能发电清洁无污染,②正确;潮汐有规律性和周期性,因此发电有周期性强,③正确;潮汐的周期性决定潮汐发电量不稳定,④错误;潮汐发电只能用在沿海地区,地域性较强,⑤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潮汐发电优点:1、潮汐能是一种清洁、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可再生能源。2、全年总发电量稳定,不存在丰、枯水年和丰、枯水期影响。3、不存在人口迁移、淹没农田等复杂问题。4、潮汐电站不需筑高水坝。5、潮汐能开发存在一次投资大、发电成本低的特点。6、机组台数多,不用设置备用机组。缺点:1、潮汐发电量存在日变化和月变化。2、潮汐电站 投资大,造价较高。3、潮汐电站对建筑材料性能要求高。
27.B
28.D
【解析】
【分析】
27.
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都是石油化工的衍生品,受原料供应影响大,因此受世界石油供需状况影响较大,ACD错误,小排量汽车油耗低,受石油供需状况影响较小,B正确。故选B。
28.
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提高硏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等措施都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促进“双碳”目标实现,①②③正确;天然气为清洁能源,应提高其能源比重,且我国石油供给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不应减弱勘查开采力度,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故选D。
【点睛】
由于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因此狭义上碳排量即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碳达峰是指在某一时刻,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碳中和是指在某一时刻,该地区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可以正负抵消,达到相对意义上的零排放。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快,截至2019年,我国已经是全世界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比重达27.92%,碳排放情况不容乐观。发达国家实现碳达峰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制造业外包,即将钢铁生产、火力发电这些高污染、高排放的制造业企业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享有产品的最终价值,但不用承担减排责任。中国要在更短的时间里实现碳中和,制造业外包的方法行不通,只能依靠发展新能源和绿色科技等方法,凭借自身力量实现减排,压力远比其他国家大得多。
29.A
30.B
31.A
【解析】
【分析】
29.
据表可知,2019 ~ 2020世界石油需求明显下降,最可能是受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A正确;2030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目标,CD错误;根据2021年世界石油需求又开始增长可知绿色能源增长对2020年石油需求下降影响不大,B错误。故选A。
30.
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都是石油化工的衍生品,受原料供应影响大,因此受世界石油供需状况影响较大,ACD错误;小排量汽车油耗低,受石油供需状况影响较小,B正确。故选B。
31.
“拉闸限电”说明我国能源供应不足或不稳定,所以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故①对。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故②对。新能源供应不稳定,所以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应该循序渐进,故③错。我国目前依然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所以应该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故④对。故选A。
【点睛】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32.C
33.C
【解析】
32.
图示纵坐标表示能源或电力消费的弹性指数,反映的是能源或电力消费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2015年能源消费弹性指数最小,不能表明2015年能源消费量最小,图示期间2014年的能源消费量应小于2015年,A错;自2015年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之比上升,但不能表明单位GDP能耗呈上升趋势,且期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始终小于1,表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单位GDP能耗呈上升的可能性不大,B错;注意材料信息“2014-2019年我国经济年增长率介于6%-7.5%之间”,图示期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始终大于0,表明期间电力消费始终处于增长状态,所以2019年电力消费量最大,2017年电力消费量较2016年大,C正确,D错,故选C。
33.
大力开发新能源,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但无法降低单位GDP能耗,A错;安装脱硫、脱硝装置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无法降低单位GDP能耗,B错;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高能耗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保证以较低的能耗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降低我国单位GDP能耗,C对;大面积植树造林与降低我国单位GDP能耗关系不大,D错;故选C。
【点睛】
本题组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能源(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内涵的理解,该数值是一个比值,其分母是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期间我国经济年增长率介于6%-7.5%之间。分子为能源(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所以图中弹性系数大于0,即是表明能源(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始终大于0,即其消费总量始终处于增长状态。
34.(1)地处中国内陆,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①为地球提供光照资源;②推动地球大气运动;③推动地球水循环;④通过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⑤参与塑造地表形态;⑥通过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累积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⑦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转变为热能、电能。
(3)①光伏发电板覆盖风沙的清理;②园区表面流动沙土的固定;③大量废弃光伏发电板的回收与处理。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突出考查学生区域认知水平和地理实践的能力。
(1)
读图文材料,中卫市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丰足的太阳资源把蛮荒大漠变成了富庶宝盆。从烈日灼灼到电流涌动,这就是沙漠里与众不同的勃勃生机……暖阳下,万物生”。由此可知中卫市深居大陆内部,加上重重山脉、高原的阻挡,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
(2)
结合材料和已学过的知识,“暖阳下,万物生”,说明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丰足的太阳资源把蛮荒大漠变成了富庶宝盆。从烈日灼灼到电流涌动”说明太阳辐射又成为我们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3)
读图,中卫市位于腾格里沙漠的边缘,风力大,风沙危害严重,要注意光伏发电板覆盖风沙的清理和园区表面流动沙土的固定;光伏发电会有大量的废弃光伏发电板,需要主要回收与处理。
【点睛】
35.(1)储量丰富,开发利用难度较小,利用方便且便于运输。
(2)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已探明储量有限,生产量小;国内石油消费增长加快,供需矛盾越来越大。
(3)①促进云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加强了我国边境贸易的发展,促进中缅贸易通道的形成,促进云南及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③扩大西南地区的国际、国内影响,加强本地的对外联系,促进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4)①进口地区多元化;②增加战略石油储备;③石油市场国际化,参与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竞争;④节能和提高效益,发展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⑤加强石油的勘探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及解决能源安全的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
(1)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而我国仍然以煤炭为主,主要是因为煤炭在我国储量丰富,开发利用难度较小,成本较低,利用方便且便于运输。
(2)主要从我国目前自身的生产量和需求量两方面回答。我国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有限,生产量小;经济发展快,国内石油消费增长快;国内石油生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消费量,因此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3)中缅石油管道的建设对云南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产业联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如促进云南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钢铁、建材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中缅贸易通道的形成,促进云南对外贸易发展;扩大西南地区的影响,加强了对外联系,促进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加快城市化进程。
(4)结合材料,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进行分析,如加强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加大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能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等。
【点睛】
36.(1)剥离表土及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
(2)有利:减轻当地交通运输压力;不利:使当地大气污染加重。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元宝山煤田为材料,设置了两个小题,涉及到开采煤炭过程的环境问题和改输煤为输出电力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
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会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不合理回填,导致地面塌陷;矿石、矿渣、废弃物的堆放,会引起土地、水、大气污染等。
(2)
影响应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加以分析。
有利影响:减轻了交通运输压力。
不利影响:可能加重当地大气污。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