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8 21:16:2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一、FM定点导入
《江南逢李龟年》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简介
杜甫,字 ,自称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等,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 诗人,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他本人也被称为“ ”,与李白并称“李杜”。代表作品有:《春望》《望岳》《兵车行》以及
“三吏”:
“三别”:
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主义
诗史
诗圣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做了左拾遗,后因直言上谏被贬。他亲眼见到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带给人民极大的苦难,看到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759年,他抛弃官职,携带家小逃荒辗转到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一座草堂,过上暂时安定的生活。761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他的茅屋,生活又陷入漂泊无着的状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ɡ)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ɡ)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wéi)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é)顷(qǐnɡ)/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ānɡ)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FM自主学习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文章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多层茅草
挂着,挂住。

沉到池塘水中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的多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
飞得低的茅草飘飞滚转,沉到池塘水中。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
喝止不住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
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喝止不住,
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一会儿
阴沉迷蒙的样子
渐渐黑下来
被子
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战乱,指安史之乱。
如何挨到天亮。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
布被盖了多年,冰冷如铁,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屋漏床湿,没有一块干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整夜没有停止。
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疑问代词,怎么
贫寒的士人。
风吹雨打。
形容词,安稳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吹雨打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
高耸的样子。
同“现”,出现
唉!什么时候眼前能高耸地出现这样的房屋,即使我自己屋破挨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ɡ)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ɡ)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wéi)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é)顷(qǐnɡ)/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ānɡ)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通假字
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见,同“现”,出现
词类活用
1.娇儿恶卧踏里裂
2.风雨不动安如山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裂
名词用作动词,风吹雨打
一词多义
1.为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忍能对面为盗贼
2.安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
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介词,被
介词,做
疑问代词,怎么
形容词,安稳
三、FM模拟教学
1.诗歌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写出了秋风的什么特点?
3.秋风是如何“怒号”的?找出一系列动词,反复品读,体会其作用。
4.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1.诗歌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秋风破屋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愿得广厦
2.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写出了秋风的什么特点?
怒号。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写秋风声势之盛、威力之大,卷走屋上茅草,突出了秋风的迅猛,富有强烈的感彩,隐含着作者的愁苦之情。
3.秋风是如何“怒号”的?找出一系列动词,反复品读,体会其作用。
“卷”、“飞”、“洒”、“挂罥”、“飘转”、“沉”
运用“卷”“飞”、“洒”、“挂罥”、“飘转”、“沉”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准确传神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突出了秋风迅猛的特点,形象地表现了秋风破屋的惨状,流露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焦灼之情,也从侧面写出诗人艰难窘迫的处境。
4.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受冻死亦足。
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主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等情景,反映了战乱中诗人的痛苦生活,表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四、FM问题归零
1.对诗歌第①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以叙述开篇,在夸张的描写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无情和人类的渺小。B.也写出了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挂林梢、沉塘坳。C.先写出了秋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D.“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出了狂风威力之大。这些描写,动态十足,惊心动魄。
2.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出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B.诗中也非常鲜明地表达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的“三吏”“三别”一样。
C.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歌”的动感。
D.本诗材料安排得很恰当,前后贯穿得也很好。全诗平铺直叙,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写起来却一层比一层深入。
3.对诗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作层次井然,作者按照秋风卷茅、长夜难眠、群童抢茅、畅想广厦的故事先叙事后抒情,笔端写破屋之痛,心里却装着社稷民生。
B.“归来倚杖自叹息”中“自叹息”有自叹风破茅屋,生活无依;也有叹群童为穷困所逼公然抱茅,叹息声声是困窘之状,无奈之情。
C.“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一句在细节描写中写出了雨的连绵、密集,是屋漏又逢连夜雨的苦况,是自身不幸的哀叹。
D.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歌,七言为主,间以二言、九言等,错落的语言节奏与抑扬的情绪变换相配合,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4.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诗人幽默风趣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画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B.南村群童竟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
C.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
D.称之为“盗贼”,表达了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强烈愤恨。
5.下列对诗歌写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对照答案,红笔更正
ACAAA
谢谢观看